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反馈:必要性的多维度解析
作为医院感染防控的“数字神经中枢”,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感控信息系统”)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数据采集与存储,更在于通过数据的动态流动与反馈驱动防控措施的精准落地。关于其是否必须实现数据共享反馈,答案需从法规要求、临床需求、管理效能及循证实践等多维度综合论证——数据共享反馈不仅是提升感控效能的关键路径,更是现代医院感染管理的“必选项”。
一、法规与标准:数据共享反馈的合规性基础
我国现行感控相关法规与标准中,虽未直接使用“数据共享反馈”的表述,但多项条款隐含了对信息互通的强制性要求。例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8号)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这一要求的落地,依赖于临床科室、微生物实验室、药学部、感控部门之间的数据实时交互——若感染病例数据仅留存于单一系统(如HIS中的出院诊断),而微生物药敏结果、抗菌药物使用记录分散于LIS或EMR,感控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完整信息,便难以完成“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闭环分析。
此外,《WS/T 312-2009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强调“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应定期反馈至相关科室”,《WS/T 524-2016 医院感染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