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753|回复: 6

[讨论] 采样结果计算公式的疑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7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规范上采样结果计算公式,比如消毒液染菌量(CFU/mL)=平均每皿菌落数×10×稀释倍数,结果是: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如按此公式计算,平均每皿菌落数不能超过1个,也就是2个培养皿最多是2个,否则结果就超了,公式看起来像是10ml总的菌落数,而不是平均每ml的菌落数。另外内镜消毒后的计算公式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也是不能超过1个,给我的感觉是最多只能培养出1个菌。尤其是新的消毒卫生标准中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50,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不能超过0.4个,总觉得这两个公式有点儿问题。不知我理解得对不对,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谷子 + 2 认真思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式看起来像是10ml总的菌落数”??公式是计算1ML的菌量哦。:1ML消毒液用9ML中和液,所长出的菌是稀释10倍的菌量,X10 是1ML所含菌量,而后面的那个X稀释倍数,是实验室里将中和液再次稀释的倍数,我们实验室是没有这一步的,所以X1。这样表达能看懂吗??后面那个问题,能不能理解为:不能有菌长出?不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8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式是死的,人是活的;
1.采样量是1ml,不管你用多少中和剂、稀释多少倍,最后算出总的细菌数就是每毫升样本所含的细菌量;2.后面那个(内镜),道理也是一样;
不过菌量太少,偶然误差就大,结果可能不稳定,这确实是个问题;如果适当加大采样量或者适当加大培养的量,也许结果会稳定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子 于 2013-3-30 20:08 编辑

谢谢楼上两位老师的解答,因平常检验科做出来的结果总是0,不需要计算,没有想太多。最近总在想,平皿上要是有1~2个菌,那结果就会超标?虽说内镜是高水平消毒,可以有20个菌/镜,在我看来跟灭菌要求差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0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平皿上是无细菌生长,那检验科应该报小于等于1cfu,因为可能是没捕获到细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谷版主,会提醒检验科改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1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谷子 发表于 2013-3-30 20:07
如果平皿上是无细菌生长,那检验科应该报小于等于1cfu,因为可能是没捕获到细菌。

此部分没有,不等于彼部分没有,亦不能等于全部没有。正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