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系统消息: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每日答题#
04-06 23:38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188|回复: 10

[转帖] 中医学者称食疗“专家”夸大其词用概念行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中医学者称食疗“专家”夸大其词用概念行骗
2010年06月02日04:57新京报涂重航
“军阀混战”,一名中医教授形容当下的食疗市场。

“军阀”们占领的“制高点”,往往是以某种食物治疗世界难题,例如癌症。虽然一个个“专家”被揭穿、受罚,但市场利益驱动下,不断有新的“专家”冒出。他们以惊人又“新鲜”的理论吸引公众,曲解利用中医概念,博取商业利益。

这种现象令诸多中医学者深为痛心。他们指出,食疗作为中医的一个部分,目前被歪曲、夸大。食疗市场缺乏规范,亟需立法管理。

5月20日,“食疗专家”张悟本的营销团队,感到了危机。

在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健康推广项目办主任王小雨给员工开会,稳定军心。该中心“首席食疗保健推广专家”张悟本,正被媒体广泛质疑。

“倒下一个张悟本,还有王悟本、李悟本,千千万万个悟本站出来。”王小雨跟员工们说,中医食疗市场有刚性需求,食疗作为新生的商机,今后他们会继续推出食疗专家咨询。

从4月开始,该中心另一名专家——“菌王”陈康林,分别在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做讲座。

电视上对他的宣传是,“通过服用陈康林野生药用真菌配方治愈的糖尿病、肝病、肾病、肿瘤、神经性疾病等疑难杂症的患者达上千人,被誉为野生药用真菌‘当代神医葛洪’。”

5月30日,北京西苑医院教授王国玺说,时下张悟本的火,说明市场对中医食疗是有需求的,但是“食疗现在被曲解了,也被夸大了。”

治癌症的“专家”们

“食疗专家”们观点常相左。有人说不能吃早饭,有人说不能吃晚饭;有人说吃肉是“找死”,有人则说肉汤可治癌症

“食疗专家”张悟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早在张悟本之前,号称能治疗癌症的“食疗专家”已层出不穷。他们有个共同点,语不惊人死不休,并将自己的“理论”著书立说。

曾红极一时的,例如“地瓜王子”林光常。“林博士”曾公开称自己用食物治好了各种癌症。

2006年8月,台湾人林光常在湖南经济电视台《越策越开心》上说,“抗癌食品第一名是红薯”,顿时,长沙的红薯价格从一元每公斤飞涨三倍。随后他又在辽宁电视台称,“可乐是刷马桶的,地瓜是含氨基酸最全的食品”,“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

2007年,在大陆正红火的林光常,在台湾被逮捕,2008年因欺诈罪被判刑两年半。

2006年,天津的刘弘章自称是明朝太医传人,被称为“刘太医”。他开始时“专治癌症”,后来为扩大药品销量,则几乎无病不治。在家制药卖药的刘太医,有一套关于食疗的理论:“高新科技是杀手,饭馆炒菜有玄机”,他称喝肉汤可治病。

2008年底,“刘太医”被逮捕后,承认自己在行骗。

数日前,成都有百余人因吃活泥鳅而就医。他们此前听信的是“健康教母”马悦凌的理论,马称吃活泥鳅可以祛肝火。

据媒体报道,长沙有一名22岁的护士迷上了“健康教母”马悦凌的《不生病的智慧》一书。今年2月,这名女护士按书中所说,食用了8条活泥鳅。结果泥鳅里的棘颚口线虫在其体内筑巢,通过一次手术还没治愈。

5月3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教授说,这些活跃在市场上的“食疗专家”,其观点常互相矛盾。就吃饭一事,林光常说不能吃早饭,刘太医说不能吃晚餐,马悦凌则提倡三顿不落。林光常认为吃肉是“找死”,刘太医则让所有癌症病人喝肉汤。

温长路总结,这些“食疗专家”套路基本一致,都宣称有独家秘诀,宣称是中医名人之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都能治愈,甚至世界医学难题癌症都不再是难题。

食疗本是药疗的辅助

中医的药疗和食疗,一直相辅相成,从未单独分开。而近几百年,食疗一直发展缓慢

对于眼下红火的张悟本自称“中医食疗第一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届中医诊断专业博士黄剑雄认为,这是对中医食疗的误读,有“煽情作秀”之嫌。

5月30日,黃剑雄介绍,其实几乎每个中医都能做“食疗”,它与药疗原理一样,只不过用具有药效的食物,代替药物。他介绍,大多数食物的药力较和缓,属性偏中和(例如山药)。食疗对于慢性病较理想,可缓解一部分药物强烈的药力,不易伤及脾胃。

据介绍,中医食疗伴随着中医的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医的药疗和食疗,一直是相辅相成的,从未单独分开过。

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中有“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名言。文中“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等句,指出饮食调理的辅助意义。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载有专业的“食医”和四时饮食宜忌与调适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微量元素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赵霖介绍,中国历代名医对膳食功能均有论述。

战国时,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唐代孙思邈也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

历代也有食疗专著流传下来,例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书中设有《食治》、《道林养性》、《退居饮食》、《养老食疗》专篇,收载有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四类食物、总计154种。并利用医药学观点,对日常食物进行详细解说,至此“食疗”已成为专门学科。

黄剑雄介绍,食疗是中医疗法的组成之一,不过近几百年来,发展不理想。除了部分民间经验,其他的主要是宫廷用来进补的较多。

“几百年来,食疗还是缺乏发展空间,原因很多。”黄剑雄说,多数中医对用药物治病比较熟悉,针对性强,见效快,用得顺手。

而用食疗的话,患者如不能马上见效,往往半途而废。一般的大夫,都不愿面对这种局面。

“中医食疗和药疗并无绝对的界线。”黄剑雄说,比如感冒,用生姜、葱白、香菜煎汤发汗,这也是中药,也算食疗。

黄剑雄拿自己的诊疗经验为例说,他一般先用药物治疗,当患者对自己建立起信心后,再劝患者以食疗、按摩作为辅助,“这是比较保险的方式,因为我们对于那些食疗方大都没有单独用过,比较缺乏信心。”

乱象产生的土壤

一些商家将中医概念改头换面,冠以噱头,加以利用。而真正的食疗研究者,则几乎没有临床机会

5月30日,王国玺教授指出,市场上伪食疗书籍受捧,基本源于观点的哗众取宠,抛出一些“人咬狗”的观点和方法。

这些“食疗专家”夸大食物的治疗作用,甚至用一种或几种食物,号称能治疗百病。

“把正常的饮食和药疗混为一谈,是对中医的曲解。”温长路教授说,一些所谓专家,过分夸大了某种可食性药物的某种效果和普遍适用范围,属于明显错误。

温长路介绍,食材作为药物,中医是从它们对疾病的作用原理这一角度认识的,它们的身份不再是一般意义的食物,而是药物。在中药群体中,没有“唯一”的意义,具有同类功能的药物很多,不是“舍我其谁”;也没有最好与最差之分,药物之间的功能是相对而言的。而应用中,是结合人体疾病状况辨证使用,任何药物都不具有泛指性。

去年底,卫生部的一项调查认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的总水平,只有6.48%。温长路认为,在目前状况下,食疗宣传混乱,也是无法避免。他认为,目前接受专家宣传的受众中,起码有50%的人是盲目的。不过,随着人们健康素养的提高,“会走到正道上来”。

温长路认为,因为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客观上对中医的预防保健体系产生了排斥,另一方面也因中医人对话语权不能有效把握,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中医的预防保健体系逐渐失去应有的位置。

而在市场上,这些中医法宝被改头换面加以利用,被商家冠了噱头骗钱。

据黄剑雄介绍,时下一些钻研食疗的人,包括一些中医食疗“专家”,几乎没有临床机会,所以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上,对于治疗疾病,很少有实践经验。他认为,也正因如此,“张悟本”们才有机会忽悠。

“建议中医药管理局起诉”

“以后西医怎么看中医,社会怎么看中医,都要花很大力气修补。”王国玺教授建议中医药管理局起诉张悟本

“我是专门做中医课本的,很气愤,也感到很无奈。”谈到目前的食疗市场,温长路说,现在是“外行比内行更胆大”,部分不是医生的人写医、不懂医的人论医,宣传内容有一叶障“木”、以偏概全、以讹传讹、以假乱真的倾向。

温长路认为,因多种原因,医学界的正规军失去了应当占领的市场份额,而让杂牌军甚至冒牌军充斥市场。

例如,在医学界内部,一些专家视科普为“小儿科”,不屑一顾;一些专家的著述,则因缺乏通俗性、实用性、可读性的表述,被大众冷落。

“现在食疗市场,简直是军阀混战,李鬼太多。”王国玺教授说,现在食疗养生市场上,打着中医旗号的很多,而真正是中医的不多。

王国玺认为,监管不力,是出现“张悟本”们的主要原因。他呼吁立法规范。

另一方面,不少电视媒体单纯为了提高收视率,热炒热捧,毫无约束。不过也有的电视节目比较严格,要求上节目的专家来自三甲医院、有学历证明等,“虽然收视率落后于那些炒作节目,但那些都是真的。”

王国玺教授说,张悟本等“食疗专家”的出现、暴露出的问题,无疑是毁坏中医的名誉。

“以后西医怎么看中医,社会怎么看中医,都要花很大力气修补。”5月30日,王国玺说,“建议中医药管理局起诉张悟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不够主食很伤身(图)http://www.sina.com.cn    《生命时报》

吃不够主食很伤身


  曾经,米饭、面条、馒头都是人们餐桌上顿顿不离的好主食,可是生活好了,这些最“朴实”的食物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因为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丰富的鸡鸭鱼肉,越来越多人觉得,主食只是用来填饱肚子的,吃不吃都可以。更有减肥者,把主食视为体重最大的敌人,认为长胖都是米面闹的。

  主食摄入量不断下降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从1982年到2002年这二十年间,全国居民米、面等主食平均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1/5;农村情况稍好于城市。此后进行的多项小型调查,及国内粮食消费量数据也显示,国人的主食消费量处于持续下降中。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教授曾经在上海做过一个调查,被调查的社区居民有一半人每天主食摄入量在200克以内,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从事低强度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谷物摄入量应该在250—400克之间,折算成米饭应该是每天550—880克。三口之家一顿饭吃不完一个馒头,一个月消耗不了10公斤粮食的状况,让营养学家们连连摇头。对于常在饭桌上应酬的人群,主食摄入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记者在某酒楼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每一桌都是“先菜后饭”的进食模式,即便最后吃点主食,也就是小小一碗米饭,或是一桌人分食一盘炒饭。还有超过一半的人根本不吃主食,因为“吃肉吃菜就饱了”。

  有些另类减肥法甚至鼓吹“主食多吃无益”,导致“主食有害”之风盛行一时。曾经风靡一时的阿特金斯减肥法,就强调“肥胖的元凶不是脂肪,而是碳水化合物!”还有所谓“专家”,鼓吹“米饭、面食是现代人饮食中的毒药”,“是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元凶”。

  人们对主食有很多误解

  让人们远离主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西方饮食文化的渗透外,人们对主食的诸多误解是主因。第一,认为主食“热量高”,吃多了会胖。这个观点在女性中已经深入人心。“这是一个大错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主任蔡东联解释说,1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热量,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分别产生4千卡的热量。“说主食热量高是没有道理的,现代人饮食中突出的问题,反而是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超标。”很多主食不但热量不高,还可以提供饱腹感,反而有利于减肥。吃2两米饭和嗑20克瓜子热量差不多,“有人吃一小碗饭都有负罪感,瓜子却一包一包的吃。”

  第二,主食“没有营养”。吃瘦肉可以补铁、吃蔬菜可以补膳食纤维、吃水果可以补维C……大家的营养知识越来越多,可是对主食的营养认识仍是空缺。“其实,主食除了提供能量外,也会为人体带来很多营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说,玉米、荞麦、高粱米这些粗粮中都含有相当丰富的膳食纤维。麸皮更是“纤维冠军”,100克里面就有超过30克膳食纤维。此外,人体需要的B族维生素,很多也来源于主食。

  第三,主食是许多慢性病的根源。有人说,大米、白面里面富含淀粉,也就是多糖,属于能量密集型的食品,这些能量被摄取后,只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从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其实,肥胖、糖尿病等都被称为代谢病,吃的比消耗的多就是代谢病的根源。”蔡东联解释,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能量平衡的问题,往往多吃多动的人,比少吃少动和不吃不动的人更健康。

  不吃主食,反而爱得病

  人们在丢掉主食的同时,可能并未意识到我们也丢掉了健康。如果人体热量供应不足,就会动用组织蛋白质及脂肪来解决,而组织蛋白质的分解消耗,会影响脏器功能;大量脂肪酸氧化,还会生成酮体,导致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美国营养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坏胆固醇会增高,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另一项美国研究也显示,如果一周不进食面包、面条、土豆等主食,大脑的记忆与认知能力就会受到损害。而中国传统医学更强调“五谷为养”,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带来疲劳、脱发等困扰。

  “不论出于健康还是保持体型考虑,人们都应该保证每天的主食摄入量。”北京体育大学科学研究中心运动营养研究室主任曹建民说。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吃的主食是否足够呢?“一般要求,膳食中谷物等主食提供的能量占每天需要量的50%—60%。”翟凤英说。一个成年人一天需要约2000千卡的热量,其中来源于主食的不少于1000千卡,三餐的配比最好在4:3:3或4:4:2。比如说:早上吃两个中等大小的包子,加上一碗小米粥;中午可以吃一碗面条;晚上吃一小碗米饭另加一块红薯,这就是比较合理的搭配。但要注意,少吃油饼、油条等油炸主食,这些食物会吸收大量的油脂,热量远比蒸煮的米面高得多。

  “国人在吃主食上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吃得太精。”翟凤英说。数据显示,中国人吃的主食中,超过90%的米都是精米,超过80%的面是精面。这是被“抽筋扒皮”的主食,虽然看起来“光鲜”了,营养素却损失巨大。因此,李惠明推荐,应保证每天至少吃一种粗粮。“如果不习惯粗粮的口感,可以在细粮里逐步加入,如烙饼时放点玉米碴,煮粥加一把燕麦,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血管病人 戒烟胜过吃药

  多数人都已经知道,吸烟会让自己有个黑乎乎的肺,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血管,也在烟草的作用下一天天变硬。曾有调查显示,在我国,只有不到30%的人知道吸烟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事实上,医学界在1964年首先发现了吸烟与肺部疾病的关系,就在19年后,1983年又明确了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吸烟对心脑血管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点:第一,吸烟导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第二,吸烟使心、脑、肾等全身器官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第三,吸烟还会诱发猝死。冠心病患者因吸烟发生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是,烟草中的某种物质引发了心室颤动。第四,吸烟引起脑血管硬化,损伤脑细胞、损害记忆力及精神紊乱。

  由于种种不良影响,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3—4倍,心肌梗死增加20%,死亡率多于不吸烟者,脑出血及脑梗死是不吸烟者的3.75倍和3.73倍。曾有人说,心血管病人吸烟,等同于追逐死亡。

  冠心病患者如果戒烟,死亡率可以降低36%;服用他汀等药物降低胆固醇,死亡率降低29%;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I类药物,死亡率则降低23%。比较起来,如果冠心病人想降低死亡率,戒烟带来的益处最大。此外,戒烟还能帮心血管患者省钱,国外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表明,相对于在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上的花费,戒烟是最经济的干预手段。(空军总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高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儿童早餐,不要!http://www.sina.com.cn    湖南在线-大众卫生报
  􀲽 剩饭菜早餐

  剩饭菜隔夜后,蔬菜可能产生亚硝酸(一种致癌物质),吃进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吃剩的蔬菜尽量别再吃。

  􀲽 西式早餐

  这种高热量的早餐容易导致肥胖,油炸食品长期使用也会对身体有危害。用西式快餐当早餐,午餐和晚餐必须食用低热量的食物。另外,这种西式早餐存在营养不均衡的问题,热量比较高,但却往往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如果选择西式快餐做早餐,应该再加上水果或蔬菜汤等,以维持营养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 油条早餐

  食物经过高温油炸之后,营养素会被破坏,还会产生致癌物质;而且油条的热量也比较高,油脂难消化。早餐一定要有蔬菜或者水果。

  􀲽 零食早餐

  零食多数属于干食,对于早晨处于半脱水状态的人体来说,是不利于消化吸收的。而且饼干等零食主要原料是谷物,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能量,但很快会使人体再次感到饥饿。早餐吃零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足,体质下降,引起各种疾病入侵。

  􀲽 运动早餐

  为了赶时间,不少家长就在路边摊买早点给孩子,然后,让孩子边走边吃。其实,边走边吃对肠胃健康不利,不利于消化和吸收。而且,路边摊食品卫生难以保证。瑞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食疗不像某些人宣传的那么好,也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坏,我们应科学对待,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监管不力,应该立法规范,否则会有更多“张悟本”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75
  • 最近打卡:2024-10-17 09:05:20
发表于 2010-6-2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他算非法行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国的中草药总是那么神秘,就一些根根草草也能让病入膏肓者看到希望。近几年的非典、禽流感、甲流也当了主力军。其中很多都有有病治病、我病强身的功效,但同时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作发财的手段。为此,只有规范该市场,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才能断杀“悟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健康就更重视了,所以只要是听说对身体有帮助、有好处的就一味的效仿。
但不管什么样的健康理念,我觉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健康=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食疗非常重要,但要科学对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三把手

什么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利弊相辅相成。科学合理运用才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