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266|回复: 30

两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你知道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9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作为一名医生或护士,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了《诊断学》和《病理生理学》是能对疾病作出基本的诊断的。但要真正对疾病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拿出正确的诊断治疗方案,是需要大量的《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知识。可以说其中《生物化学》是一切医学科学的基础。然而要掌握好《生物化学》和《病理学》这两大学科,的确不易,特别是《生物化学》牵涉的知识面很大,可以说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难点的挑战吗?换一种说法,我们该如何学习《生物化学》和《病理学》呢?欢迎大家拍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大家认为这一问题提得太深,但要真正做好感控工作,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的知识太重要了。虽然这两大学科学习起来较难,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大家是会逐步掌握这些知识的。
不积跬步,何至千里?欢迎大家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化学和病理学是大学本科必修的课程,但是自认为学得很不好,学起来的确很难。现在工作了,又很少回去把课本再翻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建议总是好的,也是深思熟虑的,我做感控这两年多的认识就是,学习无止境……涉及面太广了!每天感觉都有学不完的知识……有时郁闷的时候就来论坛看看老师们“贴子”,梳理下心情重新“投入战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感控的内在联系在哪里?
比较监测应用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哪一个更基本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化学和病理真得很难学,我感觉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比较好学一些。生物化学和病理学是微观,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更宏观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认同老师的说法,我是学的预防医学,一直也是对数据比较敏感,而像生化和病理,有时候真的学起来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化学没有学好,病理学通过死记硬背有点印象。统计学是我的弱项,现在到院感科了,发现统计学的重要,看来要找时间重新学过了。在上海参会时高晓东老师说院感科的人员要学习管理学,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3-11-29 17:19 编辑

医学统计学就是一种分析数据的工具,流行病学是一种观念,流行病学分得细些还有分子流行病学。我的研究生导师就是专门研究分子流行病的,感觉分子流行病学就和生物化学以及病理学联系比较紧密了。不过个人现在我比较倾向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针对人群找到好得干预措施,感觉对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更大些。打个比方,感觉两者就像RR值与OR值,虽然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重要指标,但前者具有病因学的意义,而后者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鬼才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只是我个人比较浅显的理解罢了,希望各位斧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感觉精力真来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angle66 发表于 2013-4-19 08:37
医学统计学就是一种分析数据的工具,流行病学是一种观念,流行病学分得细些还有分子流行病学。我的研究生导 ...

老师的解说很到位,理解太容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3-4-19 11:50 编辑
星火 发表于 2013-4-19 08:12
与感控的内在联系在哪里?
比较监测应用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哪一个更基本呢?


哈哈,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固然重要,但我想要搞清事物的来龙去脉,还是需要《生物化学》和《病理学》的知识,比如在抗菌药物管理和分子流行病学中就需要用到许多《生物化学》的知识,在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就要用到许多《病理学》知识。是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angle66 发表于 2013-4-19 08:23
生物化学和病理真得很难学,我感觉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比较好学一些。生物化学和病理学是微观,流行病学和统计 ...

真正要学好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也不容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出鬼才老师是一个真正的院感高手,高屋建瓴。自己感觉院感要学的东西真是很多的,生物化学、病理学、流行病学、统计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xiongkeyy 发表于 2013-4-19 11:26
看出鬼才老师是一个真正的院感高手,高屋建瓴。自己感觉院感要学的东西真是很多的,生物化学、病理学、流行 ...

不能这样说,惭愧。
我只是一名草根,对院感的许多知识还在学习中。其实我发这个贴子的时候,就是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足,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与大家共同讨论,向大家讨教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楼主既经过深思熟虑更应该有一些相对成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吧,不妨先道来供大伙分享哦,尤其关于这两门基础学科与感染控制学的关联性方面,想来是大多数同仁喜闻乐见的,期待进一步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鬼才 + 3 很好的提问,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才 发表于 2013-4-19 11:48
不能这样说,惭愧。
我只是一名草根,对院感的许多知识还在学习中。其实我发这个贴子的时候,就是感觉到 ...

谦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雨润竹 发表于 2013-4-19 12:32
看来楼主既经过深思熟虑更应该有一些相对成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吧,不妨先道来供大伙分享哦,尤其关于这两门 ...

举个例子来说明。细菌是感控学科研究的重点内容,要做好感控工作,必须对细菌的结构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象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转肽作用,从而阻碍了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的交叉联结,导致细菌细胞壁合成受阻、缺损、丧失屏障作用,使细菌细胞肿胀、变形、破裂而死亡。
而我们要了解这一作用机理,就必须对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细菌细胞壁主要是由多糖组成。由于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将细菌分为两大类:能保留革兰氏染色(一种碱性染料结晶紫与碘的络合物)的称为革兰阳性细菌,不能保留的称为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的细胞壁是由多层网状结构的肽聚糖所组成,并有磷壁酸与之相连。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也含肽聚糖,但只是单层的,并且不含磷壁酸,此外在肽聚糖外面还覆盖着一层脂双层膜,称为外膜或外脂膜,由脂多糖、脂蛋白、膜孔蛋白和磷脂组成。这一差异使革兰氏染色容易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被脱色剂(如95%乙醇)洗去。关于肽聚糖、磷壁酸的组成结构及它们的作用机理就涉及到较多的《生物化学》知识。如果要系统讨论这些问题,需要另外发贴讨论了,否则是否我的回答已经离这个主贴太远了。
在这里,我只举了《生物化学》与感控学科关系紧密性的例子。关于《病理学》与感控学科关联性的问题也有许多,因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了,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各位老师的讨论中我学到了很多,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