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
高校导师带学生,重在培养还是使用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217
|
回复:
4
[转帖]
高校导师带学生,重在培养还是使用
火
[复制链接]
细菌耐药
细菌耐药
当前离线
积分
7498
发表于 2013-3-3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2013-03-21 22:07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杨频萍 葛灵丹 蒋廷玉
前不久,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一位研究生发表退学声明“抵制‘苦力科研’”,引发广泛关注。导师拿研究生当苦力,这类情况是否存在?应该怎么看?本报记者就此做了多方调查。
学生自白1:干苦力为的是换文凭
36岁的陈伟是北京某著名高校2010级博士研究生,目前博士论文已近完工,并与一所985高校签订了就业协议,而导师却突然提出让他延期两年。
“真没想到导师会这样!每次我找他谈论文,他都给我布置各种毫无学术含量的杂事。现在临近毕业,又给了我当头一棒。”陈伟气愤地说,导师让他毕业后再做两年博士后,“延期毕业,不但要筹钱交学费,连寝室也没有了,跟他干活还没有一分钱。”
“有的导师,在学生刚进校的时候就要求延长两年再毕业,以帮助自己做科研。”北京一所知名科研机构的博士生告诉记者,以劳力换文凭,这也算是一种“潜规则”。
南京大学2009届硕士研究生小江透露,无论对博士生还是硕士生,导师都握有“生杀大权”,原因是学生毕业需要论文过关,而这关键取决于导师,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导师的要求都不敢不从。小江说,高校老师需要申报课题,其中,查资料、做实验等基础性杂事很多。“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研究生们只能没日没夜地去做。”
学生自白2:给导师帮忙也有收获
调查中,记者也发现,并非所有研究生都是导师“驱使”的苦力。
“我们文科专业不需要做苦力。”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二学生小吕坦言,考研很痛苦,但踏进这个门槛后,课程相对轻松,也不像本科生有期末考试压力,“毕业论文通过就能拿学位。”
“正常毕业应该没什么问题。”中国科技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读博士舒悦告诉记者,学校一位博导通常带四五个学生,平常做的项目也不多,一般就一两个,每天上午8点多到实验室,一直干到下午,熬夜的情况较少。不过,小舒也有遗憾:“感觉到研究的东西太虚幻,纯粹是为了发文章拿学位,对将来工作可能没什么帮助的。”
不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会不约而同地称导师为“老板”。舒悦笑言缘由:“学校给我们的补贴是从导师卡上划的,导师平时也会发点劳务费、过节费——发钱不就是‘老板’么?”
北大信科院毕业生张永伟说,高校老师写书、做课题让硕士生、博士生帮忙,给点劳务费,这事非常普遍,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生蔡国军坦言,自己跟着导师做课题很“沾光”:上百万元的博士论文试验经费,都是导师帮助张罗的。
导师观点1:坐不住“冷板凳”难出成果
北大信科院那位研究生发“退学声明”的理由是:导师以其未到实验室参加所谓“科研”工作为名,不允许其毕业,并在必修科目“科研实践”上记“不及格”。在这位研究生看来,实验室的工作“就是把工程文件修改修改格式,从一个软件流到另一个软件。这种工作,对于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的硕士研究生而言,几近于一种侮辱。”
对此,不少人并不认可。“其实,大部分人的工作很琐碎。”网友“Vuvuzvla-”认为,再平凡的工作都能做得漂亮,高斯计算1到100的加法也是琐碎的,但他就能做出与众不同的方案。“我见过不止一个退学的研究生,多是因为懈怠或贪玩,对手上的科研工作完全不负责任,但他们对外都是说‘导师很变态,让他们做太低级的活’。”网友“丽雅leah”说。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刘丹青指出,哪怕是高级专家,做研究时都会有很多简单繁琐的劳动。“这也是学生做好科研的必修课,坐不住‘冷板凳’,就很难出像样的科研成果。”
东南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仲伟俊教授认为,不论硕士还是博士生,都不能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提高各方面能力,“不要动不动就把一些具体事务说成是‘做苦力’——小事做不好,未必能做得好大事。”
导师观点2:导师不尽责应坚决淘汰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20多年就走完了美国100多年的路。”业内人士透露,规模扩张的同时,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以博士培养为例,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每个导师同时指导的博士生一般只有两三人,五六人就算多了,而在我国高校,不少导师带的学生都远超过五六人。“带教的学生太多,对每个学生的指导就容易‘打折’,加上部分博导身兼多职,各种活动频繁,无暇顾及学生。也有些导师责任心缺失,带教学生不上心,得过且过。”
中国社科院博导刘丹青、南京邮电大学硕导袁周敏等不约而同地建议,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和数量。
“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钧教授介绍,为了保证导师“培养学生”而不是“使用学生”,南大成立了博士生指导小组,同时制定了严格的博士资格考核制度,导师是不能决定博士生能否毕业的,而是由学科委员会负责系列考评的。
“对不合格的导师,决不能姑息。”许钧教授说,南大每年都要淘汰几十名导师,有的是因为学风问题,有些则是因为学生反映其不负责任,经学位委员会严格审查后,不能胜任导师岗位的,坚决予以淘汰。
“‘软硬兼施’也很重要。”东大高教研究所所长仲伟俊教授认为,营造“积极带教”文化氛围,使其成为一种价值取向,可以激发导师们的正能量。
信源地址:
http://news.sina.com.cn/c/2013-03-21/064026595039.shtml
http://paper.dxy.cn/article/496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鬼才
鬼才
当前离线
积分
13225
发表于 2013-3-3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工作要求有点“苛刻”,但这种“苛刻”等学生毕业后就知其用意了。读书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但真正读懂之后,对自己来说还是终生受益的。我现在就十分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每个环节都不敢放松。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蚂蚁啃骨头
小蚂蚁啃骨头
当前离线
积分
2107
发表于 2013-3-3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读过研没体会,只要导师是称职的导师,对学生要求严是正确的,想学东西必须下苦力。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jh
cjh
当前离线
积分
949
发表于 2013-3-3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称职的导师应该处理,帮导师忙还是多少给点生活费吧,老话,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有始有终
有始有终
当前离线
积分
1891
发表于 2013-4-1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总在风雨后!!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