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0|回复: 15

明天《医师报》将登载采访我的报道:日本奥司他韦研究结果的解读和思索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8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编者按:据报道,日本非盈利机构“医药警戒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 商品名:达菲) 可能导致患者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 甚至导致死亡。近日,各大媒体争相转载了这则报道。这一研究结果是否可信?我国相关政策是否会因此作出调整?呼吸道病毒感染该如何治疗?就这些问题, 本报记者采访了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咨询专家、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胡必杰教授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施毅教授。

日本奥司他韦研究结果的解读和思索

国内用药尚合理 病原检测待加

日本奥司他韦研究结果的解读和思索.pdf (1.21 MB, 下载次数: 119)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威望 +1 金币 +10 文点 +2 收起 理由
蓝鱼o_0 + 10 + 1 + 10 + 2 谢谢教授的精彩解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教授,那是媒体对你的肯定,全论坛为你欢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报记者 李光亚


通过阅读原始文献,胡必杰教授发现,该论文在试验设计、统计学方法、结果解读或结论推断上存在缺陷和不足。
第一,本研究设计选择的是比例死亡比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这种研究的优势在于成本低, 数据获取容易,但混杂因子多, 循证医学证据级别较低。文中结论显示,奥司他韦应用12 h 内导致的病情加重风险为扎那米韦的近5 倍, 而在24 h、48 h 时两药物所致风险相似。从临床角度对此分析,扎那米韦的给药方式为药粉吸入,而奥司他韦是口服给药,临床对出现呼吸急促或窘迫的重症患者极少采用吸入给药,更倾向口服或鼻饲法。所以死亡病例中经奥司他韦治疗组的患者如果存在病情较重的情况, 则不能将死亡原因完全归咎于药物副作用。遗憾的是,文章并未对首次给药时两组病情的严重程度,如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其他生命体征等进行比较,而仅对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和出现发热时间等所谓基础状况进行了比较,属典型的避重就轻。
第二,统计学分析有失严密。该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统计专家分析发现结果存在显著异质性。改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后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第三,结论推断不当。不论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如何,单从本回顾性研究的差别引出结论,认为奥司他韦会快速致死是不够严谨的。
胡教授称,资料显示,60% 的英文文献存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错误,因此我们在文献阅读时不能只看结论,方法学是否正确是首要考虑的。
“对于可能影响到国家重大政策的药物研究或流行病学研究,是需要有相关医学背景的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专家参与结果分析和谨慎推论的,不可因此断然改变政策,否则得不偿失。”胡教授认为,相关部门应当就此事召开研讨会,将科学的解读呈现给民众。

采访中引用了蓝鱼版主关于对本文统计学的评述,特此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文献阅读时不能只看结论,方法学是否正确是首要考虑的。这一事件正反映了国内对医学科学论文的解读不足.
需要较深的流行病学、统计学基础结合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才可能对文章结果进行如此细致的分析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观加上科学,给大家更多思考的余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
未命名.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教授又获得为咱们感控事业的发展代言的机会!期待感控的春天来得快点更快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真是太给力了,看了文章后越发感觉深厚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基础,是做感控监测的根本。
此外,给我们很多人都敲了一下警钟,并非国外的文献就是金,对国外的结论深信不疑,凡事还是要多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教授通过自己的影响力给院感带来新的方向和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咨询专家、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胡必杰教授"每次看到胡老师不仅以感控专家的身份,也以临床专家、微生物学专家的身份出现时,我就想到某些检查条款对院感专职人员身份的认定。如果在我省的检查中,胡老师的“专职人员”身份是要被质疑而可能扣分的。因为省中心主任就曾说过检查的时候我是不说我出专科门诊的。而我则底气十足的告诉主任,我是堂而皇之的说我仍然有专科门诊及部分带教及教学任务的,因为临床工作是我从事院感的根基,看看全国主委胡老师的出现的名片,谁能说他不是院感专职人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带教及教学任务应该是可以认可的,出专家门诊也是可以的,只是如果你同时是别的科室的主任往往就不被认同了——上海来的专家曾经问我们领导:请问您这么多头衔,一周能保证有一天在院感科吗??!!确实专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点评

我们这里可没有既是院感科/质控科/医务科主任又是其他科主任的美差.  发表于 2012-1-18 22: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8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教授的分析很给力,对于国外的研究结果,我们不应该盲从,而应该客观地分析结果、分析其统计学学方法是否可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谷子 发表于 2012-1-18 22:19
教授真是太给力了,看了文章后越发感觉深厚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基础,是做感控监测的根本。
此外,给我们 ...

首先祝贺胡教授能上医师报的版面,再者就像谷子斑斑说的一样,一切都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医师报》上刊登采访胡教授的文章,再次说明了流行病学、统计学、循证医学的重要性,科学的方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另外,胡教授以“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咨询专家、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的身份出现,更具深远意义的或许是,将扩大胡教授在临床医生中的影响,对吸引临床医生学习院感知识、投身院感事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柳莹依 发表于 2012-1-18 22:28
"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咨询专家、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胡必杰教授"每次看到胡老师不仅以感控专家的身份 ...

"胡老师的“专职人员”身份是要被质疑而可能扣分的"

我从来都告诉人家,我是兼职的。
而且,我认为临床医生,兼职参加医院感染管理,有优势的一面。临床医生专职做医院感染管理,时间长了,比如脱离临床十年,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床医生了,原先的优势将失去了,与其他科室临床医师的沟通,就会显得困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0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教授的分析很客观。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在做课题研究时间,对统计学方法设计一定要选择准确,否则很易得出错误的结论,而这往往是我们工作和学习中的短板,对统计学的学习研究和应用亟待加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