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2|回复: 3

[资料]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问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4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table=98%]
[tr][td]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问答 [tr][td]      [/td][/tr]
[/td][/tr]
[tr][td]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答: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答: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答: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答: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答: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答: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答: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td][/tr]
[/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有了,不知道哪位同仁有没有手足口病的温馨提示,提示内容包括建议轻症患儿宜居家隔离,可以不用住院这些。跟普通的手足口病温馨提示不一样,因为我们印制了手足口病的传单,上面有一般的知识,主要是讲一些除了一般知识以外的东西。
我在论坛里搜了一下,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手足口病温馨提示
各位家长:
  由于春夏季节交替天气变换时冷时热正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时机,近来全国发生多次手足口病疫情,受到大众广泛关注。为了正确认识手足口病避免广大群众的误解,下面我们简单介绍手足口病的一些防治知识:
  家长和孩子要做到“洗净手  喝开水 吃熟食 勤通风  晒衣被”
  1、和孩子共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冷藏,加热后再食用,不食变质食品。
  3、孩子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托幼所机构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要做好晨间体检。
  4、不要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诊疾病的儿童接触,避免或减少感染的机会。
  5、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不偏食不挑食。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等要在阳光下曝晒。
  7、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诊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什么是儿童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A16(Cox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少数重症患儿可伴有肺水肿、脑炎等严重疾病,并会造成死亡。
  儿童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人群密切接触是儿童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感染儿童手足口病有哪些表现?
  患儿感染手足口病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表现。经对症等治疗,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身体恢复。
  家庭或托幼所机构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怎么处理?
  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应要立即带小孩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及时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如玩具、尿布、桌椅等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下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等等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馨提示:手足口病重在预防
]

此时正值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高发季节,我省手足口病疫情正处于上升阶段,目前我省已加大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为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有关专家呼吁,该病尚没有疫苗,在流行季节家长应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玩。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

■多“袭击”5岁以下儿童

据河北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所长齐顺祥介绍,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各地流行中常见的病毒型别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男女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托幼单位是手足口病流行、爆发的主要场所。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常从3、4月份开始增多,夏秋季易流行,一般在7月达到高峰,9月以后发病率明显降低。

■潜伏期一般在2至7天

据介绍,手足口病潜伏期2~7天,通常3~4天。患者多为突然发病,约半数患者出现低热。

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即有部分皮疹形成疱疹,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手指或足趾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

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疱疹呈卵圆形,直径多为2~5mm,最大可达10mm,内含微混浊的浆液。斑、丘疹多于疱疹,疱疹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一般不破溃,继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呈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在口腔两颊黏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多与皮疹同时或稍早1~2天出现。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浅的溃疡,底部呈灰黄色,周围有红晕。此时患儿咀嚼时感到疼痛,并拒食、流涎。

■共用玩具也可发生传染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健康病毒携带者(或隐性感染者)。

病人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的时间较长,约3~5周。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可经多种途径传染给健康人。

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手帕、毛巾、水杯、牙刷、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可经口感染。接触污水、饮用被污染水源和到简易游泳池游泳可以发生感染。由于患者咽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可通过咳嗽、喷嚏、谈话等造成经呼吸道传播。

■注意手足口病与水痘区别

由于手足口病与水痘很相似,很多家长不好鉴别,甚至为此耽误病情。对此,齐顺祥指出,一般水痘是呈向心性分布,也就是以头、面、胸、背为主,随后向四肢蔓延;如果孩子染上了手足口病,一般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等部位会出现皮疹,呈离心性分布,皮疹的颜色是红紫色,少数患儿波及四肢及臀部,躯干部极少。

■持续性高热不退应重视

据介绍,手足口病并发症较少见,偶有并发心肌炎、酮中毒、皮肤感染、鹅口疮、脑膜炎、脑炎、喉头痉挛及呼吸肌麻痹,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者可造成死亡。孕妇得了手足口病可引起流产或导致胎儿畸形。

不过,齐顺祥提醒家长,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病程5天以内,具有持续性高热不退、呕吐、肢体痉挛、抽搐、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和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等症状的患儿,要引起高度注意,应将患儿及时送到定点医院救治。

■防护要做好个人卫生

本病目前尚无特殊疫苗,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就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传播、流行,具体预防措施有:

家长要注意儿童的健康情况,发现可疑手足口病要及早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体机构,要做好晨间体检,注意儿童的体温、口腔和手,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做好日常用具、餐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消毒,防止传播。

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放在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医院应加强预诊、分诊,或设立专门诊室,减少候诊时交叉感染,防止门诊用具、检诊器械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