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高山雪莲W 于 2025-4-14 16:26 编辑
SIFIC论坛感控优秀回帖专辑—一问一答第九期(2025年3月刊) 整理:武星
审核:王玉兰/张波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是国内创办最早、内容最全、会员最多的感控专业学术论坛;SIFIC论坛是感控人的家园,也是感控问题探讨的平台,大家有问题上论坛,在论坛上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版主们、会员们热心解答,形成论坛丰富的宝库资源。 为了方便感控人及时解读常见问题,SIFIC团队再次推出专项活动-SIFIC论坛感控优秀回帖专辑。 SIFIC论坛感控优秀回帖专辑:一问一答内容,是由SIFIC管理团队每月从SIFIC论坛评出的优秀回帖中,对优秀回帖以问答的形式整理、编辑,完善问题答案,让大家从精华中及时找到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及答案。每月一期,在公众号上推送。
感控优秀回帖专辑:一问一答第九期(2025年3月刊) 一、是否能判断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问:患者于2月7日入院,术前诊断:1.先天性心脏病、Ⅱ孔型房间隔缺损(中央型)、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2.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术前血白细胞正常、胸部CT未见肺内病灶。2月14日在全麻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胸腔镜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三尖瓣成形术。手术时长8h,当天术后床边胸片检查示考虑左肺炎,术后3小时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8.2℃,血白细胞16.26×109/L,15日血白细胞13.11×109/L,中性89.7%,胸片与14日对比有明显吸收。16日血白细胞15.55×109/L,中性85.3%,胸片较15日双肺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增多,术后转ICU,体温波动在38℃左右,15日13:30停用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16日预防用药改为治疗性使用抗生素。17日转外科普通病房,诊断肺炎,继续抗感染治疗。该例诊断院内感染是否成立,术后肺炎,是否判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科室应该是属于ICU还是手术科室? 答: (一)是否判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1. 存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胸片异常+发热+白细胞升高),但感染日期不是2月14日,而是2月16日。2月14日手术,当天术后床边胸片检查示考虑左肺炎,术后3小时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8.2℃,血白细胞16.26×109/L,为什么感染日期不是2月14日?因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本身易导致肺水肿、炎症反应,需与肺部感染鉴别。体温高、白细胞高是手术应激反应;2月15日血白细胞13.11×109/L,胸片与14日对比有明显吸收(这也说明2月14日的影像学改变是手术导致的,如果是肺部感染不会这么快明显吸收)。2月16日血白细胞15.55×109/L,胸片较15日双肺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增多,进行性加重的影像学改变和持续炎症指标升高支持感染诊断,所以感染日期为2月16日。
2.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否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两个定义:
(1)WS 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中3.7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受机械通气时所发生的肺炎,包括发生肺炎48h内曾经使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者。(没有机械通气时间的限定,只要接受机械通气就是)
(2)《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也属于VAP范畴。(有机械通气时间的限定,必须是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才是)
所以,按照《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属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按照《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不属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个医院获得性肺炎不一定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但肯定是术后肺炎。 (二)感染科室应该是属于ICU还是手术科室? 2月14日转入ICU,2月16日发生感染:如果发生感染时转入ICU已经超过48小时,那么感染属于ICU;如果发生感染时转入ICU还未到48小时,那么感染属于手术科室。 小编语:是否判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要看医院执行哪个规范。 二、如何判定治疗还是预防用药? 问:患者痔疮手术后给予抗菌药物,属于预防还是治疗? 答:预防用药。 1.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预防用药:Ⅰ类切口(清洁手术)、Ⅱ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Ⅲ类切口(污染手术);治疗用药:Ⅳ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2.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原则,痔疮手术后给予抗菌药物的性质需要结合手术类型和患者具体情况判断。痔疮手术属于涉及直肠的清洁-污染手术,因手术部位存在大量肠道菌群(如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等),存在术后感染风险,此时使用抗菌药物属于预防性用药范畴。 3.预防性用药需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如切口感染、肛周脓肿等),而非治疗已存在的感染。若患者术前已存在肛周脓肿、坏死性筋膜炎等明确感染,则属于治疗性用药。 (2)用药时机:应在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给药,确保术中组织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抑菌水平。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出血量>1500ml,需追加给药。 (3)用药周期:清洁-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若术后持续用药超过48小时,需重新评估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如发热、切口红肿渗液等)。 4.需特别注意:若患者术后出现明确的感染症状(如体温>38℃、白细胞升高、切口化脓等),则抗菌药物使用转为治疗性应用,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方案。对于单纯性痔疮切除术,若无感染证据,术后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属于过度预防,需参照医院感染管理指标控制用药合理性。 小编语:抗菌药物属于预防还是治疗,需结合手术类型和患者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哦! 三、该患者属于医院感染吗? 问:患者男性,71岁,因“双下肢静脉迂曲”入院,入院后体检:T36.5℃,P86次/分,R19次/分,白细胞4.01×109/L。神清,步入病房,双肺呼吸音减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当日CT报告示两肺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入院后第三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术后第1日开始出现发热T39.3℃,给予退热对症处理,2月12日~2月16日T39.2℃左右,2月17日医嘱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未做微生物送检,住院中病程记录不及时,与床位医生沟通,切口没有感染,医生考虑是呼吸道感染,认为是社区感染。疑问当日CT报告示两肺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但没有其他症状;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呼吸道感染,我认为应该属于医院感染。请老师们分析指导,谢谢! 答: 1.CT报告示两肺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但没有其他症状:这个是很正常的,因为病情处在缓解期。
2.慢性支气管炎的定义: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及2年以上,排除其他疾病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分期: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所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该患者如果术后明确是感染的属于医院感染。
3.连续高热的患者,炎症指标是多少?血培养也未做,2月还处在流感季节,也未做相关检测。一个简单的小手术,患者连续6天高热,只用退热药,这样典型的病例可以通报给药学部、医务处,大家共同抓典型。 小编语:不合理诊疗的典型病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 四、Ⅰ类环境空气培养培养皿培养是48小时还是24小时?
问:这两个文件上一个是培养48小时,一个是培养24小时,到底是多少小时? 答:24小时!两个文件是一致的。 1.《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A.2.2.1 Ⅰ类环境可选择平板暴露法和空气采样器法,参照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
2.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6细菌浓度检测方法,应有2次空白对照。第1次对用于检测的培养皿或培养基条做对比试验,每批一个对照皿。第2次是在检测时,应每室或每区1 个对照皿,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或培养基条打开后应又立即封盖。两次对照结果都必须为阴性。整个操作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采样后的培养基条或培养皿,应置于37℃条件下培养24h,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 位。 小编语:不用纠结,如果48小时培养合格,那24小时肯定合格啦! 五、请问老师们有哪个规范明确规定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不能穿自己的外裤、衣服、袜子(暴露在刷手服外)? 答: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业委员会编制,2024年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中第八章 感染控制管理
3 手术人员着装
3.2 着装原则
3.2.1 工作人员由专用通道进入手术室,在指定区域内更换消毒的手术服装及拖鞋,帽子应当完全遮盖头发,口罩遮盖口鼻面部。特殊手术,如关节置换等手术建议使用全围手术帽。
3.2.2 保持刷手服清洁干燥,一旦污染应及时更换。
3.2.3 刷手服上衣应系入裤子内。
3.2.4 内穿衣物不能外露于刷手服或参观衣外,如衣领、衣袖、裤腿等。
3.2.5 不应佩戴不能被刷手服遮盖的首饰(戒指、手表、手镯、耳环、珠状项链),不应化妆、美甲。
3.2.6 进入手术室洁净区的非手术人员(检查人员、家属、医学工程师)可穿着隔离衣,完全遮盖个人着装,更换手术室拖鞋并规范佩戴口罩、帽子。 小编语:手术室着装必须符合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六、洁净手术室压差 问:工程验收检测洁净手术室压差20~24.5 Pa可以吗?如果不可以需要要求施工方重测吗?
答: (一)关于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的静压差: 1.不同洁净度的区域之间,洁净度高的对洁净度低的,压差应≥5Pa,同时<20Pa。
2.洁净度相同的区域之间,压差未有明确数值要求,只要求有适当的压差。
3.洁净区对非洁净区,压差应≥5Pa。 问题中超过20pa压差的区域,无法知道其相对的区域符合以上3点中的哪一点。所以需要再核对,如是符合第一点的,那结果是不合格的。不过该报告未显示完全,未知检测单位是否给出合格结论,如未给合格结论,仅有检测结果,那这个报告也没问题。 (二)如果压差不能超过20Pa,可以要求施工方进行现场调试并重新检测。 小编语:压差检测前得先知道区域间环境级别才能正确判断哦! 七、中度和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包括哪些?治疗盘采样合格是多少? 答: (一)《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14 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items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3.15 低度危险性物品non-criticalitems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中环境类别,如果是Ⅰ类、Ⅱ类环境物表,物体表面菌落总数≤5cfu/cm2;如果是Ⅲ类、Ⅳ类环境物表,物体表面菌落总数≤10cfu/cm2,如果是治疗室的治疗盘,按照涂抹物表采样,可按照≤10cfu/cm2来判断。
(三)也可参考上图: 1.Ⅰ、Ⅱ类环境科室,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2.Ⅲ、Ⅳ类环境科室,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3.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无菌生长。 4.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总数≤20cfu/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5.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总数≤200cfu/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小编语:治疗室的治疗盘按照涂抹物表采样更合适。 八、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器及质量如何进行日常监测? 问:最近,在某平台上看到消毒供应室的查核表上看到“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进行日常监测,并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物进行监测”。如何进行日常监测?消毒效果测试物又是何方神圣? 答:WS 310.3-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标准》
3.3清洗效果测试物test soil
用于测试清洗效果的产品。
4.2.2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4.2.2.1日常监测
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
4.2.2.2定期监测 4.2.2.2.1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可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物进行监测。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变时,也可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清洗效果的监测。
4.2.2.2.2清洗效果测试物的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下面这张图是冯秀兰老师的课件上的。
小编语: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包括日常监测与定期监测。 九、紫外线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多长时间检测一次? 答: (一)GB/T 19258.1-2022 条款5.11是“紫外线辐射照度”,对于常用的30W和36W的照度初始值是有规定的,分别是100μW/㎝²和135μW/㎝²。 条款5.13是“紫外线辐通量维持率/寿命”。灯的平均寿命应不低于5000h。单支灯的2000h紫外线辐通量的维持率不低于85%,寿终时紫外线辐通量的维持率不低于65%。
30W的初始值为100μW/㎝²,寿命不低于5000h,寿终时不低于65μW/㎝²。基于以上考量,个人不推荐在1000h以上且强度在70μW/㎝²,把监测频率由半年一次改为一季度一次。按照目前半年一次的惯例来执行。
(二)半年一次的频率出处是哪里?
1.原卫生部办公厅2000年12月6日印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0〕413号)文件。第四章第二节第二十八条“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100μW/㎝²,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μW/㎝²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C .6.2.2条款“应定期监测消毒紫外线的辐照强度,当辐照强度降低到要求值以下时,应及时更换”。WS/T 367-2012并没有半年或每季度一次的表达。 小编语:在符合上位支撑文件的前提下,别轻易做加法哦。 十、我院拟在介入手术间做骨科手术,请问是否符合要求? 答:
(一)介入手术室虽然按照手术室管理,但大家的医院应该都一样吧,介入手术室和手术室的管理还是有点差距的,而且布局流程也是不完善的。 (二)贵院的介入手术室是Ⅰ类环境还是Ⅱ类环境?具体要做哪些手术呢?有没有关节置换手术?
1.《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2012版)》中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室。 (1)有至少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1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
(2)手术室使用面积30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 2.《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2012年版)》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室。 (1)有至少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1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
(2)手术室使用面积30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
3.骨科手术,尤其是开展关节置换等植入类手术对环境要求相对高,对贵院的介入手术室要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评估,是否符合能开展骨科手术的要求,最好多部门参与。 小编语:手术室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不是院感科一个科室能够决定的哦。 十一、职业暴露处置时没有皂液可以用洗手液吗? 问:请教老师们,职业暴露局部处置: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今天临床科室人员咨询,科室没有肥皂液怎么办,可以用洗手液吗? 答:用皂液冲洗是为了让皂液的表面活性剂破坏病毒的脂质外膜,洗手液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调理剂和稳定剂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复配而成的产品。洗手液中起主要功效的是表面活性剂,在洗涤时能去除人体表皮的不溶于水的污渍(如油污等),使其迅速溶于水中,达到清洁皮肤的目的。所以放心地用吧! 小编语:只要达到清洁皮肤的目的就可以哦!
本文资料来源:2025年3月优秀回帖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2517&fromuid=15116 (出处: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往期链接: 1、SIFIC论坛感控优秀回帖专辑--一问一答第一期(7月刊) 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7763&fromuid=15116 (出处: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2、SIFIC论坛感控优秀回帖专辑--一问一答第二期(8月刊)
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8558&fromuid=15116 (出处: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3、SIFIC论坛感控优秀回帖专辑--一问一答第三期(9月刊)
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9193&fromuid=15116 (出处: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4、SIFIC论坛感控优秀回帖专辑--一问一答第四期(10月刊) 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9799&fromuid=15116 (出处: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5、SIFIC论坛感控优秀回帖专辑--一问一答第五期(11月刊) 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0330&fromuid=15116 (出处: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6、SIFIC论坛感控优秀回贴专辑--一问一答第六期(12月刊) 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0937&fromuid=15116 (出处: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7、SIFIC论坛感控优秀回帖专辑—一问一答第七期(2025年1月刊)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1625&fromuid=15116 (出处: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8、SIFIC论坛感控优秀回帖专辑—一问一答第八期(2025年2月刊)
https://bbs.sific.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2019&fromuid=15116
(出处: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