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微生态

【看故事谈管理】系列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生态 于 2010-4-8 14:32 编辑

【看故事谈管理十二】不能一味迁就别人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分工和能力的不同,就必然要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分。既要有人运筹帷幄、掌管大局,又要有人身体力行,动手去干。但是,不管干什么,都要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立场,不能够没有一点主见,没有自己一定的原则。这里的原则既包括办事的方法,也包括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立场、原则,少了哪个都会给你带来困难,并将影响你的生活。

工作办事没有自己的方法,只听命于他人,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如果别人说的对还好,假若别人说得不对,而自己又不动脑筋,走弯路、浪费时间不说,有时难免要犯错误。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个人想挖鱼池养鱼,有人建议坑底要铺上一层砖,这样既干净又会节省水;又有人建议说,不能铺砖,铺了砖鱼就接触不着泥土,对鱼的生长不利;还有人说……于是,我们这位养鱼者开始犯难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知该听谁的好。其结果是,事情就此搁了下来,最终放弃了计划。当然,这只是个简单的例子,生活中有许多事情要复杂得多,而且有些事情没有犹豫的时间,这就更需要我们要有自己的方法。既然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正确,为什么不试试自己的办法呢?

按照古代寓言书记载,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能注定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后来轮到了亚历山大来试一试,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死结的线头,结果还是一筹莫展。后来他说: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于是,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他成了亚洲王。

这当然是传说,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亚历山大之所以成功地做了亚洲王,就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方法,创立了自己的规则。他决不是没有主见、没有办法之人。因此,干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不要轻易听从他人,要有自己的一套规则。这样做,有时会使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办事没有原则,有时就表现为一味地迁就、顺从别人。由于自己没有立场,所以很容易被他们所诱惑或利用。迁就别人,表面看来是和善之举,但实际上则是软弱的表现。软弱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力,而没有自信力的人是很难成就什么大事业的。有时,性格上的自卑和懦弱,也表现为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自卑,就会觉得处处不如别人,怯懦则往往会导致卑微。时时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怎么能走好自己的路呢?其实,这样做是大可不必的。由于自卑和怯懦使我们对那些高傲的名人仰慕不已。然而,一旦我们恢复生命的自信,勇敢地面对问题、面对困难,我们就会觉得伟人并无什么神秘可言,而且会越来越觉得,所谓伟人和庸人的区别,无非就是:前者始终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并且充满自信,按照自己的方法、义无返顾地走下去;而后者却终日混混沌沌,始终不敢向着未来迈出那决定性的一步。人如果懂得了这一点,成为一个伟人并不困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讲过这样一句话:每块木头都是座佛,只要有人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只要除掉缺点和瑕疵。
是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长处,干嘛要去迎合别人的口味呢?

没有原则的人还往往禁不住他人的诱惑,自己的意志比较薄弱,遇到什么事情,最初还能遵循自己的原则,但经别人三言两语一劝,马上防线就崩溃了。举个日常生涱中最简单、最普遍的小例子:拿喝酒来讲,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常常要推杯换盏,边喝边聊。几杯酒下肚之后,本来规定自己只喝三杯,而且开始时尚能坚持,但守不住多久,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之下,脑袋一热,什么三杯原则,五杯又能怎么样?于是,原则丢在了脑后,放开肚子喝了起来。其结果常常是酩酊大醉,误了其他的事不说,对自己的身体损害也极大。这是多么不合算的事啊!

所以,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能过度,否则就是没有原则。什么事情没有原则,只会带来不良后果,而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做事没有原则,没有自己的立场、方法,这固然不好,但也不能因循守旧、循规蹈矩。而是要创立自己的规则,要有创新精神,人类从原始人到今天的现代人就是在不断地继承和创新中取得进步的。因此说,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川流不息,若不能因时度势,而一味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顽固保持旧传统者也难免成为当世的笑柄。当然,既成的事物,即使并不完美,也会因为已被习惯所适应而不断坚持。而新的事物,哪怕再好,也会因为不适应于旧的习惯而受到抑制。对于旧习俗来讲,新事物好像陌生的不速之客,因而很容易引起惊异和猜疑,不易被接受和欢迎。所以这就需要革新者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轻易改变立场。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我行我素,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以此来抑制那些企图诱惑你、改变你的人。

对于那些有志改革的人,最好能以时间为榜样。时间在流逝中不知不觉更新了世上的一切,而表面上又似乎什么都未改变。如果不是这样,新事物来得太快的话,难免会遇到极大的反对力量。由于改革必定会触犯既得利益者,所以革新者无疑会受到这些人的打击。那么新事物的生存是很困难的。

当然,这只是个小小的建议。还是那句话,在坚持自己原则的基础上,在革新中逐渐创立自己新的原则,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做事无原则,是万万要不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故事谈管理十三】沉着稳健的领导形象

你信任自己,聆听你感觉的声音,因为你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很舒服、很自在,所以你的身上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股明星般的风采。这就是一个成功领导者的视觉标识。
  ——良好的气质是成功的前奏
  不能丢掉管理者的身份
  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一般说来,每个人都有他光彩的一面,也都有他相对阴暗的一面。有个寓言故事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挂有两个袋,一个袋里装有优点露在身前,另一个袋里装有缺点藏在身后。不管这是不是人性的弱点,但把自己光彩的一面显示给大家,把阴暗的一面隐藏起来,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努力。
  作为一位管理者,在塑造自己外在形象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得让人窥视自己一些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内幕”,以免丢掉管理者的身份。这点很重要。
  树立外在形象,贵在始终如一。有一位管理者,说话有着浓厚的家乡口音,且带有轻度口吃。有一次他带领下属去参加一个活动,在现场由他发表演讲。对这个演讲他做好了充分准备,因此在演讲时他一板一眼,很有生气,整个会场气氛恭敬、肃穆。可是演讲完后,又由他为大家布置具体任务和强调注意事项。这时他的老毛病却又犯了。讲话随随便便,家乡口音重加上口吃,拖拖沓沓,啰啰嗦嗦,台下顿起一片交头接耳之声,会场秩序大乱,不得不由他人出面维持。
  可见不能始终如一,相当于自己戴上面具然后再自己亲手把它摘下来,这是管理者之一大忌。很多人能做到这一点,前后言行始终如一。但却往往由于疏忽,因为一个很偶然的原因让人得以窥到自己某些隐私。这种情况,当时会很尴尬,对管理者的以后形象及声誉必有损害。
  管理者要注意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二者不可过于混淆。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私人交往,或者不易于公开的私下交往?最好到自己家中,而不宜在办公室密谈。管理者的一些私人关系应尽量避免纠缠到办公室里。
管理者的家庭住址最好与公司地址距离较远。虽然每天上班还要来回坐车,但却可以有效地把公事、私事分别开来。管理者在与自己的亲戚朋友之间私人往来时,留给他们的个人地址,应该是家庭住址,而不是办公室。留给他们的电话号码也应是家中的而不是办公室里的。这样你那些亲朋好友在找你时,可直接找到家中。
  家丑不可外扬。不可把过多的私人关系卷入办公室。管理者的一些重要的私人关系,不宜向员工、同事透露。如果管理者的亲人、朋友过多地出入于你的办公室,也会造成公司高层人物对你的不信任。
  管理者还应管好自己的私人用品。往往你的一些生活小用品也向他人传达了一定的信息。你的细心的员工们不仅会根据和你来往的人,也会根据你的日常用品来判断你的行为。
  因此管理者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用品,个人物件最好不要带到办公室里。带到办公室里的必需品也要刻意保管好。比如一些药品、私人信件、书籍等等。
  管理者的一些私人活动,也以远离公司为妙。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比如老板请别人到饭店吃饭,席间要谈一些重要事情,如果不巧碰上你的员工,可能产生很尴尬的场面。如果员工知趣,他可能跟你打过招呼先行告退;或许他装作没有看见你,那也许是真的,但他一旦看见你,就一定会着意于你的举动。这时你可以对一些事情避而不谈。
  另外管理者的洗浴、整容等个人活动,也以远离公司为妙,以免与公司熟人发生“撞车”的可能。
  以上所述,并不是说要管理者与员工在下班后不接触,只不过是说,世界是复杂的,管理者要保护自己的隐私,维护自己的外在形象罢了。
管理者在办公室里自然要与员工打交道,在办公室之外,管理者当然还要与员工、同事或上一层领导有所往来,虽然这时候的交往气氛往往比较轻松,不再同于办公室的严肃庄重,但管理者在这时的人际交往更需富有技巧性,既与员工、同事接近,打成一片,又不要随随便便,让人把自己一览无余,否则,你就没有权威可言了。
 摆宴席离不开酒。酒一定要喝,但要适可而止。切忌开怀从饮,一醉方休。酒醉之后容易生事。而且醉态龙钟这本身也影响到旁人对你的形象评价。
  具体说来,醉酒有三忌:
  一忌酒后失言。喝酒过多,酒精会对大脑造成暂时的麻醉作用,很多人往往便失去理智,便管不住自己,只管胡言乱语。说话若不堪入耳,即使是平日敬服你的人,此时心中也不免生厌。这大大影响你日后的形象。
  二忌酒后失态。醉酒的人由于小脑受到麻醉,行为不再听使唤,站立不稳,东倒西歪,这些在明白人看来,都有失雅观。有人喝酒过多,容易发生呕吐,有害健康,不利于环境;有人醉后如一堆烂泥,伏地不起;还有人醉后想起痛心之事,呜呜大哭。这些在酒后难以自持的行为,难以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三忌酒后近色。众多的人在一起喝酒,很多的时候必有男有女。若酒后在男女关系之上有所闪失,更是关系到今后名誉的大问题。
  管理者要注意和身旁常接触的人搞好关系。在工作中与你接触多的人,窥探你秘密的机会就多,就越容易介入你的私生活,不要与他们有一种敌对的关系,否则将对你大大不利。如果你能与他们保持友好的状态,你的一些小缺点他们也容易接受,而且还会自觉地维护你的个人形象。
  管理者应特别注重搞好与私人秘书的关系。管理者同秘书在工作上、生活上建立一种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友好合作关系很重要。这不等于说管理者与秘书保持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但人们对于管理者与女秘书的关系极为敏感。正因如此,管理者才更须做到光明磊落。“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兔子自我隐蔽、自我保护的一个方法。同样,与身边人打好交道,也是管理者维护自身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与身边的人打好交道,不等于说与他们过于亲密,你的一切个人的事情都放心地说与他们听。而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不但重要,而且必要。
  每个人周围都有一种无形的界限,你不可逾越。这是一种私人生活的界线,一种内部思想和感情的界线,他们不愿向外面的人透露,尤其是在工作中相互合作的人。作为管理者,你不适合成为他们最信任和最亲密的朋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将冒一种很大的风险;作为管理者,你决不应该将自己与员工的关系延伸到一些过于亲密的关系之中,你必须分清其中的界限,而不能跨越一步。
  一个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依恋会带来一种灾难性的后果,这种关系应该完全避免。如果真的发生,这种关系也不应在工作场合与工作关系之中存在,如果让员工在工作之中都感觉到这一点,势必对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产生一种不良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你往往容易受那些你喜欢的人的吸引,同样地,那些喜欢你的人也容易受到你的吸引。我们在工作中与那些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时间要更多,相互之间了解得更多,这种相互了解也使我们靠得更近。但如果你不经常提醒自己,你会突然发现自己与下属之间的界限已经消失,你们似乎都陷入一种情感的困扰之中。
学会认识到这种危险信号,学会收住自己的脚步,同时警告自己不要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花更多时间与某位员工在一起完全是出于工作的需要,绝不带有个人偏见。当你靠近个人情感的界限时,应仔细考虑一下其中的后果,一旦逾越,事情可能变得无法控制,特别是控制自己。
  当你去看医生,你总是希望医生对你的病情特别对待,但从职业来讲,医生不会对你表露出任何个人情感因素,他只会把你当成病人。当你与员工相处时,也应保持这种职业习惯,在工作中保持客观性。
  因此,当你从自己喜欢的员工面前走过时,提醒自己,时时询问自己的动机,避免与这些人显得过于亲密,不要给这些人错误的感觉。一旦事情陷入爱与恨的境地,我们就得一切重新规划了。作为管理者,你绝不该卷入这种与员工的爱与恨之中。
  总之,常化妆的女人不愿让人看她卸妆的样子,管理者要维护自身形象,也要切实保护自己的隐秘。这有助于维护你的权威,有利于你所负责的工作的正常、顺利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故事谈管理十四】自信和平易近人的姿态

我们与人相处,有些人虽然话不多,但我们却喜欢和他呆在一起,因为他能让你感到轻松愉快;有的人逢人便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这不但不让我们喜欢,反而令我们十分讨厌,总想与之拉开一段距离。有的公司职工干部精诚团结,公司搞得红红火火,他们尊敬自己的公司领导,情愿鞍前马后效劳;有的公司,职工干部工作不积极,互相扯皮,人心涣散,致使工作无法开展。出现这些不同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主要就是人的素质修养问题。

  有时我们确实感觉得到,有一种人,无论出现在哪儿,便立即成为众人瞩目的核心,即使他们不言语,就那么站着或坐着,也带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甚至还能令人毫无保留地对他产生信任感。

  气质与外貌漂亮与否并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看你能否通过你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语言等展示你迷人的个性气质。真正能打动人的是气质,而不是外貌的漂亮。

  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谈吐精神抖擞,情感丰富,口若悬河,表情自如,显示出超人的才干和气质,博得了听众的喜爱和青睐;有的人窘迫不安,语无伦次,面部表情麻木,手足不知如何放置,让人大失所望。这两种不同的气质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

  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理想的自我形象,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理想自己理想自己往往被赋予很高的价值。尽管这些人来自于不同地方,成长在不同环境,各自具有不同的自我形象,但他们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点,如俊美的仪表,丰富的情感,敏捷的思维,畅达的语言等等,而且都希望给对方留下亲切善良、聪慧正直、才学渊博的印象。但是,不管理想自己是多么完美,都必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出来,争取在表现自己的魅力中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

  那么,怎样才能体现独特的气质呢?简单地说,可以通过我们的身体来体现,如站姿或坐姿,走路的姿态,说话抑扬顿挫或诙谐幽默,与他人谈话时的专注程度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自然而不做作,随和而又充满机敏,由此所透露出来的权威感,会产生一种无形的魅力,一点一滴地注入对方的心田,在他们的心里产生连锁反应,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被征服。

  在表现魅力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自信。自信是基础,它是使人情绪定位的核心,对能否发挥作用至关重要。当双方彼此面对,互相注目时,也许因为环境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引起一些紧张感。但它有助于让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思考。如果是过度紧张,往往会影响发挥,使自己的意思不能完全表达。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自我调控,强调自信就十分重要。这时要充分看清自己的优势,保持头脑清醒,绝不能流露出半点的不安和胆怯。稍后,这种紧张感会慢慢消失,所以应注意随时调整好自己的音调,节奏与表情、动作配合,随意自如地发挥自己的魅力,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一个人的体态能够表达其信心,显示出他是否精力充沛。如果一个人总是缩着肩膀,大腹便便,下巴松垂,或者眼睛半睁半闭,那我们很难说这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一个充满自信并且精力充沛的姿态应该是:挺胸收腹、肩膀平直、胸肌发达、下巴上提、面带微笑、双眼闪烁着一种必胜之气。的确,没有人能够总是表现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但我们都应尽力而为。

  要时时注意你走路的姿势,这一点最容易向人表露你的精神状态。不要经常无所事事地闲逛,走路时应该让人感觉到你总是满怀一定的目的、稳健自如地行走。请记住,如果因为工作的原因,你必须经常出入别的办公室,你要养成一个随手带些材料或挟个文件夹的习惯。这样不会让你两手空空,而且让你表现出一种讲求效率的形象,你会因此得到他人的赞许。

你甚至也可以满怀目的地坐着,背部挺直,双脚靠拢。避免笔直地坐在一张直背椅上,不管这样多么舒服,你的姿态会显得僵硬。最好的方式是将身体的某一部位靠在靠背上,整个身体稍微有些倾斜。

  当你听对面的或旁边的人谈话时,可以摆出一种轻松而不是紧张的坐姿。你在听别人讲述时,可以通过微笑、点头,或者轻轻移动位置以便更清楚地注意到对方的言词的方式,来表明你的兴趣与欣赏。请注意电视上一些访谈节目的主持人,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讲话。

  当轮到你说话时,可以先通过某些恰当的手势来吸引他人注意,强调你谈话内容的重要性,你可以: (1)身体前倾,把手肘撑在桌子上,将手指头轻轻并拢;

  (2)摘下眼镜,然后用它来强调你所想强调的论点;

  (3)用手轻快地拢拢头发。

  但你绝不要:

  (1)身体向后仰,以典型的答辩姿态把双臂抱在胸前;

  (2)擦碰鼻子;

  (3)清理嗓门;

  (4)用手摭掩嘴巴;

  (5)将口袋里的钥匙或硬币弄得叮当作响。

  花点时间检查一下积极的和消极的手势,你将发现,积极的手势将不只使你的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也使你和听众更易接受;而消极的手势将把你与听众的距离拉开。

  不管你打算采用哪种积极的手势,它们的运用都必须有助于听众对你所说的内容的理解。

你同别人握手的方式,也同样把自己的许多情况告诉了别人。缓慢无力的握手,表明你缺乏自信;而过于用力地握手,这暗示着握手者企图极大限度地表明自己要把握着局势,暗示着他缺乏自信。一种稳重的、简练的握手才意味着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故事谈管理十五】怎样说话才有权威感

同是讲话,有的人讲话分量重,有的人讲话分量轻,这种差异,除了讲话者本人的身份以外,讲话的方式也十分重要。如果你是这方面的权威,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说话方式告诉他你的身份。
  (1)要“言简意赅”、“长话短说”。某君写了很多很多封应征信,填了很多很多张申请表,一一寄出,均如石沉大海。不料得着了一张回邮的明信片,仅有“某时面谈”简简单单几个字,他一定终身忘不了这张短短的回邮。
  (2)要最后出场讲话。说话时愈将重点放在后面,愈能显出所说的话的重要性。“重点置之于后”的心理因素,中国人最具有代表性。开会时,官阶愈高的人愈后到;舞台上角儿露脸,最后出场的角儿,便定是最最重要、最最顶尖儿的了。
  (3)要使用口头禅。口头禅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语,总是以这句话来介绍自己,来强调自己,使别人听来亲切自然,也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独特的商标。
  (4)你可以采用幽默的讲话风格。幽默的话,易于记忆、又能予人以深刻印象,正是自我标榜的商标,藉此必能使你永远活在别人的心目中。
  (5)句子短些。短句子说起来轻松,听起来省力,吸引力也强。最好一句话一个意义,一句话的含义过于复杂,听者费力,交流就多了一层障碍。
  (6)要有顺序,选择什么线索来整理说话内容,可看需要而定。要注意通俗易懂,忌讳古词语、中国洋文、专业用语。至少要吐字清晰、语速适当。
  (7)你在说话时要坚定而自信,力度要适中,眼睛正视对方,这样才显示你是充满自信和颇有能力的。若讲话时眼睛不敢正视,握手软弱无力,会使人觉得你意志薄弱、容易支配。
  (8)讲话时站起来,要站直。开口前先等几秒,等大家都望着你时再说。与别人谈话时,身体稍往前倾,会让别人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见。
  (9)作强调时运用手势,但不可指着别人的脸晃动手指。讲话慢而清晰,语言简短,等于告诉对方:“我有能力控制一切。”
  (10)注意对方的眼睛。研究显示,一个人紧张,目光会游离不定,而且眨眼次数增加。注意对方的小动作,一个人可以做到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但他的小动作会透露他的心情。例如你在谈话时发现对方的腿在轻轻晃动,这表示他对你的话不以为然。
  (11)努力扩大知识面。知识面越广,越能令你在各种场合充满自信地加入别人的谈话。
  除此之外,你还要注意行动轻捷,笨手笨脚对你的形象损害最大。穿着上要整洁,避免刺眼的色彩和繁复的配饰,保持干净、清爽。并要注意身姿,含胸显得畏缩,昂首挺胸可以创造出你居于老板地位的形象。
以前总有弄臣取悦皇上,说皇上是金口玉牙,而别人什么都算不上,他们瞅你不顺眼就说你长的是狗牙。这么看来,他的牙口似乎比皇上还金贵,因为他能左右金口玉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考虑问题,这也有积极的意义。皇上因为牙口的金贵倒不能出尔反尔了,所以,说话之前他们就得三思,这种对语言的把握是谨小慎微的,可是,这样每一句话都有价值。因为客观全面的决定会收获实实在在的果实,与随口答应不大一样。
  在这个意义上讲,领导也得是“金口玉牙”。话说出来就不能咽回去,做人的信誉时刻不能丢。口若悬河未必能够承担大任,真正有能力的领导从来不说废话,但是,一开口能切中要害。他们拒绝草率,力图使任何一句话都具有对你而言的参考价值,这是一种很基本的领导素质,因为不这样就无法构成部属对你的信任,不信任会带来很多连锁反应。
  所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普通人尚且应当如此,领导就更应该这样了。特别是在做决策的时候,确定的事不能轻易更改,决策左右着企业长远发展,“帅凭谋,将凭勇。”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但是,这种运筹如果不稳定,今天是一明天是二,你的部属再有勇气再有办事的能力,怕也不知道劲往哪使,这只能证明你的禀赋经验积累不够,这样的领导是不够格的。
  长此以往,部属们就会对你产生不信任,继而到其他单位就业,因为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工作似乎已经失去了任何的弹性吸引。
  做为一名优秀的领导,无论他来自工业、农业生产一线还是机关的干部,抑或是企业的总裁,他们都知道言语的金贵,成功人士说话讲究准确,那些说话通篇狂妄之言的人素来为他们所鄙夷,人的信誉树立起来难,砸倒是非常容易的。
  有时候,你可能是说时无心,殊不知听者有意,他们把你天南海北的话当作真事,继而企盼憧憬。当失望的时候,那是双重的痛苦,然后就是对你一万个不信任。
当一个人缺乏责任感时,他就会信口开河,全然不顾你的感受。但是,有一点你不应该忘记,你的部属之所以要跟你在一起共事,决不是为了听假话来的,当然,他们也会有出尔反尔的时候,这就要求你对他这种行为给予批评并适当点拨。如果你去谈生意,虚虚实实的或者有意义,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办事从来不准秤,这不就成了大忽悠了?
  还是郁达夫说得好,语言是极为必要的,但是“言语的沟通灵魂,远不如沉默来得彻底,沉默的严肃便是爱和死和生命的严肃。”斯言诚哉。
  其实,言语的重要性直接和人的品性是一致的。人无信,则无以立。三十而立,既是生理年龄,也是社会心理上的年龄。
  以身作则和言之有物同样不能缺。你的行为将带动与推动团体的力量;言之有物的“物”不能空洞且不确定。
  既然每天生活中的时刻都是确定不疑的,那就十分有必要将行为和言语也具有时钟的特性,如此,计划就切实,收获就丰盈。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威望 +1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沧浪之水 + 5 + 1 + 5 非常精彩,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是太~~精彩了,一口气都把它粘贴下来,太~~感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微生态


    今天才发现这版块,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微生态

非常精彩的资料,读后受益匪浅! 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