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公告区+ 发布

05-22 10:55
05-14 17:37
05-14 17:35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195|回复: 14

糖尿病患者手术切口二期缝合是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女,52岁,糖尿病、子宫腺肌瘤,行子宫次全切术,术前血糖7.9 术后7天,切口未愈合,有血性分泌物,无发热,培养未见细菌,行二期缝合,此例患者属于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吗?
回复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449
  • 最近打卡:2025-05-24 07:42:03
发表于 2013-5-2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没有红肿热痛,也没有脓性渗出,不能算手术部位感染。
回复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100
  • 最近打卡:2025-05-23 17:48:02
发表于 2013-5-2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感染征象的应该不认为是切口感染吧。。
回复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41
  • 最近打卡:2025-05-15 15:01:37
发表于 2013-5-2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2楼老师的说法~~~~~~~
回复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350
  • 最近打卡:2025-05-24 06:43:52
发表于 2013-5-2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属于切口感染只要按照切口感染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符合诊断条件即可诊断。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5-2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感染症状,我觉得应该不属于切口感染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5-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算切口感染,菌培无细菌。不发热。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5-2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既没有感染征象,而且细菌培养阴性,这个不应该算感染。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5-29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属于院内感染,因为无感染诊断依据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5-29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就因为是糖尿病吗?没有这个说法吧?糖尿病是一个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但不能说因为有糖尿病,发生切口感染就不算院感。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5-29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衣带渐宽 发表于 2013-5-29 10:40
没有感染征象的应该不认为是切口感染吧。。

术后7天,都给予二次缝合处理了,为什么不是院感?“没有感染征象”这是医师描述的、还是亲眼看见的?可靠性有多大?谢谢!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5-2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renmeigui 发表于 2013-5-29 11:46
我觉得既没有感染征象,而且细菌培养阴性,这个不应该算感染。

请问:术后7天切口不愈合,需二次缝合处理,不是感染,有何原因可以解释?谢谢!
回复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100
  • 最近打卡:2025-05-23 17:48:02
发表于 2013-5-29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yhy8562243 发表于 2013-5-29 13:33
术后7天,都给予二次缝合处理了,为什么不是院感?“没有感染征象”这是医师描述的、还是亲眼看见的?可靠 ...

有些还是要相信的。。不能一概否认医生描述的。。毕竟有的诊断标准上还是写着:医生认定的XX感染。如不相信那只能是自己去看。。有些确实医生的描述跟实际差距比较大
回复

举报

  •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 打卡总奖励:466
  • 最近打卡:2025-05-15 07:58:21
发表于 2013-5-2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楼主提供的信息,患者手术切口实行二次缝合,且有血性分泌物,虽然培养阴性,但不能排除手术部位感染。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5-30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衣带渐宽 发表于 2013-5-29 14:43
有些还是要相信的。。不能一概否认医生描述的。。毕竟有的诊断标准上还是写着:医生认定的XX感染。如不相 ...

"如不相信那只能是自己去看。。"这句话说的很在理。我曾经就遇到过,发现病历上记载的都是切口脂肪液化,我感到很奇怪,有一天就到科室核对,主管医师仍说是脂肪液化,当我要求亲自看切口时,主管医师才承认是切口感染。所以,对于切口的判断,最可靠的是做目标调,亲自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SIFIC2025全国感控年会开放注册啦
SIFIC2025全国感控年会开放注册啦
“SIFIC2025全国感控与疑难感染联合大会”将于2025年7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现已开放注册报名!

查看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