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1.手术切口分类界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1把Ⅰ类无菌切口计为Ⅱ类污染切口 如把内眼手术、开颅术非外伤性、甲状腺切除术、单纯骨折切开复位术、单纯病修补术、乳腺部分切除术等计为类可污染切口。这些手术在充分无菌的准备下, 手术部位可以做到无菌的切口, 应计为Ⅰ类无菌切口。
1.2把Ⅱ类污染切口计为Ⅰ类无菌切口 如把肺叶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肾切除术等计为Ⅰ类无菌切口。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沟通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脏器, 应计为Ⅱ类可能污染切口。另外, 手术部位皮肤不易彻底消毒的如阴囊、会阴部及泌尿系统手术、近期内再次切开的切口如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大出血需再次切开探查止血、伤后小时内清创缝合的伤口均不应计为Ⅱ类无菌切口。
1.3把III类污染切口计为Ⅱ类污染切口 如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化脓性阑尾炎穿孔手术、窦道切除缝合手术等, 这些手术不同于单纯的空腔脏器手术, 其切口直接暴露在感染物中或邻近感染区, 故计为Ⅱ类污染切口显然不妥。又如唇裂、愕裂修补术等与口腔相通连的手术, 计为Ⅱ类污染切口也不准确。
2.切口愈合等级界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把乙级愈合计为甲级愈合 如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病案首页记为Ⅰ类切口甲级愈合。但病历记录术后第六天出现切口红肿并经验使用抗菌药治疗, 说明可能存在感染症状, 由此可以判定为愈合欠佳, 应计为乙级愈合。
2.2把丙级愈合计为乙级愈合 如化脓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 病案首页记为III类切口乙级愈合。但病历中记录“ 术后第六天换药见切口隆起, 扩开切口后约黄色粘稠液流出, 给予清洗引流,经验使用抗菌药治疗。”这是典型的化脓感染切口, 应计为丙级愈合。
药师点评处方应该熟悉相关规定, 掌握界定标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编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手术学全集总论卷》中均对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作了明确规定“ 手术切口分为三类:Ⅰ类为无菌切口, 即在充分无菌的准备下, 手术部位的切口可以做到无菌。Ⅱ类为可能污染的切口, 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III类为污染切口, 即切口直接暴露地感染物或邻近感染区域。
愈合等级分为三级甲级为愈合优良, 没有不良反应的一期愈合切口乙级为愈合欠佳, 但切口未化脓丙级为愈合不良, 切口化脓需引流。对于个别分类确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 即不能确定为Ⅰ类者可以计为Ⅱ类, 不能确定为Ⅱ类者可以III类计。从前述的手术切口分类容易出现的问题中可以看出, 有些问题的出现就是违反了上述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