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第4届“世界医院感染论坛”,我们是否可以适度吸引非医务人员的眼球,关注SIFIC:日前参加第4届“世界医院感染论坛(World HAI Forum)”,其中一个感受,国际上开始倡导PFPS(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运动。我国医患关系比较特殊,但是引入PFPS应该没有错,可能是一个重要方向。
能不能我们先适度吸引非医务人员的眼球,关注SIFIC呢?
一直说,感控不是医院感染管理科一家的事情。其实,我们扩开来说,也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一直倡导感控文化。没有病人和普通百姓参与的感控,其实是残缺的感控文化。
怎么办?
我想到了:SIFIC是否可以适度吸引非医务人员的眼球,关注中国感控呢?
欢迎大家讨论。
引入PFPS也许是提升院感高度的强心针。医患矛盾靠隐瞒解决不了,全社会的监督也许更有利于发展。
可以设立专栏:“非医务人员感染预防”专栏
我曾经看到其他医学论坛,分成:专业人员论坛和非专业人员(即普通百姓)论坛,不同入口,挺有启发的。
SIFIC作为中国感控第一论坛,绝对能吸引非医务人员的眼球。
其实目前进入本论坛的背景,也不全是医务人员,包括公司企业人员和新闻媒体工作者。
现在百度搜索,输入“医院感染”,头几条跳出来的就是本论坛,其实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也很容易进入本论坛的。
更广层面普及感控知识和理念,对中国感控,我认为是:利大于弊!
当然,如何把握好这个度,需要大家多多思考。
icchina 发表于 2013-6-27 00:10
其实目前进入本论坛的背景,也不全是医务人员,包括公司企业人员和新闻媒体工作者。
现在百度搜索,输入“ ...
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很多法规指定时没考虑到国情。
举例:接触患者前后的手卫生,在现实中如何能做到呢?看病的都在排队,医生的自觉性都是问题。
石磊--wxmsl 发表于 2013-6-27 00:14
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很多法规指定时没考虑到国情。
举例:接触患者前后的手卫生,在现实中如何能做到呢? ...
所以需要认真思考,做得好,绝对是正能量呀。
其实,上海已经做了尝试,比如:
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2429
非医务人员的感控栏目,可以采用正面宣传的手法。比如:
1.感染性疾病、医院感染的疾病知识介绍2.感染预防基本知识介绍,如口罩的选择和使用、疫苗
3.微生物知识和部分微生物标本如痰和尿液的采集方法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5.甚至包括感染病诊治的寻医问药,或专家推荐
。。。
要求:三言两语,通俗易懂,甚至图文并茂
icchina 发表于 2013-6-27 00:20
所以需要认真思考,做得好,绝对是正能量呀。
其实,上海已经做了尝试,比如:
http://www.icchina.org ...
有时正能量会显得力不从心,就好比一部老耐金的动漫,厂家都会有意见。
但相信会有医院跨出这一步的,前提是老大的英明决择。
石磊--wxmsl 发表于 2013-6-27 00:27
有时正能量会显得力不从心,就好比一部老耐金的动漫,厂家都会有意见。
但相信会有医院跨出这一步的,前 ...
全社会的监督也许更有利于发展。
有选择的开放,普及院感基础知识,我觉得是可行的。
普通百姓的参与,提高全员的慎独精神!
院感事业有社会大众的参与,我认为利大于弊的,这样可以在老百姓的监督下,我们就会更谨慎~~~不记得在哪里看过这样一句话:“宽容不是道德,是理解。”老百姓了解院感越多,也许会更理解我们吧~~
这才是全面和提升的感控工作,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感控也能步入PFPS(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运动,有效提高感控工作的实效。
icchina 发表于 2013-6-27 00:04
可以设立专栏:“非医务人员感染预防”专栏
我曾经看到其他医学论坛,分成:专业人员论坛和非专业人员(即 ...
非常有建设性的思路,但如何能将公众吸引过来呢?
靠公众自发的百度“医院感染”?还是靠更多的感控科普?
如果有患者的监督,我们的感控工作会有很大的起色。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可能是中国未来医疗服务最好出路,但目前国情而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医患矛盾频发的时代,如何引入PFPS(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运动?
我们也做地类似的宣传:
有社会的监督,这样能大大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但随之而来的纠纷是否会增多
这样能大大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活动是很好的理念,实现是不是要缜密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是如何引领?医务人员其他的专业都很少来,非专业的如何吸引他们来?除非跟医院感染有关才会关注或是发展的必须?要好好的思考一下,大家集思广益,多出主意。
个人认为设立“非医务人员感染预防”专栏,宣传是很有必要的,力求通俗易懂,言简意核,忌长篇大论。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感控,让中国的感控也能步入PFPS(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运动,这是一个大好事情!强烈支持!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运动”,大胆创新的理念!
我们所有的感控工作都是在围绕“患者安全”这一个主题,然而主题的主角不参与,这本身就是不平等,但是在医疗这个行业,想要知识上的平等不太可能,但大众用能接受的知识来监督、保护自己的安全应该是快速促进感控工作进程的良方。
记得前两天看到一个帖子,患者问给他换液体的医务人员“你消毒了吗”,我想这一句对医务人员来说,比我们感控人员说十句都有效。
非医务人员对于院内感染的关注是大势所趋,因为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对于感染的一些知识会普遍的成为常识性的知道,广泛的被大家了解接受。而且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普通百姓对于各种相关识知的获取也是非常容易的。更重要的是随者物质水平的提高,大家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而院内感染又是一个相对敏感的词,虽然可能会造成一定时间医疗纠纷的发生,但仍会是越来越多的人观注这一问题。
所以我觉得SIFIC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论坛,我们的作用中心点是不是该从主要以医务工作者为主向普通百姓稍做转移,我们应该也承担一部分的社会责任,也就是正确的引导我们的普通百姓准确且客观的看待院内感染,了解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从而支持医务人员的控感工作,当然更能有效的监督我们的控感工作。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但现在网络充斥着各种关于院感的消息都是负面的,所以用正确的知识普及更多的人,更应该是我们所关注的。所以很支持教授的关点。
icchina 发表于 2013-6-27 00:24
非医务人员的感控栏目,可以采用正面宣传的手法。比如:
1.感染性疾病、医院感染的疾病知识介绍2.感染预防 ...
有民众的监督也许我们的院感会更容易做些。开始可能会有一些不理解和分歧,但最终应该都是好的。
本帖最后由 怡之秋 于 2013-6-27 14:12 编辑
什么时候专家不以个人意志检查了,更不再出现F·B后所谓的医院排名、感控措施都是经过询证而得到的!那么再去质疑医院或医务人员所谓违规和不道德的行为!现在根子出在F·B上。上梁不正,下梁怎么可能正!
本帖最后由 依依 于 2013-6-27 17:03 编辑
在目前国家整体大环境下,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国家投入不足,许多感控措施都是医院买单,不能向患者收费......,在如此背景下,向患者开放,后果也许不是我们想象与能控制的。
目前我们是专业论坛,普通百姓很少关注,如果有意让普通百姓关注,则他们也能有意无意间看到我们众多专业帖子,我们所有的薄弱环节完全暴露出来。
至少手卫生按规范要求我们就差很多,还有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低温灭菌等等。况且有些国家政策本身就不符合国情,这些矛盾暴露出来,医院的生存就困难了。
如果想尝试一下,可以小范围对普通百姓开放,逐渐开放,摸石头过河,一下子全部开放感觉不好。
总之,个人观点,前景是好的,但目前时机尚不成熟,因为国家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
WHO鼓励患者参与到卫生保健的手部卫生过程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www.moh.gov.cn2013
2013年5月3日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在5月5日手部卫生日这一天鼓励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与卫生工作者一道,努力践行良好的手部卫生。每一年,全世界数亿万患者受到卫生保健相关感染的影响。这对患者带来了很大生理和心理痛苦,有时会造成死亡,同时对卫生系统造成了财务损失。照护者在患者保健的关键时刻适当清洗其双手,就可使这类感染的逾半数得到预防。
卫生保健相关感染通常是病菌通过卫生保健提供者接触了患者的双手而传播发生的。最为常见的感染属于尿道和外科切口感染、肺炎和血液感染。每100名住院患者中,在发达国家至少有7人、在发展中国家有10人会获得卫生保健相关感染。在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和脆弱患者中,这一数字会增至约百分之三十。
在卫生保健过程中通过使用醇基擦手剂,或者在有明显污垢时用肥皂和水洗手这种方式使良好的手部卫生付诸实践,就可降低这类感染危险。
“卫生保健相关感染是全世界的一个重大负担,它威胁到患者的安全和保健,”英格兰前医务长、世卫组织患者安全特使Liam Donaldson爵士说。“我敦促卫生保健界以及患者社会采取坚决而果断的行动,从这一可预防的伤害方面挽救生命。”
“拯救生命:清洁你的手”全球活动
168个国家逾15700个卫生机构的900多万卫生工作者已经表达了对良好手部卫生的承诺,加入了世卫组织“拯救生命:清洁你的手”全球运动。这次运动自2009年开始,去年又有12个国家参与其中。
根据世卫组织“清洁卫生更安全”规划,在为患者工作时,应当在5个关键时刻做到手部卫生,最好使用醇基擦手剂或者当手部有明显污垢时用肥皂和水洗手。手部卫生的五个时刻为:
1.触碰患者前;
2.实施清洁及无菌操作前(比如插入像是导管等器械);
3.接触体液后;
4.触碰患者后;
5.触碰患者周边环境后。
患者参与
使公众产生意识以及患者参与是增强患者安全机遇的关键所在。许多卫生机构教导并且鼓励患者及其家庭参与到手部卫生中来。根据世卫组织和设在日内瓦大学医院的世卫组织患者安全合作中心所作的一项新调查,患者参与被认为是改善手部卫生并在实施机构中创造一个积极的患者安全环境的有用战略。
“患者参与可能是改善卫生保健工作的有力工具,”世卫组织患者安全“清洁卫生更安全”规划小组组长Benedetta Allegranzi博士说,“虽然患者参与的能力在不同的文化和情景中会有所不同,患者的家人往往会帮助照护患者,他们是自己亲人的一些最好拥护者。这使他们成为这一过程中的良好盟友。”
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
l 询问该卫生机构是否具有患者参与行动方面的情况;
l 要求即将对其进行碰触的卫生工作者清洗双手并在完成后致谢。
“要取得成功,提高患者能力的活动应当确保得到卫生工作者的认同,并且尊重本地文化,”日内瓦大学医院感染控制部主任以及世卫组织“清洁卫生更安全”规划首席顾问Didier Pittet教授建议道。
在今年5月5日及其前后,世卫组织还请卫生机构采取行动,监测手部卫生实践情况并且向卫生工作者作出反馈。这是用来降低卫生保健相关感染的成功战略所不可或缺的内容。(来源:世界卫生组织网)
婉若秋水 发表于 2013-6-28 21:42
WHO鼓励患者参与到卫生保健的手部卫生过程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ww.moh.gov.cn ...
教授所提的问题正是今年WHO在手卫生日倡议的活动“鼓励患者参与到卫生保健的手部卫生过程之中 ”,这是一个有力的工具,我们熟知的DID pittiet博士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无可厚非这本身事件好事,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医务人员一些行为习惯的改变,可现实的中国,医患矛盾如此尖锐,人与人之间缺乏彼此的信任、理解,我们的所作所为还能在阳光下进行吗?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我觉得是件好事,可以督查医务人员的行为,而且我们医务工作是严谨的,神圣的,就应该按规范操作。
赞同您的建议:SIFIC可以适度吸引非医务人员的眼球,关注中国感控。但是,关键是非医务人员一般不会关注SIFIC的,建议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一些针对感控文化建设的一些动作。这样可能会吸引一些非医务人员的眼球。
院感工作这么难干缺的就是领导的动力,有非医务人员的关注,院感工作更好做一些,当然会有医患矛盾问题,但是符合百姓利益的,促进院感工作的措施应该提倡为好。
上周参加培训班,一讲课老师说在美国的女儿去餐厅打工考试总不过,问及考试内容:细菌在物表存活的时间是?洗手的最佳水温是?操作抬离地面高度应该是?食品包装启封后保存时间是......
有感于美国人的科学、专业!
虽然胡教授提出按的问题非常好,但现实的情况,确实不敢与患者和非医务人员讨论院感的问题
老师,我觉得首先要提高我国民众的全民素质,然后是国家要更加大对医疗的资金投入,最后才让社会参与院感。像医院的家属就有很多人还有院感管理方面的好点子呢~像我们县城,财政穷,农合办给我们医院的资金是限制每月210万元包干,病人很多,可越多费用越是医院出,我们又还能继续做什么呢?
非专业人士的参与非常好,但如果因为我向患者解释其或者亲人因为院内感染加大了住院费用和加重了患者痛苦,再严重点,患者因为院内感染起诉医院,估计院领导要我回家休息去了。曾经有一次医务科的一个科长直接告诉我将院感的登记表也改成不带院感两个字。
我们在烧伤科就开展了陪护和家属的手卫生培训,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国际上开始倡导PFPS(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运动,对于我国也是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但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各种法制还不健全的形势下,在眼下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引入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还是有些担心其后果,我国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们一位从德国进修回来的医生说,在德国进修时发现他们骨科做全髋置换的病人的手术部位感染率比我们这里高,从来未发现病人和医院吵闹现象,而我们这里某年有一例全髋置换病人手术部位感染,经调查后也未发现医院有违规现象,但家属和医院闹个不停,不赔偿不出院………..
我在单位经常宣传SIFIC,让更多的医护人员来这里学习,如果要能再让患者来参与就更好了,患者参与了医护人员就更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医疗活动,这样就更能取得好的效果。好的建议。
石磊--wxmsl 发表于 2013-6-27 00:14
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很多法规指定时没考虑到国情。
举例:接触患者前后的手卫生,在现实中如何能做到呢? ...
如果我们国家都像一些欧洲国家一样,一个医生每天只看15个病人左右(有个亲戚在国外诊所上班,他告诉我的),可能手卫生的依从性会好一些的。可能,我们国家很多基层医院还没有做到限量控制医生的门诊量呢,除了意识以外,工作太忙也会影响到手卫生的依从性吧。不过,胡教授的思路不错,我们不妨慢慢在公众的潜意识里慢慢渗透感控饿理念也是必然的趋势。
好贴必须跟啊,呵呵

xiesq999 发表于 2013-7-2 17:22
国际上开始倡导PFPS(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运动,对于我国也是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但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 ...
赞同您的观点,在当前的医疗体制下,尤其是中小城市,实行PFPS会增加医疗纠纷的风险。当然,作为感控人希望如此,这样能够提高执行率。
盼望能是一个专业人员的感控论坛,有利于职业安全。随便什么人员都能进入,以后还真得小心。
我觉得目前我国国情,还是要强调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自觉性和意识,患者参与还做不到。
icchina 发表于 2013-6-27 00:04
可以设立专栏:“非医务人员感染预防”专栏
我曾经看到其他医学论坛,分成:专业人员论坛和非专业人员(即 ...
的确应该,有利于学术交流,也有利于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步
香港防护中心做的指引就有针对不同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