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46|回复: 7

[求助] 针对目前医院常见的医院感染,如何建立有效的预警模型?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1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早发现,早预防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建立有效而灵敏的预警模型以期达到早发现和早预防的目的是医院感染控制专家、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者着力研究的热点命题。
针对MDRO的暴发问题,请问:如何才能建立起有效的预警模型,通过监测的方式,早期确立致病原,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有哪些便捷的指标可供选择或者必须监测?如果采取回顾性分析,这个时间段控制在什么程度比较合理?2周还是1个月,抑或更久?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1-4-21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个问题我非常感兴趣,是否有老师可以奉献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蓝鱼o_0


    您所提到的应该是指怎样及时、灵敏的发现MDRO,最好的办法是采取主动筛查,当病人入院时就对其进行鼻拭纸、肛拭纸的筛查;其次是提高临床标本的送检率;院感科想要及时发现临床标本的MDRO,可以通过LIS系统每日及时查阅细菌室的报告单,筛选多重耐药菌,督导临床进行控制,同时细菌室每日也要对多重耐药菌盖章,以提醒临床采取控制措施;
   对于预警机制,在三甲等级评审标准中,意思是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要求进行预警,具体为:
   四、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三级医院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定期分析报告本机构细菌耐药情况;要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茶韵幽香

呵呵。茶版,我们很有默契,我刚在你那回了帖子,你这边就来了。
对的,主动筛查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但是我本人还是提倡高危科室主动筛查(如ICU MDRO的 ASC)。universal screening我一直是保留意见的,理由如下:
1:费用问题
2:收益问题,为什么ASC存在争议,就是因为他存在收益问题,只有小部分感染MDRO,而大多数人却要为此买单,所以给推广带来难度。
3.效果问题,08年JAMA的一篇文献发表,并没有证实AS与HAIS的发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当然,不是说设计十全十美,至少这一效应,尚有待证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蓝鱼o_0


    赞同,主动筛查应该先从高危科室开始,作为试点,如果能推广全院那也不错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7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是否能讲一讲主动筛查是怎莫回事?光听主动筛查,具体什么是主动筛查?筛那些人?如何做?能详细讲讲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加患者费用,和医改的目标不一致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高危科室开展主动筛查,也并不完全是增加病人费用。如果早点知道病人入科时就带有这些多重耐药的细菌,那么,抗生素选择就更有针对性,其实也为病人省钱了。另外,还也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定植菌还是院内感染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