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4|回复: 3

[转帖] 爱眼日--防治沙眼--老话题、新任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2013年6月6日是第1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活动主题为“汇聚中国梦,2016年前消灭致盲性沙眼”

防治沙眼——老话题、新任务

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眼科分会防盲治盲委员、大连大学新华医院眼科主任徐昕涌



    沙眼是人们常能听到的眼病,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我国沙眼患病率高达50%,甚至一些地方达到“十人九沙”的程度。6月6日是第1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活动主题为“汇聚中国梦,2016年前消灭致盲性沙眼”。

    大家经常会把一些眼红、眼痒等慢性的结膜炎症误认为沙眼,觉得毛病不大,随便用些眼药了事。其实,沙眼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致盲性眼病,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体血清型A-C感染所致,活动性沙眼多见于儿童,是感染沙眼衣原体后所引起的眼部病变,当发现孩子经常眼红,用手揉眼,正确的做法就是去专业的眼科就诊治疗。多次发生活动性沙眼会导致瘢痕性沙眼的严重结果。

    沙眼的早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泪、发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适感,严重时会有眼睑结膜血管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甚至可侵犯角膜而发生角膜血管翳,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睑结膜发生严重瘢痕变形,使睫毛向内倒长形成倒睫,持续地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浑浊、白色瘢痕,最终由于眼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

    沙眼病原微生物通过手指、衣物、毛巾、洗脸用具和其他所接触物品的交叉接触而传播;并可造成重复感染,从而增加沙眼炎症的严重程度,尤其是儿童抵抗力低,在幼儿园和学校相互接触玩具、书本等,更为容易反复感染。沙眼的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沙眼往往会在学校和幼儿园、卫生条件差和缺乏水源的地区流行。

    预防沙眼并不难做到:不与沙眼衣原体接触就会大大降低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面部清洁,不用手揉眼,手巾、手帕要勤洗、晒干;托儿所、学校等集体要使用流水洗脸,严格毛巾、脸盆等消毒制度;更要注意水源清洁,阻断沙眼传播的途径,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沙眼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手术两种:根据WHO的建议,阿奇霉素是首选抗生素,一次性口服每年仅一次,就可以清除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四环素(tetracycline)眼膏:每天2次,涂于结膜囊内,持续6周,也能够清除沙眼衣原体感染。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瘢痕性沙眼进行治疗。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无论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要在正规医院的眼科进行,由经过沙眼新标准培训的医生诊断和处方治疗,切莫随意自行买药使用,儿童和孕妇用药需更为慎重。

    沙眼是世界卫生组织“视觉2020”目标重点防治的眼病之一。我国政府今年又大规模组织开展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三期,正在全国范围开展致盲性沙眼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工作,目标是在2016年前在我国消除致盲性沙眼,这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承诺实现“视觉2020,人人享有看见权利”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中国健康专家讲坛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3-6-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些了,谢谢l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至今天才知道6月6日是爱眼日,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6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谢谢。良龙马老师的帖子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