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感控笔记丨宗志勇:神经外科术后脑膜炎的判断与防控讲者:宗志勇
整理:李燕 来源:2018年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
前言: 华西医院宗志勇教授的感控团队在对术后脑膜炎监测中,进一步梳理了2001年版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关于细菌性脑膜炎的判断标准:2001年版存在不足,导致临床判断有偏差,因此参照了美国CDC更新的脑膜炎,脑室炎的判断标准。
如何监测术后脑膜炎,且听宗教授在2018年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上的精彩演讲。 1背景
2脑膜炎,脑室炎的判断 我国2001年版的脑膜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存在一些不足,导致临床判断有偏差,
因此本次病例判断标准参照美国CDC脑膜炎,脑室炎的判断。 1、CSF中发现病原体(培养或非培养)
2、三项中满足两项 a、 体温大于38oC或头痛 b、 颅内高压表现 c、 脑膜刺激征 并且还需具备以下之一 a、 CSF中白细胞,蛋白增高,糖降低(三项均具备) b、 CSF革兰氏染色有细菌 c、 血培养阳性(排除皮肤污染菌) d、 CSF中抗特异性病原体IgM阳性或IgG呈4倍升高 即便符合以上标准还有60-75%术后脑膜炎为无菌性脑膜炎。脑膜炎≠ 感染
3、无菌性脑膜炎包括:确非细菌真菌感染或因使用抗菌药物导致培养检测阴性的感染(这条可以用PCR检测)
导致无菌性脑膜炎的因素: 出血:患者并不会出现高热 肿瘤破裂所致炎性反应 药物(麻醉药物、抗菌药物) 手术器械化学残留 消毒剂及其生产中的副产物
3术后脑膜炎的危险因素
4防控核心措施 基于专家共识 C 改变备皮方式:清洗头皮后用剪非刮 A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对开颅手术推荐预防使用头孢唑林 T术后保温 S围术期控制血糖
术前: 术中: 术后: 用经皮的引流收集术后出血 确保引流管固定好 如有必要,使用良好固定的敷料,避免切口裂开 避免在切口上加压 采取措施预防其他区域的压力性疼痛
5结果 华西医院院感科协同神经外科重点加强改变剃头和增加术前洗必泰擦浴两次的感控措施,一年后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术后脑膜炎的发病率均显著下降,一个小小的举措,需要感控人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才能得到持续改进。 6总结 术后脑膜炎属于SSI监测,华西医院针对神经外科某组术后高热发病人数超过往年同期,且超过其他治疗组给予连续监测,在监测中梳理了脑膜炎的判断标准,专家共识的防控措施,并且采取了本院的核心防控措施,反复和临床的沟通执行防控措施让感控的意识进入临床每个医护心中,并且能够持续在临床诊疗活动中提高感控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