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使用道具 举报
澄凤 发表于 2012-6-11 18:2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临床诊断为切口感染,我觉得都有点牵强啊,病原学诊断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菌是否是污染菌呢?请老师指证。
天兰云淡 发表于 2012-6-11 18:3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请参照: 切口脂肪液化的表现及原因、诊治分析、诊断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表现具有以下表现 〔 ...
敏锐 发表于 2012-6-11 17:2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应该是浅表切口感染啊,主任狡辩啊
昊爱无限 发表于 2012-6-11 22:0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实在临床实际中,很多表浅切口感染的患者,不一定有体温,也不一定需要使用抗菌素,最主要是加强换药。您 ...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2-6-11 21:0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谢你详细提供脂肪液化的知识,但针对我以上的问题,不知有何看法?
天兰云淡 发表于 2012-6-12 09:5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脂肪液化及缝线反应后,极易细菌感染,因此只要有细菌感染的证据(临床或病原学)就可以诊断。
美好的家园 发表于 2012-6-12 09:5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只要有细菌感染的证据(临床或病原学)就可以诊断,前辈这样诊断,不是很赞同哦,比如细菌培养是有的,但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