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回复: 0

[科普笔记] 【感染科普笔记2024-12-10】应对突发传染性疾病疫情,急诊医护人员您准备好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2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nionline 于 2024-12-26 15:10 编辑

作者:杨玉杰(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

责编:蓝雪0816

急诊科是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为一体的医疗中心,不仅负责急诊患者的日常救治,更是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排头兵”。急诊科是许多传染病患者急性发病时的首诊场所,急诊患者流动性强、人群密集、诊疗操作多,且急诊科布局流程未完全满足“三区两通道”要求。所以,急诊医护人员普遍面临着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在防护不充分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交叉感染,甚至是院内感染暴发和流行。因此,如何在急危重症救治的同时落实相关传染病防控措施是急诊科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必修课,必须高度关注。

                             一
      ·   完善防控制度,优化防控流程   ·

《急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护专家共识》强烈推荐,急诊科应在多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成立传染病防控小组,并严格落实小组职责。《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明确要求,医疗机构的门急诊应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门急诊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小组及其人员的职责并落实。小组由门急诊负责人担任组长,人员应包括医师和护士,小组成员为本区域内相对固定人员,应至少配备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一名。

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因此,传染病防控小组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均具有重要使命。负责急诊科传染病防控工作包括:①制定相关防控制度,如预检分诊制度、隔离制度、个人防护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职业暴露报告处置制度、经空气传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等;②优化防控流程,如传染病高风险患者的就诊、抢救、留观、转运及住院等流程。③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并负责监督指导各项防控措施落地,坚守防控底线不可触,红线不可越。

                             二
      ·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制定常见传染病的疑似或确诊病例应急处置预案;若本地区或区域周围发现新发或突发传染性疾病时,应第一时间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立即制定接诊新发或突发传染性疾病的应急处置预案。各项预案制定后,按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应急演练,找出应急处置预案与实际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差距,查找问题,分析不足,商讨对策,再次完善预案,并组织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对最终版本预案进行培训,人人熟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工作人员职业安全。

                             三
      ·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防护能力   ·

传染病防控实践表明,合理有效的防护能够有效阻断疾病的传播,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地救治高风险患者。急诊医护人员应加强传染病防护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增强防护意识,规范防护措施,提高防护能力。

1. 防护用品选择与佩戴
小组应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包括保洁人员进行防护用品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与考核,要求所有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在日常诊疗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效防护。工作人员能够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同选择相应防护用品以及防护用品规范的穿脱技能,做到科学防护,既无不足,也不过度。


                                                                                             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预检分诊
急诊预检分诊关系到急诊患者的就诊流程和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显示,对预检分诊人员进行岗前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分诊的准确率,降低潜在风险人群的漏查风险。因此,小组应定期对急诊预检分诊人员进行传染病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一般临床表现、高发季节、传播途径等,学会询问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史,实现关口前移,实施正确引导,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3. 医疗知识教育
小组定期开展常见传染性疾病医疗知识培训教育,提高急诊医护人员对常见传染病的识别、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最大程度地避免因漏诊或误诊造成的院内传播。培训资料主要来源于相关传染病诊疗及防控的法律法规、指南、方案等,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传染源、流行病学、相关检查与检验、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控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等。建议通过快速检测进行初筛,缩短报告时间,有利于急诊医护人员快速精准地评估暴露风险,有针对性地实施科学防护。


                             四
      ·   做好患者安置,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

急诊科应设置独立的“隔离抢救室”,专门用于安置病情危急的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患者,需要争分夺秒,立即进行就地隔离抢救治疗。传染病防控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同样重要,急诊科医护人员应时刻秉承“平疫结合”的理念,在空间及通道有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优化流程,做好患者的安置及抢救工作,不能顾此失彼。物理隔离是基础,医护人员的行为隔离才是核心。采取一系列集束化防控措施,包括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做好有效防护,避免自由出入,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防护用品的穿脱,落实周围环境及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加强医疗废物及医用织物管理等。


                              五
    ·   正确处置职业暴露,降低感染风险   ·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急诊科医疗救治是一个高风险岗位,往往抢救时间紧、任务重、抢救环境受限,所以职业暴露风险明显增加。发生职业暴露后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规范处置后及时上报感控部门,接受进一步的评估与指导。

(一)低风险暴露
1.低风险暴露包括以下情形:①手套破损裸露皮肤,但未与肉眼可见的污物直接接触;②外层防护用品接触皮肤或头发,但防护用品上无肉眼可见的污物;③防护服破损,未发生肉眼可见的污物直接接触皮肤;④在确诊患者1m以外或佩戴口罩的患者面前口罩脱落。
2.低风险暴露后处置:发生低风险暴露后,应根据暴露情况进行消毒和更换防护用品,无需隔离,但应做好自我监测,有症状随时报告。

(二)高风险暴露
1.低风险暴露包括以下情形:①皮肤暴露,被肉眼可见的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污物直接接触污染皮肤;②黏膜暴露,被肉眼可见的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污物直接污染黏膜(如眼睛、呼吸道);③锐器伤,被确诊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污物污染的锐器刺伤;④呼吸道直接暴露,在未佩戴口罩的确诊患者1m范围内口罩脱落,露出口或鼻。
2.高风险暴露后处置
(1)呼吸道暴露后,应尽快脱离暴露现场,若为鼻腔暴露,可用棉签蘸取75%乙醇轻轻旋转擦拭鼻孔,反复消毒3遍以上。若为口腔或眼黏膜暴露,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3min。呼吸道暴露后应按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
(2)发生血液、体液或其他物品污染皮肤时,即刻清除污染物,清水冲洗干净,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后,再清水清洗干净。
(3)发生针刺伤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伤口,再用肥皂水或流动水持续冲洗3min,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若为血源性病原体暴露,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预防用药,感控部门做好随访工作。

                                                                                                      高风险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结
急诊科是许多传染病患者急性发病时的首诊场所,急诊医护人员是疫情救治的中坚力量。因此,急诊科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举措。为积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急诊科应加强防控体系及制度建设,加强人员应急处置及防控能力,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确保职业安全。无论哪种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物理隔离是基础,人员行为隔离是关键。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标准预防,发现疑似患者应立即根据职业暴露风险和其传播途径实施额外预防,规范穿戴及脱卸防护用品,注重细节。你好,我好,大家好!

参考文献:
[1] WS/T 311—2023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2] 急诊医护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护专家共识.
欢迎投稿:sific2007@163.com(来稿请注明SIFIC科普笔记投稿)
“本平台所有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群内学习,但若需转载至公众号或其它平台发布,请先联系小编确认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