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9|回复: 4

消灭医院和家中的“超级细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5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耐药性超级细菌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但市场上现有抗菌清洁剂和肥皂的主要成分通常都是刺激性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只有在与细菌接触,或者溶解到细菌所在环境中时,才能杀灭细菌。在其它情况下,它们的作用只是暂时的。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类新的抗菌剂──预防或消灭病菌的微观武器──以提高它们的效果、杀灭特定类型的病菌,或降低它们对人类或环境的潜在副作用。研究人员希望这种新型抗菌剂可以用于抗击从人体到建造居室、医院、船只所用材料和医疗器械所用材料上的细菌、病毒和真菌。

    纽约州特洛伊市(Troy)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最近研究出一种杀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传播最广泛、最致命的超级细菌之一──的新方法:用涂覆蛋白质的纳米管与其接触,使其像气球一样泄气,从而消灭病菌。

    根据2006年《柳叶刀》(Lancet)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据信全世界约有5,300万人感染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美国发布的国家数据,在美国,1999至2005年间有超过275,000人因为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的感染而住院。

    伦斯勒理工学院教授、生化工程师多迪克(Jonathan Dordick)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这项研究,他希望弄清楚如何让酶──加速生物反应的蛋白质──在它们通常不会出现的环境中更好地起作用。他希望做出像自洁面料这样的东西,自洁面料的棉布中添加了酶,只需用水即可激活,从而达到去除污渍之效。

    多迪克博士协同凯恩(Ravi Kane)教授及其他同事研究了是否能将酶加入直径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100万倍的管子中。这些“纳米管”可以加入油漆或其它物质中。上个月,这个研究小组最近的研究成果在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的杂志《ACS纳米》(ACS Nano)上发表。

    多迪克说,然后我们想,我们如何利用这种技术并将其用于解决社会中的重大问题?”他们认为超级细菌便是一个社会重大问题。

    在自然界中,细菌便是借助酶来杀死其它细菌的。研究人员选择了溶葡萄球菌酶,它被认为是一种能杀灭葡萄球菌的酶。溶葡萄球菌酶能溶解细菌的一片细胞壁,就像用针插进气球一样,使细胞“泄气”。

    首先,他们必须弄清楚如何成功地让溶葡萄球菌酶附着在纳米管上。然后,他们还要确保这种酶不会因浸入溶液中的混合物而渗透到周围的环境中。实现以上这两点之后,他们将一个覆盖着涂有酶的纳米管的玻璃片放进一个培养皿中,然后加入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他们发现,两个小时内,酶结合物杀死了99%以上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正如他们所料,它没有杀死其它种类的细菌,例如大肠杆菌。多迪克博士说,他们的目标是将涂覆着酶的纳米管加入油漆和其它物质,用来刷涂医院壁或医疗器械。

    多迪克博士说,一种类似于油漆、不会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将于两年内上市,价格比目前市场上的油漆零售价高10%。

    而这种复合物的安全性和效用持久性仍然是未知数。多迪克博士说,早期测试表明,如果酶一直处于干燥环境中,比如医院的壁上,那么它的有效期可长达6个月。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 ... 16/201009/49185.htm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0-9-27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消息:法新社9月13日发表文章,援引专家的话说,新型抗生素研究方面的滞后可能令人类回到青霉素前的时代。以下是报道内容:

    科学家说,旨在研发新型及更强效抗生素的研究工作放缓带来了一种威胁,它可能令我们回到发明青霉素之前的世界。

    奥地利抗传染药物研究中心的乌尔苏拉·特雷茨巴赫博士说:“我们现在面临一个严重的耐药性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场全球性健康危机。”

    她是在今天在波士顿召开的第50届抗微生物制剂和化疗会议上说这番话的。

    特雷茨巴赫说,无数人受到多重抗药性的影响并因此死亡。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一个大问题。

    这位奥地利专家提醒人们:“已经出现很多无法治疗的病例。我们已经没有什么抗生素可以治疗他们,包括终极抗生素也不例外……对它们产生耐药性的现象越来越多。”

    她表示,现有抗生素的状况令专家得出制药业不能真正满足医疗需求的结论。

    强生制药公司的加里·诺埃尔博士说,集中于新抗生素研究的科研规模在过去10年里可能已经减少近一半。

    她说,在这一医疗研究领域的资源减少是因为投资回报不如其他医疗领域。

    特雷茨巴赫说,社会需要新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关心投资和利润。现在有一些解决问题的提议,比如说创造公共-私有合作关系,指导更多公共资金用于研究。

    她认为现在入类和畜牧业对抗生素过分使用,导致细菌进化出抗药性。她建议对此采取更严格的监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卫生部“十五”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第二轮培训计划正在上海举行。讲师团专家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付“超级细菌”仅靠医生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对公众的相关教育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只有提高公众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理解、支持,人类才有可能赢得对抗“细菌战”的胜利。
     
滥用是培育“超级细菌”的温床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的发明和应用被公认为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然而,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滋生现象愈演愈烈,且已发展成为一个影响全体民众健康和用药安全的社会问题。
     
    本次培训会大会主席,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卫生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全国推广计划核心专家何礼贤教授表示,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过于迷信,甚至盲目崇拜,对抗生素滥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说,抗菌药物滥用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如很多人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就会吃几片“消炎药”,其实绝大多数时候只是病毒感染,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还有的人迷信高级的、广谱的抗生素,上来就是二代三代头孢,结果人为地加速了细菌的耐药。在门诊上,“病人点药”不是个案,坚持用药原则成为医患矛盾的诱发因素;在药房,凭处方购药常常是流于形式,抗菌药物较为易得;而在家庭“小药箱”中,抗生素几乎唱起主角,为不问指征、不按剂量疗程的滥用创造了条件。
     
滥用是医疗费上升主因
     
    “用抗生素的钱,要远远超过用于治疗肿瘤的钱”,当记者就这一说法向专家求证时,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学会主任委员、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沈志祥教授坦言:“此言不虚。”他举例说,治疗一个白血病患者前后大约需要9万元左右,但这其中并不包括抗生素的钱。而如果是一个伴有严重感染的白血病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贵的抗生素一天就要五六千元钱,一个月可能9万元钱还不够。
     
    有统计显示:抗菌药物已成为我国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其约占所有临床用药的30%-50%。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已使我国成为耐药菌滋生的易发地区之一。以大肠杆菌为例,其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已达70%-80%,居全球最高。有专家预计,我国每年因耐药菌所耗的医疗费用约数百亿人民币,而耐药菌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每年新增50万人。
     
    “研发新药难以控制耐药性的发生。”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为了对抗细菌耐药性,人类不断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尤其是针对耐药菌的新型抗菌药物。但是,开发一种新的抗菌药物通常需要10年左右时间,而某些细菌耐药率明显增加只需要2年时间。因此,抗菌药物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产生速度。
     
避免滥用需要社会氛围
     
    “照此发展下去,我们将无抗菌药物可用。”对此,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控制学会主任委员胡必杰教授强调说:“这绝非危言耸听!”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出警示称:超级耐药菌的出现,让人们感觉到这一天似乎随时都会到来,而这一灾难并非来自大自然,而纯粹是人为的灾难,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灾难。
     
    有何良方?胡必杰教授提起了多年以前在国外学术会议上,一位与会专家说的“故事”:面对一个病人,当时医生手中有两个抗生素,A抗生素疗效评分为4个+,B抗生素疗效评分只有3个+;但是A抗生素会诱导耐药,评分4个+,B抗生素不易发生耐药,评分只有1个+。此时,医生该如何选择?就合理用药原则而言,应该选择疗效略差一点,但不易发生耐药的B抗生素。但是,左右医生选择的不仅仅是用药原则。如果这个病人是你的父母亲、你的兄弟姐妹、你亲戚朋友,你还会坚持选择B吗?
     
    “正确选择抗菌药物,这不仅是一个专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伦理学上的选择,是医生对病人和对社会负责任的一种体现。”胡必杰强调说:这第一步当然是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正是基于此,“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计划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对全国31个省区市3万-4.5万名基层医师的培训工作。
     
    让抗生素退出家庭药箱,让输液室不再人满为患,或许是眼下市民最可行的远离超级细菌、维护自身健康的良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超级细菌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不滥用抗生素,从自家的药箱做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到正确使用抗生素,不滥用。中间有很多环节,作为老百姓可以有权选择是否使用抗生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