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08|回复: 18

谁来判读多重耐药菌?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很多朋友都在问这个是不是多重耐药,那个是不是多重耐药,虽然认真求知的精神很可贵,但是我总是觉得这个职责上是否有些不清了?
如果感控科的人来判读多重耐药菌,很显然,那只能通过实验报告来研究,而这样脱离具体的药敏实验来判读往往会有所偏差的。并且从专业、经验、对判读规则的把握等方面来说,微生物实验人员应该比其他人更有发言权。
其次,从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sop等文件来看,微生物实验室应该报告是否多重耐药菌。
我个人倾向于由微生物实验室来判读是否MDRO,专业人士应该做专业的事情。

以上是个人有感而发,若有不妥,欢迎拍砖。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1-8-8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检验科在化验单上注明多重耐药,应该是比较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重耐药菌的判读按规定无疑是微生物检验人员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并通知送检科室和感染管理科。相应临床科室要做记录和处理分析记录。感管科,要督查临床响应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您的观点,我们也是让细菌室的报告多重耐药菌,确实是经过一个过程他们才接受这个要求(因为细菌室的工作人员感觉又得增加工作,开始时很难接受。经过我们不断地沟通,呵呵终于肯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的细菌培养报告单上是由耐药机制的,单看报告单应该就知道是耐药菌了吧(我想我没有理解错误),在我们医院部分临床大夫和护士不会看报告单,出现了耐药菌也引不起足够的重视。而且我们医院有一项相当好的管理制度,那就是为“危急值”制度,当出现耐药菌,细菌室会及时电话通知临床科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多重耐药的判读,我认为是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概念理解上也有差异),在2011年卫生部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提到了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我们可以就此判读并加以控制。
但要作为一个正规报告由微生物室出具,我不知是否有相关规范,这还有请各位微生物室的老师告知。

比如说:平时我们报告的大肠埃希菌---------可以报成产xxx酶的大肠埃希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细菌室报告单说明多重耐药菌,另外提示请感控办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重耐药菌的判断,从事微生物专业的工作人员责无旁贷,但院感专职人员也应该学习、掌握,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微生物室来报告,卫生部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最后一条就是要微生物室报告细菌耐药性和多重耐药菌科室流行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gl 于 2011-8-10 11:27 编辑

       ,
要作为一个正规报告由微生物室出具,我不知是否有相关规范
卫生部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是要求微生物室报告细菌耐药性和多重耐药菌科室流行趋势。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检验单要由细菌室报告单说明,我们检验科主任也担心如在报告单上用“多重耐药菌警示标识”会违反病例书写规范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另写一份报告给感控科啊,重点在于谁来判读而不是报告的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拙凌 发表于 2011-8-11 07:45
可以另写一份报告给感控科啊,重点在于谁来判读而不是报告的形式。

由微生物实验室报告多重耐药当然更具有专业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的微生物室耐药菌的报告也无标识,但发生多重耐药菌会电话告知临床医师,我科每天都有专人到微生物室询问有无多重耐药菌并登记和临床督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哪位老师将自己医院的耐药菌的微生物报告单晒晒,我们学习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们单位的耐药机制也是由检验科在药敏结果是标识出来的,感染只是把卫生部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资料给他们,然后他们提出专业意见,并从LIs系统设置,解决耐药菌耐药机制的判读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由检验科报告确定的。耐药菌种类由检验科和院感科共同确定。检验科发现耐药菌后,盖上“耐药菌”红章。临床医生看到后,开出“接触隔离”医嘱。护理部作出相应护理。院感科在接触隔离指导临床科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应该是微生物室专业人员报告,卫生部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最后一条就是要微生物室报告细菌耐药性和多重耐药菌科室流行趋势。至于在报告单上如何写,是否有违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最好和医务处或质控处按有关规定,达成共识,再落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多重耐药菌,应检验科于临床相结合的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3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榴弹 发表于 2011-8-8 17:17
我们医院的细菌培养报告单上是由耐药机制的,单看报告单应该就知道是耐药菌了吧(我想我没有理解错误),在 ...

应该好好向你们医院学习,您能给我们看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