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光亚
通过阅读原始文献,胡必杰教授发现,该论文在试验设计、统计学方法、结果解读或结论推断上存在缺陷和不足。 第一,本研究设计选择的是比例死亡比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这种研究的优势在于成本低, 数据获取容易,但混杂因子多, 循证医学证据级别较低。文中结论显示,奥司他韦应用12 h 内导致的病情加重风险为扎那米韦的近5 倍, 而在24 h、48 h 时两药物所致风险相似。从临床角度对此分析,扎那米韦的给药方式为药粉吸入,而奥司他韦是口服给药,临床对出现呼吸急促或窘迫的重症患者极少采用吸入给药,更倾向口服或鼻饲法。所以死亡病例中经奥司他韦治疗组的患者如果存在病情较重的情况, 则不能将死亡原因完全归咎于药物副作用。遗憾的是,文章并未对首次给药时两组病情的严重程度,如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其他生命体征等进行比较,而仅对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和出现发热时间等所谓基础状况进行了比较,属典型的避重就轻。 第二,统计学分析有失严密。该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统计专家分析发现结果存在显著异质性。改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后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第三,结论推断不当。不论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如何,单从本回顾性研究的差别引出结论,认为奥司他韦会快速致死是不够严谨的。 胡教授称,资料显示,60% 的英文文献存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错误,因此我们在文献阅读时不能只看结论,方法学是否正确是首要考虑的。 “对于可能影响到国家重大政策的药物研究或流行病学研究,是需要有相关医学背景的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专家参与结果分析和谨慎推论的,不可因此断然改变政策,否则得不偿失。”胡教授认为,相关部门应当就此事召开研讨会,将科学的解读呈现给民众。
采访中引用了蓝鱼版主关于对本文统计学的评述,特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