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68|回复: 5

[进展] 用AI来梳理的门诊血液透析感染监测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2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toto 于 2025-2-12 09:41 编辑

血液透析室应该已经按照新的规范实施监测进行了一年了,我感觉也应该来梳理一下。然后就有了下面这个方案,我觉得还挺好的。
贴出来给大家学习借鉴。(见下一楼的回复)
1.pn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2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 一、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 **多学科感染防控小组**
   - 组成:院感科专员(组长)、血透室主任、护士长、微生物实验室主管、感染性疾病科医师
   - 职能矩阵:
     - 院感科:制定SOP、数据分析、暴发预警
     - 血透医护:执行监测、感染上报、防控实施
     - 微生物室:快速病原体鉴定+药敏分析(24h内反馈)

2. **感染监测专员配置**
   - 专职岗位:每100张透析床位配置1名感染控制护士
   - 能力要求:完成CDC血透感控专项培训认证

### 二、智能监测系统建设
1. **信息化监测平台**
   - 集成模块:电子病历对接+物联网设备监控(透析机消毒记录自动抓取)
   
2. **病原体分子溯源系统**
   - 配置MALDI-TOF质谱+全基因组测序
   - 暴发响应:同源菌株基因比对≤3SNP时启动应急预案

### 三、精准化监测指标体系
| 监测类别         | 核心指标                          | 目标值          |
|------------------|-----------------------------------|-----------------|
| 血管通路相关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                | <1.5/1000导管日|
|                  | 动静脉内瘘感染率                  | <0.5%          |
| 血源性传播       | HBV血清学转换率                   | 0%             |
|                  | HCV新发感染率                     | <0.1%          |
| 环境监测         | 透析液内毒素                      | <0.25 EU/ml    |
|                  | 反渗水菌落数                      | <0.1 CFU/ml    |

### 四、标准化监测流程
1. **主动监测路径**
   ```
   患者入室筛查 → 透析中体温监测 → 透后导管评估
   ↓
   疑似病例启动三级核查:
   初级护士初步评估 → 主治医师临床判断 → 院感科最终确认
   ```

2. **微生物送检规范**
   - 血培养:严格采用双侧四瓶法(需氧+厌氧各两瓶)
   - 导管尖端培养:Maki半定量法(≥15 CFU/导管段)
   - 耐药菌筛查:MRSA/VRE主动筛查(新入患者鼻拭子+肛拭子)

### 五、质量改进机制
1. **根因分析(RCA)
   - 事件描述:透析后48h内发热(Tmax 39.2℃)
   - 时间线分析:
     | 时间          | 操作环节          | 风险点        |
     |---------------|-------------------|---------------|
     | D1 08:00      | 导管连接          | 手卫生不达标  |
   - 改进措施:安装非接触式手卫生监测仪
   ```

2. **PDSA循环案例库**
   - 每季度更新典型改进案例,例如:
     "水处理系统消毒周期从每月调整为每两周后,内毒素合格率从92%提升至100%"

### 六、进阶培训体系
1. **分层教育矩阵**
   - 新入职:VR模拟导管操作训练(通过率100%)
   - 在岗医护:季度工作坊(包含现场ATP检测实操)
   - 工程师:年度水机维护认证(AAMI标准)

2. **患者教育创新**
   - 开发透析通路自我监测APP(AI识别红肿热痛)
   - 每月开展"安全穿刺日"患教活动

### 执行保障
1. **资源配置**
   - 每床单元配备专用感染控制包(含CHG消毒棉片、无菌屏障)
   - 每月透析机消毒验证:ATP检测<200 RLU

2. **绩效考核**
   - 感控指标纳入科室KPI(权重≥20%)
   - 建立感染报告奖惩机制(漏报1例扣质控分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2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后面的出不来呢?复制贴到后面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分享,已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toto 发表于 2025-2-12 09:24
### 一、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 **多学科感染防控小组**
   - 组成:院感科专员(组长)、血透室主任、护 ...

老师:后面的目标值也是IA生成的吗?好像规范里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5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AI来梳理院感相关知识:如监测、培训等都能有展架,再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重新组织一下,节省很多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