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3-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可从轻度、短暂性、自限性腹泻到可致命性、伪膜性结肠炎,一般腹泻多于1 天4 次, 水泻, 多数有痉挛性腹痛。约半数腹泻出现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 或停用抗生素短期内, 偶有停药数月后发病, 重症出现消耗性腹泻, 每日可达20~ 30次。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白细胞增高、粪便白细胞、中毒性巨结肠、CT 可显示结肠增厚、内镜和活检可见结肠特征性改变:散在、点状、黄、棕、绿色斑块。偶尔表现为急腹症及暴发性致死性结肠炎。腹部X光片可见麻痹性肠梗阻及“拇指纹”症。可并发肠穿孔、电解质紊乱等。
四 流行病学特征
1.病原体:艰难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芽胞菌。最近欧美国家的流行株为核糖体027型和核糖体078型。
2.流行概况:在2003年加拿大发生CDAD暴发之前,艰难梭菌曾被认为仅引起简单的临床腹泻。最近,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CDAD的暴发流行,目前艰难梭菌已成为欧美排名第一的“超级臭虫”。美国CDC报道,截至2007年11月,高致病性和高病死率的艰难梭菌核糖体027 型,至少引起了美国38个州的院内感染暴发(http://www.cdc.gov/ncidod/dhqp/ index.html)。这次流行的菌株其基因发生变异,产毒能力增加,表现出高病死率(并发中毒性巨结肠后,高达65%)和高复发率(20%)特征。在北美发现 027 型后不久,英国、苏格兰、爱尔兰、比利时、法国、奥地利(输入病例)、西班牙(输入病例)、卢森堡、波兰、荷兰、瑞士、丹麦、德国、芬兰和挪威等17个国家也相继出现了CDAD的暴发和流行,亚洲在日本已证实该流行株的存在。欧洲艰难梭菌研究小组(ESGCD)曾在2002年和2005年分别进行了二次调查,报道住院病人发病率分别为11 /10,000和2.45 / 10,000;美国报道其住院病人发病率约为10 - 200 / 10,000。随后在2005年,荷兰等国家出现一种新的高致病性艰难梭菌引起的暴发流行,该菌株为核糖体078型。078型除表现为与核糖体027型一致的高致病性与高病死率外,078型菌株更容易引起年轻人患病,在社区腹泻患者中更为常见。进一步的研究指出,078型艰难梭菌与腹泻的猪分离出的艰难梭菌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
3.贮存宿主:艰难梭菌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干草、沙、粪便中。该菌同时也是许多动物肠道性疾病的病原体,包括马、狗、猫、鸟类、啮齿类,特别是幼猪。由此提示,动物可以作为人类病原体的贮存宿主。1岁新生儿中约一半在肠道中带有艰难梭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带菌率随之下降。健康****的带菌率为0-3%。
4.传播途径:其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性传播,CDAD患者粪便中含有大量艰难梭菌及其芽胞,应用抗生素将造成肠道易感性增加。艰难梭菌可通过口-粪途径定植在结肠, 并可通过与患者、被污染设备或物品(例如便盆、澡盆和电子直肠温度计)直接接触、医护人员间接接触引起院内艰难梭菌感染暴发。
5.潜伏期:抗生素开始使用几天后到抗生素停用后8周内均可发生。
6.传染性:感染病例经过治疗后,约40%成为病原携带者。
7.易感性:CDAD常于使用抗生素以后发生,占所有抗生素腹泻(AAD)的15%~25%,尤以广谱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及头孢菌素的应用最甚。胃肠道因素(反复灌肠、鼻胃管插入两天以上的胃肠道操作、肠梗阻等)、抗肿瘤化疗药物、年龄> 60 岁(65岁以上老年人占到了CDAD患者的60%)、女性、严重并发症、长期住院治疗等均易引发CDAD。据报道,目前社区获得性CDAD报道病例明显增多。提示,CDAD对于社区健康人群也已构成威胁。
8.治疗: 约15-23%的病例在停用抗生素后,2-3天内症状缓解,无需其他治疗。对于严重或症状持续时间长的病例、老年或虚弱患者、不能停止抗生素治疗的患者首选甲硝唑治疗。万古霉素常作为二线用药,但对于严重致命性感染、孕妇、10岁以下儿童可作为一线用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