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92|回复: 18

[资料] 什么是真正成功的消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size=3]消毒在一般人眼中就是用酒精类液体泡浸或抺擦物体表面。但此方法在国际并不被称为消毒。它的英文是Disinfetions.即去除污染的意思。此方法可杀死一般的细菌。对顽强的细菌是没有作用的。只有在高温高压下蒸气下,顽强的病菌(如乙肝炎病毒)才可以被消灭。这种才是真正的消毒,国际名称是Strilization。   
      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消毒?我们需要高温高压消毒炉。同时为了提高口腔器械的使用和周转率就必须提高消毒炉的效率,因此就需要有一个高温高压的快速消毒炉,那高温高压的快速消毒炉的原理什么?它是是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下,将水加热变成蒸气,由于蒸气受热,压力会上升,到达某个压力后保持一段时间,被消毒物体表面上的细菌被高温高压的蒸气接触一段时间后可被杀死。一般消毒炉最少应有4个程序:没有被消毒袋包裹的物件应在摄氏度121度消毒15分或在摄氏134度消毒4分钟;而被消毒袋包裹的物件应在摄氏121度消毒30分钟或在摄氏134度消毒12分钟。蒸气的温度越高,细菌越快被杀死。
      目前消毒炉分为3个等级:没有在消毒前抽真空的叫N级消毒炉,在消毒前抽1次真空叫S级消毒炉,而在消毒前抽3次真空叫B级消毒炉。N级消毒炉可消毒一般的金属器械和车针、棉花、耐热材料及手机,虽然可消毒手机,但由于手机管道内有空气,在消毒时蒸有可能被存在的空气档着、接触不到管道或轴承内的表面,从而杀不了这些地方的细菌。因此有了S级消毒炉的出现,它是在消毒前先以真空泵将炉内的空气抽出(包括被消毒器械内空气),若管道内的空气被抽出,蒸气气便可进入管道内消毒;但若管道有转弯位或太长时,抽1次真空不可能将内部空气完全抽出,导致不能完全消毒。在此时便需要B级消毒炉并配置一个强力的抽真空泵,最好抽到接近绝对真空,即负1个大气压力,炉内才完全没有空气。但绝对真空只有在太空中才有,因此愈接近绝对真空的环境消毒效果愈好。国际上大部分的消毒炉只达到负0.85个大气压力,只有意大利欧朗达的B级消毒炉能达到负0.95个大气压力,由于B级消毒炉于消毒前抽3次真空,确保手机轴承及管道内之空气完全被抽出,因此是现有理想的消毒助手。
       由于消毒的过程是全自动的,炉内的温度及压力能否达到标准是一个疑问,因此需定期用测试标本进行检测。为除去医生及病人的疑虑,消毒炉打印机可将整个过程同步打印出来,包括消毒程序、抽真空前及抽真空后的温度及压力、加热时的温度及压力变化,消毒时的温度及压力变化、抽真空干燥时的温度及压力变化。因此消毒完成后检测数据便可知消毒是否成功。一般人只注意消毒前有否抽真空,但忽略了消毒后的工具有否在干燥时受空气污染。一般的消毒炉消毒完成后干燥是需要将炉门打开,但当炉门打开后,室内空气会进入炉内,有机会污染已消毒之物品。因此设计优良的消毒炉是不需将炉门打开,而且应该有抽真空干燥,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已消毒的器械。
      怎样确保已消毒的物品在使用前不受污染也是一个应注意的事项,因此封口机及消毒袋由此而生。消毒袋不是一般胶袋,空气在正常压力下是不能穿过它的,只有在正压或负压下,空气及蒸气才可穿过。因此工具或手机被放入消毒袋并用封口机封好,内面的空间才能与外界隔绝。由于在消毒时会有正、负压、因此若消毒袋没有被正确封好,有机会在受压过程中爆开,失去消毒袋的功效。因此国际上要求消毒袋的封口宽度达10毫米以上。为确保消毒袋完全密封,所以不应以一般的胶袋封口机封口,应以正规的医疗用消毒袋封口机。
      有些医院为了节省消毒袋的成本,改以金属盒存放工具,然后盖好盖子消毒。此做法是错误的,因蒸气不能进入盒内,最终是达不到消毒的目的。若按以上正确的消毒程序消毒,方可达到真正的消毒。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绿谷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07-12-10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上要求消毒袋的封口宽度达10毫米以上。为确保消毒袋完全密封,所以不应以一般的胶袋封口机封口,应以正规的医疗用消毒袋封口机。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月光海岸 的帖子

光老师您好:
       我有三个疑问需要请教一下:为了迎接效益年检查,大家都在积极准备,各口都有各自检查标准,我的疑问:(1)护理口规定:盛放体温表的盒需每日清洁、每周高压灭菌一次;(2)所有引流袋如:尿袋、胸腔引流袋等每周更换二次;(3)吸痰器引流瓶内需放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这是我们省规定的还是我们市规定的?我认为体温表盒保持清洁消毒就可以了,引流袋一直以来是每日更换一次,引流瓶每日消毒一次就行了,使用中用放消毒液吗?疑惑!我查了消毒技术规范也没有明确规定,护士长询问我怎样回答?

评分

参与人数 2 +20 收起 理由
月光海岸 + 10 谢谢参与!
绿谷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psbcll 的帖子

问题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isinfetion和Strilization两个词汇均有拼写错误。
为了避免语意的分歧混淆,应当按照辞典和业内的习惯来表述。disinfection在金山词霸和新编全医药学大词典(二者均包含多个正规词典)中的英文释义:
Rendering pathogens harmless through the use of heat, antiseptics, antibacterial agents, etc.
中文译义为:消毒、消毒(作用)、灭菌(作用)
sterilizations 英文释义
The destroying of all forms of life, especially microorganisms, by heat, chemical, or other means.
中文译义为:灭菌,杀菌,消毒,绝育,不育化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金币 +5 文点 +2 收起 理由
月光海岸 + 2 + 2 谢谢分享!
星火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BV应该不算是顽强的病毒吧?或许在中国人心中的阴影是最顽强的。;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遥小鱼儿版主言之有理,因其一感染上便比较难清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非也,大部分人还是能够正常清除的。否则报纸上的小广告怎敢吹嘘转阴率90%?;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psbcll 的帖子

sbcll您好:
      谢谢您参与讨论,关于标准的制定,无论是感染还是护理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为依据,不同专业由于理解程度的不同,制定的标准略有差异,但不能低于标准的最低要求。你说的前两条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是这样做的。第三条我认为不妥,引流瓶消毒后应干保存,使用时添加无菌水。这样回复不知您是否满意,能否谈谈您的看法,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psbcll 的帖子

不起,最近科室工作较忙,没能及时回复请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种合理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30 多年前,Spaulding 发明了一种合理的用于卫生
保健器械和设备消毒与灭菌的方法。这种分类方案非
常清晰且富有逻辑,结果,感染控制专业人员和其他
人员在设计消毒或灭菌方案时一直保持了这种方法,
对之进行改善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Spaulding 推理认为,如果将用于卫生保健的器械和
设备按照其应用中涉及的感染危险程度进行分类,
那么消毒的本质就更加容易理解。Spaulding 所描述
的三种类型指的是关键性、半关键性和非关键性器
械。1985 年这些术语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以下指
南中被应用:洗手与医院环境控制指南,卫生保健
和公共安全工作者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
炎病毒传播指南以及卫生保健机构消毒和灭菌指
南。国外-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5 部分 感染控制的现代方法 ( 第33 章)
很好的话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月光海岸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器械、器具和其它物品根据其危性分关键器材、半关键器材和非关键器材。消毒时需要根据

其危险性分别采取措施。
                             
                                      ------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

[ 本帖最后由 月光海岸 于 2007-12-10 19:5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纸塑袋包装的器材在真空压力锅内灭菌带来的问题

目前消毒炉分为3个等级:没有在消毒前抽真空的叫N级消毒炉,在消毒前抽1次真空叫S级消毒炉,而在消毒前抽3次真空叫B级消毒炉。

问题 :(抽1次真空不可能将内部空气完全抽出,导致不能完全消毒。)
           抽1次,这个时候纸塑袋内空气是一点抽不掉的,只会引起真空气团驻留。
           抽3次,纸塑袋就要爆炸了。取出的器械灭菌失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conmed 的帖子

conmed 您好,谢谢您参与讨论!
     关于纸塑包装很多学者进行了使用性能的观察和研究 ,结果表明,使用3 M一次性纸塑包装袋包装医疗用品,经134℃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后,包内物品达到了灭菌要求,且包装材料未发现有变性或破损,在使用条件下连续保存6个月仍可有效地阻挡微生物穿透。经对480件灭菌物品的无菌检验结果表明无菌生长,而且选用压力蒸汽作为灭菌方法安全、便捷、价格低廉。现提供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3M纸塑包装袋灭菌监测方法观察[1].pdf (121.37 KB, 下载次数: 261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4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疑问跟楼主商榷:
帖子题目是“什么是真正成功的消毒”,可是帖子的内容全部是灭菌。
按照医学微生物学教科书中的定义,消毒和灭菌是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概念。

就是在英语中,这个也是两个不同的单词和解释,

医学微生物学教科书中的定义: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不一定能够杀死芽孢的细菌和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物体是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死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

就定义来看,灭菌的要求远高于消毒,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区别。

我想我们做研究还是严谨一点为好。

[ 本帖最后由 zinph 于 2007-12-14 23:3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inph 于 2007-12-14 23:35 发表
有点疑问跟楼主商榷:
帖子题目是“什么是真正成功的消毒”,可是帖子的内容全部是灭菌。
按照医学微生物学教科书中的定义,消毒和灭菌是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概念。

就是在英语中,这个也是两个不同的单词和 ...

非常同意!!!:victory: :victory: :victory: :cool :cool :co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月光海岸 的帖子

谢谢月光海岸版主上传的《3M纸包装袋灭菌监测方法观察》资料,这正是我想了解掌握的知识,我院应用3M纸包装袋有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他们也只能把应用说明书给我看,只了解大概。我现在还可以将您的资料发给他们看,真正掌握3M纸包装袋灭菌监测的观察内容,做到灭菌效果质量的保证。再次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zinph 的帖子

谢谢您的坦诚和指教,开始我也有同样的疑惑,为什么叫消毒炉呢?因为是转帖的文章,所以没做修改。上传文章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牙科手机应选择什么级别的灭菌器。接受您的批评,专业论坛应该严谨,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8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发现了这么好的帖子,解决了我很多问题,楼主威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