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再处理标准的国际差异 (一)中国标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消化内镜的再处理标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患者的健康。在中国,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医疗安全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消化内镜再处理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完善。2004年,卫生部公布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这一规范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方面有了初步的标准框架。当时,中国的医疗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消化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广泛,但与之相配套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却相对缺乏,这一规范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为消化内镜的再处理提供了基本的操作指南。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原有的规范逐渐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于是,在2016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了新的规范。这期间,中国的医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医疗机构数量的增加、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数量大幅增长,对消化内镜再处理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规范在旧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更加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和流程的严谨性。 到了2024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梅浙川教授团队发布的《中国消化内镜再处理专家共识(2024,重庆)》则是在更深入的临床研究和广泛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这个专家共识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消化内镜从预处理到储存的全流程。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中,消化内镜的使用场景日益复杂,从城市大型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单位,不同的环境下对消化内镜再处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该共识针对17个关键临床问题提出了28条详尽的操作推荐意见,明确指出消化内镜使用后应立即进行预处理,这是因为内镜在使用后会残留各种体液、组织碎片等污染物,如果不及时预处理,这些污染物可能会干结在镜体上,增加后续清洗的难度,甚至影响清洗消毒的效果。 在手工清洗环节,要求需彻底无遗漏,这是一个非常细致且关键的步骤。消化内镜的结构复杂,有许多细小的管道和缝隙,如不仔细清洗,很容易残留病菌。并且要严格遵循漂洗、消毒/灭菌、干燥、储存等每一步骤。例如,漂洗环节需要确保将清洗过程中残留的清洗剂等物质彻底清除,防止对内镜造成腐蚀或者在后续的消毒灭菌过程中影响效果。特别针对结构复杂的十二指肠镜和扇扫超声内镜,必须实施灭菌处理等内容。十二指肠镜在进行一些特殊的诊疗操作时,如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会直接接触到胆管、胰管等重要器官,一旦有细菌感染,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扇扫超声内镜同样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特殊的诊疗用途,需要更高水平的灭菌处理,以确保医疗安全。同时强调定期监测消毒剂浓度和设备生物监测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消毒剂浓度如果低于有效浓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消毒灭菌效果;而设备生物监测则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是否存在细菌污染等问题,保障内镜再处理的质量。另外,加强再处理人员专业培训的必要性也不容忽视。在实际工作中,再处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消化内镜再处理的质量,他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了解内镜的结构特点以及各种消毒剂的使用方法等知识,只有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二)国际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消化内镜再处理的国际标准也在不断发展。2022年WGO(世界胃肠病学组织)的指南“内窥镜消毒”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医疗技术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之间在消化内镜的使用和再处理方面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尤其是在跨国医疗合作、医疗旅游等现象逐渐增多的背景下。这个指南旨在供参与内窥镜使用、清洁和维护的卫生提供者和专业人员使用。 该指南是基于一个国际多学科工作组的共识结果制定的。这个工作组的成员具有微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生物膜、内窥镜再处理、护理和胃肠病学等多个领域,并且他们在制定国家和国际再处理指南方面具有广泛经验。在国际医疗环境中,微生物学对于消化内镜再处理的影响至关重要。生物膜是一种微生物聚集形成的复杂结构,它可以附着在内镜表面,增加细菌的耐药性,给清洗消毒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具有微生物学专业知识的成员参与制定标准,可以从根本上针对这些微生物相关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个指南主要解决内窥镜检查后多重耐药菌暴发的问题。在当今世界,多重耐药菌的出现给医疗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消化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如果内镜再处理不当,很容易成为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媒介。例如,一些患者在接受内镜检查后感染了耐药菌,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不仅治疗难度大,而且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痛苦。再处理说明规定了再处理的最低可接受做法以提供内窥镜的高水平消毒。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遵循这个标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消化内镜再处理达到一个基本的高水平消毒要求,从而减少多重耐药菌暴发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