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6|回复: 27

还是《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美国医院感控忙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婉若秋水 于 2011-11-15 18:55 编辑

作者:张文燕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
“为患者而合作”项目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未来3年内将院内感染率降低40%。2011年4月13日,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A(Veterans Affairs)的153家医院实施的为期4年的院内感染控制项目(下称“VA感控项目”)终于发布了第一份综合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感控项目将重症监护室(ICU)的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葡萄球菌(MRSA)感染率降低了62%,手术室和康复室等其它病房的感染率降低了45%,效果相当惊人。
    VA医院采取的感控措施包括通过鼻拭子检查所有患者、隔离感染MRSA的患者、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在治疗患者时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采用其他预防措施并鼓励实施极其严格的手卫生措施。退伍军人卫生管理局的官员兼该项目主管拉杰夫•杰恩博士认为,VA感控项目能够大范围推广,进而大大降低感染率。
    巧合的是,同一天发布的另一项有关重症病例的大型研究(下称“重症研究”)对VA感控项目的关键措施之一提出质疑:对每一位入院和出院患者进行检查是否必要?该做法是否具有成本效益?因为医院需要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长久以来,感染一直是医院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亚特兰大州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预计,每20位住院患者中就有一个会遭遇感染。早在2002年,该机构就发现,院内感染与9.9万例死亡案例有关,每年的成本高达280亿~340亿美元。
    如此频发的死亡案例和如此高昂的医疗成本迫使***和州政府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应对院内感染问题:政府对医院的补偿已经和患者的感染率或患者因感染的再入院率挂钩;多个州政府强制要求医院向公众公布医院感染率和其他医疗质量指标;10个州政府要求医院对进住ICU的患者进行诸如MRSA等耐药性细菌的检测。
    手卫生是感控的重要应对措施之一,它既简单,又能有效地降低细菌传播的风险,但重症研究显示,当规定明确说明医务人员必须戴手套、穿防护服、接触患者后要洗手时,医务人员戴手套的依从率为82%,穿防护服的依从率为77%,洗手的依从率仅为69%。研究的牵头者——梅奥诊所的查尔斯•霍斯金医生评价,这“还不算糟糕”,因为之前的研究显示,洗手的依从率不足50%。
    这项研究发现,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感染检查,和患者出现症状后医生再下嘱检查,两者的感染率差不多。
    “所有入院患者检查和隔离预防措施并不是非常有效的感控措施,至少我们的研究结论如此。”霍斯金医生由此对VA感控项目的措施提出质疑。同时,他还建议,患者使用除菌剂清洁和更为严格的病房清洁措施也是必要的。
    杰恩博士却认为,所有入院患者的检查非常必要,而且他们的感控项目同样可以在其他医院推广应用。VA医院鼓励转变医院文化,鼓励一线临床人员积极参与,创新感控措施。“所有入院患者的检查就是典型例子。它可以加强所有医务人员对感控项目的认识,不断巩固强化他们的感控意识。”杰恩博士如是说。
    不管这两项研究的结论如何针锋相对,至少它们都强调了感控项目的重要性。美国***的举动也印证了这一点。就在这两项研究发布的前一天,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启动了“为患者而合作”项目,计划投资10亿美元来改善患者安全,减少再入院率和院内感染率,并避免其他医疗差错,目标之一是在未来3年内将院内感染率降低40%。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米奇朋克 + 2 + 4 赞一个!
星火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1-11-15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国家的感控其实也很忙,只不过,。。。。。此忙非彼忙!!!!!!

点评

什么时间领导会象抓收入一样来抓感染管理,那才是真的给力了!!!   发表于 2012-1-3 09:48
有时也许还在忙于应付检查的工作,有时也许还在被迫或无奈做些花架子的工作,有时还在做捡了芝麻丢西瓜的工作。。。  发表于 2011-11-16 2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还在关注形式性的东西,差距还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感染控制工作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了,单纯地监测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有效的临床干预。
手卫生措施落实了没有?该怎样落实?如何查找没有落实的原因?怎样去落实措施?这才应是我们该去做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感染控制为什么能启动项目和计划,感觉我们中国队院感的关注,只是关注那里的医院由于感染而死了几个人或者使几个人造成了残疾等,没有像他们一样研究用于经济费用的感染事件,患者的再次住院的花费费用等,实际问题,看来还是我们的国情和地域的差距吧,希望能以后从更高的层面重视我们的院感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以人为本上、认识上、行动上...差距太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还在关注形式性的东西,差距还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过多关注形式性的东西,表面的文字游戏和资料应付检查多,而不是关注措施落实如何,一味地以文件压人,对临床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差距还很大,感控工作需要更多关注和改变思路,形成一支很强的决策团队和执行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国内的检查首先查的是文字性的东西
没有文字资料,做了的工作等于没做;有了文字资料,没做的工作也能变成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6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请大家献计献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7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大家都说我们关注了形式性的东西,差距还很大,那从我们自己开始吧,哪怕只是一小小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4 收起 理由
婉若秋水 + 4 从我做起!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根本的问题,临床抗菌药物滥用,引起耐药菌的传播,医务人员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7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的感控工作缺少人才是最大的困惑。如何加速感控人才培训的步伐,还有一定的难度,希望5年后我国的感控工作有大的改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8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jian 于 2011-11-28 10:50 编辑
鬼才 发表于 2011-11-16 21:35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请大家献计献策。


需要象体育界查兴奋剂一样的“飞行检查”,让检查者看到真实的情况。或者让卫生监督机构承担院感的检查考评。F·B为啥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因为纪委在老A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想改变形式,但是上面检查通不过,我们只好跟队了,否则院里又通不过,根本的问题是,检查者要改变检查的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患者监督;若出现外源性医院感染,则由医院、主管医师、护士买单,但这种方法你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6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情不同,办公及对待、处理问题的风格大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忙非彼忙——关键在为什么样的目的而忙,国内感控有盲目瞎忙者,有为应付检查而忙者,有忙面子工程者,当然也不乏真正为这个学科建设和未来而呕心沥血者,忙与忙的目的不同,过程和结果就会迥然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1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说手卫生的依从性,做好还有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感控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的确很难执行。我个人认为主要是观念上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