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41824205@qq.com

请教老师,长期放置的一次性棉签会传播肝炎和艾滋病病毒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5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是这样。不说作为院感人必定知道艾滋病、乙肝的传播方式,就是作为一般的医务人员,也应该懂得的单纯暴露在空气中的物品是不会感染这类经血传播的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气中的物品是不会感染这类经血传播的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bsgcyy 发表于 2013-2-25 08:24
楼主老师不是搞业务的吗?好像有点?

一次性棉签应是一次性使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隔离技术规范    三种隔离方式,即:接触、空气、飞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滋病和乙肝的传播途径了解了,就会知道不会传播的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一粟 发表于 2013-2-24 14:40
肝炎和艾滋病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是经血传播的,经过灭菌后的一次性棉签(新)如果放置时间过长超过有效期 ...

想请教沧海一粟老师,近期不是又出现血透病人出现丙肝感染事件吗,现在我们的相关法规是血透病人感染性疾病筛查间隔时间是0月、3个月、6个月。如果血透病人已按分机原则透析,那么正常患者在血透期间还有没有其他感染的因素,也就是说除了在血透室引起的感染之外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肝炎和艾滋病一般情况下多数是经血传播的,应该不会有问题。还有要了解它们的传播途径,要是院感人首先掌握标准得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其实那有那么容易感染的,不过棉签应该是开封的24小时用完,用不完的要重新灭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浮生若茶 发表于 2013-2-25 09:08
想请教沧海一粟老师,近期不是又出现血透病人出现丙肝感染事件吗,现在我们的相关法规是血透病人感染性疾 ...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1,血液传播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⑵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4.其他途径: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
要注意的是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 RNA。通常潜伏期2-26周,平均50天;输血感染者潜伏期较短为7~33天,平均19天。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患者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患者抗-HCV阳转。
  以上是丙肝传播的相关知识,容易发生感染丙肝的危险因素还是第一条,丙肝的窗口期问题有可能导致输血、输入血制品的患者感染丙肝,还有,急诊病人的血透如何处置的?是否专机透析或者是透析后严格消毒?再就是血液透析病人较多的时候,是否存在着当隔离透析间的透析病人少而普通透析间病人多透析机不够用时将“消毒”后的“专机”给普通病人用?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一粟 发表于 2013-2-25 12:50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1,血液传播
⑴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 ...

老师太有才了,非常感谢你的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这些棉签应该放了一段时间了,不是什么24小时内的,都放在一个塑料袋里,可以用手密封的那种塑料袋,当然都是新的,没人用过的。

有种棉签是装在压条式的塑料包装袋内,也就是打开后,可以再用手压封口的那种,是不符合要求的,不能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血透室好些年没有新发丙肝病人了,可是我一直很担心,因为病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在一起交往的时间、次数很多,密切接触是否会是沧海一粟老师所说的其他传播途径之一,如果感染上应该是谁的责任呢,怎么判断这个责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7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