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区留置导管必要性评估:每日评估的必要性与实践要点
在新生儿病区,中心静脉导管(CVC)、脐静脉导管(UVC)、外周动脉导管(PAC)及导尿管等侵入性导管的广泛使用,是保障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危重新生儿救治的关键手段。然而,这些导管同时也是新生儿血流感染(BSI)、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等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美国CDC数据显示,新生儿ICU中约20%-30%的BSI与导管相关,而每延长1天导管留置时间,感染风险显著递增。基于此,“是否必须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不仅是感控管理的核心问题,更是降低新生儿感染并发症、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
一、法规与循证依据:每日评估是“硬要求”
从国内外权威规范看,每日评估导管必要性已被明确写入多项标准:
我国《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123号)第二十四条要求:“对留置导管患儿应定期评估留置必要性,尽早拔除不必要的导管”。虽未直接规定“每日”,但结合“定期”的临床实践解读及感染防控需求,“每日”是更严格的合理延伸。
美国CDC/HICPAC《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2011年,证据等级ⅠA)明确指出:“所有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应每日评估继续使用的必要性,一旦不再需要应立即拔除”。
WHO《新生儿感染预防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