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1|回复: 14

海南发生霍乱疫情确诊22例 1名疑似患者死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0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海南发生霍乱疫情确诊22例  1名疑似患者死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0日16:48  新华网
    新华网海口10月30日电 (记者邓伽)据海南省卫生厅介绍,海南省儋州、临高等市县暴发霍乱疫情,目前经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霍乱病例已有22例。另外,疑似霍乱病例以及其他肠道传染病病例超过300例,有一名儿童因疑似霍乱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死亡。
    据海南省卫生厅厅长白志勤介绍,截至29日,海南省共有霍乱病例22例,其中儋州市较为严重。目前,海南霍乱疫情暴发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已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免费收治腹泻病人、采取相关隔离措施、在疫区严格消毒、发放诺氟沙星等药品。局部较严重的疫区疫情已得到控制,但仍有蔓延的可能性。
    据记者在儋州市采访了解到,该市新英、新州、白马井三家乡镇卫生院和市第一人民医院累计收治的疑似霍乱病例以及肠道传染病病例超过300例。
    儋州市新州镇村民张红凉说,该镇黄玉村村民赵义生8岁多的女儿因疑似霍乱腹泻严重脱水,被送往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后因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死亡。
    记者看到,儋州市新英卫生院因为病人多,院内搭起了5个临时帐篷安排病人住院治疗,外围隔离了一道警戒线。该院肠道传染病就诊登记簿上,从10月22日至今,住院的霍乱和疑似霍乱病人就达135人,目前仍然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有近60人。据该院医生介绍,卫生院所辖的黄玉村是此次霍乱疫情最严重的村庄之一,10月上旬就有部分村民出现长时间、高频率的腹泻,并伴有呕吐等症状。而附近的新州卫生院自10月20日至今,已有57例霍乱和疑似霍乱病例,其中有多人因病情严重被送往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
    据了解,霍乱属于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怀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特征,其传播途径比较复杂,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蝇均可单一或交错传播。

海南发生霍乱疫情确诊22例 1名疑似患者死亡.doc (41 KB, 下载次数: 7)

[ 本帖最后由 沧浪之水 于 2008-10-30 19:3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点 +2 收起 理由
右手心 + 2 谢谢,真是及时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霍乱
【概述】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病例病情严重,有剧烈吐泻、脱水、微循环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不及时常易死亡,属甲类传染病。过去将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霍乱弧菌所致的感染称为霍乱,由爱尔托生物型(EI Tor biotype)所致者称副霍乱。鉴于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在形态和血清学方面几乎一样,两种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基本相同,因此,分别命名为霍乱和副霍乱并无必要,而统称为霍乱。世界第五、六次大流行与古典生物型有关,第七次则由印尼地方流行的爱尔托生物型所致,延续至今未止。而1992年于印度及孟加拉等地流行的霍乱,已证实是新血清型所致,该菌定名为0139。现已波及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尼泊尔、我国香港及欧美等地,似有形成第八次流行之势。

  【流行病学】

  病人与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典型病人的吐泻物含菌量甚多,每ml粪便可含107~109弧菌,这对疾病传播起重要作用。轻型病人易被忽略,健康带菌者不易检出,两者皆为危险传染源。潜伏期带菌者尚无吐泻,恢复期带菌者排菌时间一般不长,两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居次要地位。海洋甲壳类生物表面可粘附爱尔托弧菌,后者分泌甲壳酶,分解甲壳作为营养而长期存活。当进食污染海产品后可形成霍乱流行。实验观察,爱尔托弧菌为人工饲养的泥鳅、鳝鱼吞食后,可在后者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入水中;因此泥鳅、鳝鱼可成为弧菌的保存宿主,散播病原菌,造成霍乱流行。

  本病主要借水传播,污染的食品和手以及苍蝇等,对传播疾病也起一定作用。

  男女老幼均对本病易感。在新感染区,成人比儿童易受感染;在地方流行区,儿童发病率较成人为高,后者对感染的抵抗力随着对霍乱弧菌抗体滴度的升高而增加。病后丙次发生严重感染者少见。实验感染霍乱弧菌的志愿者,对第二次感染的具高度抵抗力,其时间至少可维持3年。古典霍乱弧菌初次感染的免疫力能(100%保护力)较埃尔托弧菌者(90%保护力)为强。霍乱患者虽然对新感染的保护免疫可达数年,但对霍乱毒素和细菌的肠抗体仅维持一致数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病原学】

  1.形态染色 霍乱弧菌革兰染色阴性,菌体长1.5~2.0μm,宽0.3~0.4μm,弯曲如逗点状,有一根极端鞭毛,其长度为菌体的4~5倍。

  该菌运动活泼,在暗视野悬液中可见穿梭运动,粪便可用于直接涂片检查。

  2.培养特性 霍乱弧菌在碱性(pH8.8~9.0)肉汤或蛋白胨水中繁殖迅速,表面形成透明菌膜。弧菌在营养琼脂或肉浸膏琼脂培养过夜后,其菌落大,半透明,带灰色。在选择性培养基中弧菌生长旺盛,常用者有胆盐琼脂、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蔗糖培养基(TCBS)、亚磅酸盐琼脂等。

  3.生化反应 01群霍乱弧菌和非典型01群霍乱弧菌均能发酵蔗糖和甘露糖,不发酵阿拉伯糖。非01群霍乱弧菌对蔗糖和甘露糖发酵情况各不相同。此外埃尔托生物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乙酰甲基甲醇(即VP试验)。0139型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露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肌醇和阿拉伯糖。

  4.霍乱弧菌经干燥2h或加热55℃10min即可死亡,煮沸立即死亡。弧菌接触1∶2000~3000升汞或1∶500000高猛酸钾,数分钟即被杀灭,在0.1%漂白粉中10分钟即死亡。霍乱弧菌在正常胃酸中能生存4分钟,在未经处理的粪便中存活数天。在pH7.6~8.8的浅水井中,古典霍乱弧菌平均存活7.5天,爱尔托霍乱弧菌为19.3天。爱尔托弧菌在海水和深水井中存活10~13天。氯化钠浓度高于4%或蔗糖浓度在5%以上的食物、香料、醋、酒等,均不利于弧菌的生存。霍乱弧菌在冰箱内的牛奶、鲜肉和鱼虾水产品存活时间分别为2~4周、1周和1~3周;在室温存放的新鲜蔬菜存活1~5天。霍乱弧菌在砧板和布上可存活相当长时间,在玻璃、瓷器、塑料和金属上存活时间不超过2天。

  5.抗原结构 霍乱弧菌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鞭毛(H)抗原。H抗原为霍乱弧菌属所共有;O抗原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两种抗原,是霍乱弧菌分群和分型的基础。群的特异性抗原可达100余种。

  6.分类 WHO腹泻控制中心将霍乱弧菌分为三群。

  ⑴01群霍乱弧菌:包括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de)和埃尔托生物型(vibrio cholerde EL-Tor biotype)。01群的特异抗原有A、B、C三种,其中A抗原为01群所共有,A抗原与其他B与C抗原结合则可分为三型,即:原型——AC(稻叶,Inaba)、异型——AB(小川,Ogawa)和中间型——ABC(彦岛,Hikojima)。

  ⑵非01群霍乱弧菌:本群弧菌鞭毛抗原同01群,而菌体(0)抗原则不同,不被01群霍乱弧菌多价血清所凝集,依O抗原之异,本群可分为137个血清型。以往认为本群仅引起散发的胃肠炎性腹泻,一般此类弧菌感染不作霍乱处理,但1992年在印度及孟加拉等地发生霍乱暴发流行,后证实流行菌不被01群和137年非0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所凝集。乃定为0139霍乱弧菌,并认定为真正的霍乱弧菌。

  ⑶不典型01群霍乱弧菌:可被多价01群血清所凝集,但该群菌不产生肠毒素,因此无此病性。

  霍乱弧菌能产生肠毒素、神经氨酸酶、血凝素、菌体裂解后能释放出内毒素。其中霍乱肠毒素(CT)在古典型、ET-Tor型和0139型之间很难区别。

  【发病机理】

  人体存在非特异性免疫,以抵挡霍乱弧菌的侵入。胃酸在其中起主要作用,胃大部切除后、大量饮水、大量进食使胃酸稀释均降低对霍乱弧菌的抵抗。但正常入食入霍乱弧菌量超过108-9,均可发病。

  人体的其他屏障如肠道动力、肠腔粘液、酶及胆盐等,霍乱弧菌却可以适应。霍乱弧菌通过鞭毛活动、粘蛋白溶解酶、粘附素以及细菌的化学趋化作用等,使弧菌能成功地粘附于肠粘膜上皮细胞,但不侵入细胞,继续繁殖,继而肠毒素起重要作用。

  霍乱肠毒素有A、B两个亚单位,具有毒素活性的亚单位A又可分为由二硫化物联结的A1和A2两个多肽,分子量分别为23~24kD和5~6kD。亚单位B有5个部分,每个分子量为11.6kD,可各自与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缘细胞膜的受体(Gm1神经节苷脂)结合。亚单位B与肠粘膜细胞结合后,亚单位A与毒素整个分子脱离,并移行至细胞膜内侧,其A1部分被释放至胞液内,激活腺苷环酶,后者使三磷酸腺苷变成环磷酸腺苷。大量的环磷酸腺苷积聚在粘膜细胞内,发挥第二信使作用,刺激隐窝细胞分泌氯离子并可能分泌碳酸氢根离子,同时抑制绒毛细胞对氯和钠离子的正常吸收。由于肠粘膜分泌增强,回收减少,因而大量肠液聚集在肠腔内,形成本病特征性的剧烈水样腹泻。

  霍乱弧菌的内毒素来自弧菌细胞壁,耐热,具有弧菌O抗原的特异性,与霍乱发病关系不大。弧菌产生的酶(如粘蛋白酶)、代谢产物或其他毒素(如血管渗透因子、溶血素等)对人体有一定损害作用。

  剧烈腹泻和呕吐,导致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迅速形成严重脱水,因而出现微循环衰竭。钾、钠、钙及氯化物的丧失,可发生肌肉痉挛、低钠、低钾和低钙血症等。由于胆汁分泌减少,肠液中有大量水、电解质和粘液,所以吐泻物呈米泔水样。碳酸氯盐的丢失,形成代谢性酸中毒。由于循环衰竭造成的肾缺血、低钾及毒素对肾脏的直接作用,可引起肾功能减退或衰竭。

  【病理改变】

  病理解剖可见病人小肠活检仅显示轻微炎症。绒毛细胞有变形的微绒毛或无微绒毛相伴的大伪足样胞质突起,自尖端细胞表面伸入肠腔。隐窝细胞也有伪足样突起伸到隐窝腔内。上皮细胞有线粒体肿胀和嵴垢消失、高尔基体泡囊数增加及内质网的扩张和囊泡形成。死亡病人的主要病理变化为严重脱水现象:尸僵出现早,皮肤干而发绀,皮下组织及肌肉干瘪。内脏浆膜无光泽,肠内充满米泔水样液体,胆囊内充满粘稠胆汁。心、肝、脾等脏器均见缩小。肾小球及间质的毛细管扩张,肾小管浊肿、变性及坏死。其他脏器也有出血、变性等变化。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7天,大多急起,少数在发病前1~2天有头昏、疲劳、腹胀、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古典生物型与0139型霍乱弧菌引起的疾病,症状较严重,埃尔托型所致者,轻型较多,无症状者也多。

  (一)典型病例 病程分为3期。

  1.泻吐期 绝大多数病人以急剧腹泻、呕吐开始。腹泻为无痛性,少数病人可因腹直肌痉挛而引起腹痛不伴里急后重。大便开始为泥浆样或水样,尚有粪质;迅速成为米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无粪臭,微有淡甜或鱼腥味,含大量片状粘液,少数重症病人偶有出血,则大便呈洗肉水样,出血多可呈柏油样,以埃尔托型所致者为多。大便量多,每次可超过1000ml,每日十余次,甚至难以计数。呕吐多在腹泻后出现,常为喷射性和连续性,呕吐物先为胃内容物,以后为清水样。严重者可为“米泔水”样,轻者可无呕吐。本期持续数小时至1~2天。

  2.脱水期 由于频繁的腹泻和呕吐,大量水和电解质丧失,病人迅速出现脱水和微循环衰竭。病人神志淡漠、表情呆滞或烦躁不安,儿童可有昏迷。口渴、志嘶哑、呼吸增快、耳鸣、眼球下陷、面颊深凹、口唇干燥、皮肤凉、弹性消失、手指皱瘪等。肌肉痉挛多见于腓肠肌和腹直肌。腹舟状,有柔韧感。脉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低。体表体温下降,成人肛温正常,儿童肛温多升高。此期一般为数小时至2~3天。

  3.恢复期 病人脱水得到及时纠正后,多数症状消失而恢复正常,腹泻次数减少,甚至停止。声音恢复、皮肤湿润,尿量增加。约1/3病人有反应性发热,极少数病人,尤其是儿童可有高热。

  (二)临床类型 根据临床表现,霍乱可分为五型。

  1.无症状型 感染后无何症状,仅呈排菌状态,称接触或健康带菌者,排菌期一般为5~10天,个别人可迁延至数月或数年,成为慢性带菌者。

  2.轻型 病人微感不适,每日腹泻数次,大便稀薄,一般无呕吐无脱水表现,血压、脉搏均正常,血浆比重在1.026~1.030间,尿量无明显减少。

  3.中型 吐泻次数较多,每日达10~20次。大便呈米泔水样,有一定程度的脱水。血压降低(收缩压为9.31~12kPa)(90~70mmHg),脉搏细速,血浆比重为1.031~1.040,24h尿量在500ml以下。

  4.重型 吐泻频繁,脱水严重,血压低,甚至不能测出,脉速弱常不能触及,血浆比重>1.041,尿极少或无尿。

  5.暴发型 亦称干性霍乱,甚罕见。起病急骤,不待泻吐出现,即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化验检查 
    (一)血液检查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白细胞计数10~20×109/L(1万~2万/mm3)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及大单核细胞增多。血清钾、钠、氯化物和碳酸盐降低,血pH下降,尿素氮增加。治疗前由于细胞内钾离子外移,血清钾可在正常范围内,当酸中毒纠正后,钾离子移入细胞内而出现低钾血症。

  (二)尿检查 少数病人尿中可有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

  (三)病原菌检查

  1.常规镜检 可见粘液和少许红、白细胞。

  2.涂片染色 取粪便或早期培养物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阴性稍弯曲的弧菌。

  3.悬滴检查 将新鲜粪便作悬滴或暗视野显微镜检,可见运动活泼呈穿梭状的弧菌。

  4.制动试验 取急性期病人的水样粪便或碱性胨水增菌培养6小时左右的表层生长物,先作暗视野显微镜检,观察动力。如有穿梭样运动物时,则加入01群多价血清一滴,若是01群霍乱弧菌,由于抗原抗体作用,则凝集成块,弧菌运动即停止。如加01群血清后,不能制止运动,应再用0139血清重作试验。

  5.增菌培养 所有怀疑霍乱患者粪便,除作显微镜检外,均应作增菌培养。粪便留取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且应尽快送到实验室作培养。增菌培养基一般用pH8.4的碱性蛋白胨水,36~37℃培养6~8小时后表面能形成菌膜。此时应进一步作分离培养,并进行动力观察和制动试验,这将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和早期诊断。

  6.分离培养 常用庆大霉素琼脂平皿或碱性琼脂平板。前者为强选择性培养基,36~37℃培养8~10小时霍乱弧菌即可长成小菌落。后者则需培养10~20小时。选择可疑或典型菌落,应用霍乱弧菌“0”抗原的抗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若阳性即可出报告。近年来国外亦有应用霍乱毒素基因的DNA探针,作菌落杂交,可迅速鉴定出产毒01群霍乱弧菌。

  7.PCR检测 新近国外应用PCR技术来快速诊断霍乱。其中通过识别PCR产物中的霍乱弧菌毒素基因亚单位CtxA和毒素协同菌毛基因(TcpA)来区别霍乱菌株和非霍乱弧菌。然后根据TcpA基因的不同DNA序列来区别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4小时内可获结果,据称能检出每ml碱性蛋白胨水中10条以下霍乱弧菌。

  8.鉴别试验 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和0139型霍乱弧菌的鉴别。


  
  【诊断】

  (一)诊断标准 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

  1.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在疫区内有典型的霍乱腹泻和呕吐症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者。如有条件可作双份血清凝集素试验,滴度4倍上升者可诊断。

  3.疫原检索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前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二)疑似诊断 具有以下之一者。

  1.具有典型霍乱症状的首发病例,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与霍乱患者有明确接触史,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疑似病人应进行隔离、消毒,作疑似霍乱的疫情报告,并每日作大便培养,若连续二次大便培养阴性,可作否定诊断,并作疫情订正报告。

  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也可由非O-I群弧菌和产生肠毒素的大肠杆菌(ETEC)引起。前者多数病人的腹泻伴剧烈腹痛和发热;1/4的病人粪便呈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一般病程较短。两者与霍乱的鉴别有赖于病原学检查。霍乱应与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相鉴别,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及副溶血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及副溶血弧菌引起者,各种食物中毒起病急,同食者常集体发病,常先吐后泻,排便前有阵发性腹痛,粪便常为黄色水样,偶带脓血。部分的粪便呈洗肉水样或痢疾样,则需与细菌性痢疾鉴别,后者多伴腹痛和里急后重,粪便量少,呈脓血样。急性砷中毒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粪便为黄色或灰白水样,常带血,严重者尿量减少,甚至尿闭及循环衰竭等。检查粪便或呕吐物砷含量可明确诊断。

  
  治疗 
    包括严格隔离、补液、抗菌及对症等。

  (一)隔离 确诊及疑诊病例应分别隔离,彻底消毒排泄物。病人症状消除后,粪便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二)补液

  1.静脉补液 通常选择与患者所失去的电解质浓度相似的541液,其每升含NaCl5g,NaHCO34g,KCl 1g,为防低血糖,常另加50%葡萄糖20ml,配制时可用0.9%NaCl 500ml,1.4%NaHCO3300ML,10%KCl 10ml,10%葡萄糖140ml比例配制。

  静脉输液的量与速度 依失水程度而定,24h的补液量依病情轻重而定,轻度失水者应以口服补液为主,若有呕吐无法口服者给予静脉补液3000~4000/天,初1~2小时宜快速,5~10ml/分钟;中度失水补液4000~8000ml/天,最初1~2小时快速滴入,至血压、脉搏复常后,乃减至5~10ml/分钟;重度失水需每日补8000~12000ml,以二条静脉管道,先以40~80ml/分钟,以后减至20~30ml/分钟直至休克纠正后减速,直至脱水纠正。

  儿童患者的粪便含钠量较低而含钾量较高,失水较严重,病情发展较快,易发生低血糖昏迷、脑水肿和低血钾症,故应及时纠正失水和补充钾盐。轻者24小时补液量为100~150ml/kg,中、重型患儿24h静脉补液各为150~200ml/kg和200~250ml/kg,可用541液。婴幼儿可适当增加。最初15min内4岁以上儿童每分钟补液20~30ml,婴幼儿10ml/分钟。根据血浆比重计算,比重每升高0.001婴幼儿的补液量为每kg体重10ml,其总量的40%于30分钟内输入,余量于3~4小时输完。

  碱性药物的补充使代谢性酸中毒迅速得到纠正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碳酸氢钠能迅速纠正酸中毒,乳酸盐和醋酸盐则于1~2小时内使酸中毒徐缓得到纠正。钾盐也需及时适当补充,可由静脉或口服给予。每1000ml静脉补液中含10~15mEq氯化钾,口服方中每1000ml水中含有醋酸钾、枸橼酸钾和碳酸氢钾各100g,成人每日3次,每次10ml,儿童适当减量。

  2.口服补液 霍乱病人口服氯化钠溶液后不能吸收,但钾盐和碳酸盐可以吸收,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也无改变,且葡萄糖可促使氯化钠和水分的吸收。因此,对轻、中型病人可予口服补液,对重症病人先予以静脉补液,待休克纠正、情况改善后,再改为口服补液。口服补液配方较多,皆大同小异。补液加温后口服或经鼻饲管注入。在第一个6小时,成人口服液量为700ml/小时,儿童每小时15~25ml/kg,腹泻严重时入液量可适当增加。以后每6小时出液量的1.5倍计算。呕吐并非口服补液的禁忌,但呕吐物量应计算在液量中。碳酸氢盐可为柠檬酸盐代替,后者较为稳定,不易潮解,也有良好纠酸作用,且能促进钠离子在小肠的吸收。蔗糖代替葡萄糖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蔗糖用量为葡萄糖的1倍。甘氨酸也能促进水和电解质的吸收,可加入口服补液中,每1000ml溶液含110mmol甘氨酸。经甘氨酸治疗的患者粪便量、腹泻天数及口服液用量均显著减少。

  (三)抗菌治疗 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后可缩短病程,减少腹泻次数。但仅作为液体疗法的辅助治疗。近年来已发现四环素的耐药菌株,但对多西环素(doxycycline)仍敏感。目前常用药物:复方新诺明,每片含甲氧苄啶(TMP)80mg,磺胺甲噁唑(SMZ)40mg,成人每次2片,每天2次。小儿30mg/kg,分2次口服。多西环素成人每次200mg,每天2次,小儿每日6mg/kg分2次口服。诺佛沙星(norfloxacin)成人每次200mg,每日3次或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成人每次250~500mg,每日2次口服。以上药物任选一种,连服3日。不能口服者可应用氨苄西林肌肉或静脉注射。

  (四)对症治疗

  1.纠正酸中毒 重型患者在输注541溶液的基础上尚需根据CO2结合力情况,应用5%碳酸氢钠酌情纠酸。

  2.纠正低血钾 补液过程中出现低血钾者应静脉滴入氯化钾,浓度一般不宜超过0.3%。轻度低血钾者可口服补钾。

  3.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 少数患者经补液后血容量基本恢复,皮肤粘膜脱水表现已逐渐消失,但血压未复常者,可用地塞米松20~40mg或氢化可的松100~300mg,静脉滴注,并可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和阿拉明静脉滴注。如出现心衰、肺水肿,则应暂停或减慢输液速度,应用西地兰0.4mg或毒毛旋花子苷K0.25mg加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应用速尿20~40mg静脉注射,亦可应用度冷丁50mg肌注镇静。

  4.抗肠毒素治疗 目前认为氯丙嗪对小肠上皮细胞的腺苷环化酶有抑制作用,临床应用能减轻腹泻,可应用1~2mg/kg口服或肌注。黄连素亦有抑制肠毒素和具有抗菌作用,成人每次0.3g,每日3次口服。小儿50mg/kg,分3次口服。

[ 本帖最后由 沧浪之水 于 2008-10-30 19:4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0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沧浪之水 的帖子

狼又来了!今年是"大自然"要让咱们医院感染控制人员露脸.经过多个不平凡的事件特显医院感染的重要,我们庆幸又痛心,希望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呼吁人类要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沧浪之水 的帖子

谢谢及时通报疫情,为去当地旅行的提个醒!
值得关注,甲类传染病需要强制措施隔离患者和疑似患者,感染控制可以发挥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沧浪之水 的帖子

谢谢老师及时的疫情通报及诊治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南儋州累计诊断霍乱病例30例 启动Ⅳ应急响应

由于10月连续遭遇强降雨,部分地区发生的洪灾,10月18日至27日,海南省儋州新英镇出现了暴发霍乱疫情。疫情发生后,儋洲市政府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应急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

  据省卫生厅介绍,截止10月30日16时,儋州全市累计诊断霍乱病例30例(其中实验室诊断26例,临床疑似4例),治愈25例,现住院5例。全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人297例,现住院72例,其他病人已治愈。

  儋州市疫情发生后,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卫生厅及时派出应急调查组赶赴现场指导当地开展调查处理工作,指导病例的调查、实验室检测、医院对患者进行隔离、消毒和治疗,及时建议对危重病人进行转院治疗,防止发生死亡病例。与此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宣传,组织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三管一灭”措施,要求各市县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及农村聚餐管理,切实落实食品卫生管理措施,把好病从口入关,防止霍乱疫情的暴发流行。目前,其他市县无新发霍乱疫情报告。

  霍乱是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专家提醒广大公众不必恐慌,霍乱是可防可治的,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吃熟食,喝开水,防止病从口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沧浪之水 的帖子

谢谢!!老师及时通报了疫情.并有诊治方案.甲类传染病应该引起全国的关注.传染病防治任重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霍乱每年都有病例发生,只是没有向海南的这样集中而已。的确也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各位有没有将此情况向医院领导汇报?向肠道门诊的医生通报了吗?不能我们自己看了就满足,要有行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沧浪之水 的帖子
谢谢了,我全部照搬了!: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沧浪之水 的帖子

请问老师:如果发现凝似病例该如何进行具体的消毒隔离呢?病人转院后的终末消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南儋州霍乱疫情3名责任者被免职

       记者4日从海南省纪检、监察机关获悉,海南省儋州市卫生局局长郑豪杰等3名干部因对2008年10月份当地突发的霍乱疫情传播负有主要领导责任,日前受到责任追究,被免去相关职务。

  纪检监察机关认为,2008年10月中下旬,海南省儋州市等地突发霍乱疫情,在疫情发生后,由于儋州市卫生局反应迟缓,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疫情重点地区儋州市新州镇镇长王军没有正确履行职责,分管卫生工作的副镇长董浩不履行职责,致使疫情在儋州市呈点状发生,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对此,儋州市卫生局局长郑豪杰和王军、董浩应负主要领导责任。



http://medicine.people.com.cn/GB/891068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我国霍乱发生率不低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沧浪之水老师:是否有关于霍乱等传染病消毒隔离方面的知识(全面一点) 能是最新的方法最好!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