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2|回复: 12

你知道H因子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8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h-index ,又称为h指数或h因子(h-factor),是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例如,某人的h指数是20,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20次的论文总共有20篇。要确定一个人的h指数非常容易,到SCI网站,查出某个人发表的所有SCI论文,让其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那个序号减去1就是h指数。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霍金的h指数比较高,为62。生物学家当中h指数最高的为沃尔夫医学奖获得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施奈德,高达191,其次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家巴尔的摩,160。生物学家的h指数都偏高,表明h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适合用于跨学科的比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江边一碗水 + 5 新概念呢,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3-1-2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有空去看看,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SCI已经水涨船高了,看来下一步的评价指标就该是H因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哇,长知识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提供的知识,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对于我来说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涨见识了!谢谢版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引用有两种情况,正面和反面。听一长江学者介绍自己某项研究的论文时,专门说到:被科学杂志某论文正面引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不过就算是负面的不同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学术需要争论和讨论的。总比那些发表了但没有人看的文献要好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5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曾多少知道点,不是特别明白,听老师这么一说,真明白了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热门领域的较新发现的文章,H因子肯定高一些,但一些小专业较冷门专业的文章,H因子就难得高了。似乎与IF大小意义类似。不过,如楼主提醒那样,文章发表后,应回访回访,看看被引情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边一碗水 发表于 2013-2-15 20:15
如果是热门领域的较新发现的文章,H因子肯定高一些,但一些小专业较冷门专业的文章,H因子就难得高了。似乎 ...

同意,热门领域肯定占便宜些,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