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尘埃69 于 2024-6-1 15:40 编辑
[color=rgba(0, 0, 0, 0.9)]概念
尿路感染:由各种病原体入侵泌尿系统引起的疾病。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输尿管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异常(如梗阻、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分为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脓尿:新鲜未离心尿液中白细胞计数≥10个/mm3;或尿沉渣镜检白细胞计数≥5个/高倍镜视野。
无症状菌尿:指患者尿液中有一种或多种细菌生长,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5 CFU/mL,但是患者不存在尿路感染的症状或体征(不论是否存在脓尿)。
标本采集指征尿路感染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可有肉眼脓尿或血尿、耻骨上区不适和腰骶部疼痛等表现。对于出现上述症状或尿液检验结果提示尿路感染,如白细胞酯酶异常、亚硝酸盐阳性等,或不明原因发热、留置导尿管患者出现发热等情况,建议采集尿液标本送检尿培养。送检尿培养同时需进行尿液常规检验,考虑合并系统感染时宜同时采集血培养。
标本采集: 总则
1.宜采集晨尿(这里如果使用抗菌药物,应该使用前采集),嘱患者睡前少喝水或不喝水,尿液在膀胱内尽量潴留4 h以上,可降低假阴性率。使用无菌广口容器采集,容器直径大于1 cm。女性可疑无症状菌尿患者应在2周内采集2次清晨清洁中段尿送检。影响尿液标本质量的因素较多,即使采用侵入性的尿液采集法仍可能被皮肤、会阴或尿道等处定植菌群污染,因此减少采样污染是保证尿液标本质量的关键。
2.清洁中段尿采集:清晨起床后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会阴部,女性应分开大阴唇,男性应上翻包皮,仔细清洗,再用清水冲洗尿道口周围。弃去前段尿液,不中断尿流,留取中段尿液约10 mL至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清洁中段尿是临床最易获得的尿液标本,但中段尿液标本不能进行厌氧菌培养。尿流不畅、包皮过长或卫生条件不良的患者易造成尿液标本污染。女性患者应避免在月经期间采集尿标本。女性可疑无症状菌尿患者应在2周内采集2次清晨清洁中段尿送检。若尿液用于分枝杆菌培养,则连续3天分别采集清晨首次中段尿送检,每次宜采集至少40 mL尿液。
3.耻骨上膀胱穿刺尿液采集:耻骨上穿刺尿液可避免尿液标本被尿道或会阴部细菌污染。消毒脐部至尿道皮肤,对穿刺部位皮肤进行局麻;在耻骨联合和脐部中线部位将针头插入充盈的膀胱,从膀胱吸取约20 mL尿液;无菌操作将尿液注入无菌螺口杯,送至实验室。怀疑尿路厌氧菌感染患者、儿童患者、脊柱损伤患者和没有获得明确培养结果的患者可采用该方法。
4.留置导尿管尿液采集:先消毒导尿管采集部位,按无菌操作方法用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5 mL~10 mL;如果需要,将导管夹闭10 min~20 min后在管中采集尿标本。尿液标本不能通过收集袋引流管口流出的方式采集。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在更换新的导尿管后留取尿标本。
5.膀胱导尿采集:局部消毒后,严格采用无菌技术使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收集尿液,弃去最开始导出的15 mL~30 mL尿液后再收集尿液送检。注意避免将下尿道细菌经导管引入膀胱,导致继发性感染。6.婴幼儿尿液采集袋采集:由于婴幼儿不能自主控制膀胱收缩,需要用采集袋。此法很难避免会阴部正常菌群的污染,易出现假阳性,因此该方法采集的尿液培养结果阴性更有意义。如培养结果阳性,必要时可用膀胱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法采集尿液标本进一步确证有无尿路感染。
5.其他采集方法:其他不常用的尿液采集方法还包括回肠导管导尿采集、间歇性导尿管采集、肾盂造瘘术、输尿管造口术、膀胱镜检查术采集等。
标本标识
应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宜说明采集方法、采集时间、临床初步诊断(注明有无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患者是否摄入过量的水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标本转运
尿液标本宜在采集后室温2 h内送检。若不能及时送达,应2 ℃~8 ℃冷藏或使用含防腐剂(如硼酸-甘油或硼酸-甲酸钠)的转运管,但均不可超过24 h;使用含防腐剂的转运管,应至少采集3 mL尿液量,以避免高浓度的防腐剂对致病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如做厌氧培养,可床旁接种或将标本置于厌氧转运培养基内送检。不要冰冻储存尿液标本。
标本拒收的情况
标本拒收的情况包括:a)标本标识与申请单不符,标识错误或没有标识;b)未提供采集时间及采集方法;c)标本采集时间超过2 h而未在2 ℃~8 ℃冷藏或未使用含防腐剂的转运管保存;d)2 ℃~8 ℃冷藏或添加防腐剂但已超过24 h;e)连续收集24 h的尿液标本;f)导尿管尖端培养;g)标本取自导尿患者尿袋;h)标本送检时容器有渗漏;i)除耻骨上膀胱穿刺法外,采用其他方法采集标本申请做厌氧菌培养;j) 尿培养采集尿量少于1ml
实验室检查概述:
尿液实验室检查是尿路感染诊断、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的主要方法。尿液干化学分析、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和尿沉渣镜检是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尿培养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诊断方法,可提供感染病原菌的鉴定结果及菌落计数,并可进一步检测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对于门诊单纯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不是必要检查;对于复发性的、经验治疗失败的或复杂性的门诊尿路感染患者或发生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尿培养是必要检查。
一、尿液干化学分析(与尿路感染相关指标)
1.白细胞酯酶参考值为阴性,尿路感染时可为阳性。在中性粒细胞因各种原因被破坏或形态改变时,尿液中仍能够检测到白细胞酯酶,可补充显微镜检查的不足。2.亚硝酸盐参考值为阴性,阳性常见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细菌在尿路停留时间短、肠球菌或一些少见病原菌感染时,检测结果可呈阴性,因此阴性结果不能排除尿路感染。3 尿蛋白参考值为阴性,尿路感染时可为阳性。
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路感染相关指标):
1.仪器检测: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主要有两大类:影像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流式细胞术与电阻抗相结合的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2.显微镜检查:除肉眼血尿、脓尿或标本量极少等情况,尿沉渣镜检宜离心后完成。取10 mL新鲜清洁中段尿,使用水平离心机,400×g离心5 min,弃上清,留0.2 mL混匀后,取1 μL滴入尿沉渣计数板,计数其中有形成分。白细胞计数≥5个/高倍镜视野,同时伴有移行上皮细胞增多提示尿路感染。3.革兰染色镜检:尿液直接革兰染色是筛查菌尿的简便方法,适用于菌落计数较高的患者。观察有无菌体、多形核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女性尿液标本中如果存在许多扁平上皮细胞,提示标本很可能受到阴道分泌物污染,应重新送检。混合均匀、未离心的尿液革兰染色后每个油镜视野可见1个细菌时,提示尿液中的菌量约为105 CFU/mL。4.抗酸染色镜检:对于临床可疑尿路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尿沉渣抗酸染色镜检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查方法。但敏感性低,需多次送检,建议使用无菌带盖试管3000×g离心15 min,取沉渣进行抗酸染色镜检。
尿培养接种方法
1.一般尿培养接种方法:对于非侵入性操作采集的尿液标本(如清洁中段尿),推荐1 μL接种;侵入性操作采集的尿液标本(如耻骨上膀胱穿刺尿)或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留取的尿液,推荐10 μL接种。仅血平板用于菌落计数,其他平板(如中国蓝平板、麦康凯平板)用于分离菌落,无需定量接种,分区划线即可。由于变形杆菌属迁徙生长,当血平板无法进行菌落计数时,可使用其他平板(如中国蓝平板、麦康凯平板)进行计数。当怀疑淋病奈瑟菌或嗜血杆菌感染时,应加种巧克力平板。2.菌落计数接种方法:尿培养菌落计数接种方法包括以下几种:a)定量接种环接种法:轻轻混匀尿液,将标准定量接种环垂直浸入尿标本表面下3 mm~5 mm,将标本吸至环中。可使用以下方法进行划线:沿着血平板中心划一条直线,以此直线为轴,尽量以90°左右对称穿越中心直线密集划线(仅适用于1 μL接种);或先将一环尿液接种至一区,然后换角度划线至四区划满(适用于1 μL或10 μL接种);或使用无菌涂布器或弯棒,将尿液在整个平板上进行涂布,转换三个方向至涂布均匀(适用于1 μL或10 μL接种);b)移液器接种法:使用校准移液器吸取10 μL混匀后的尿液至平板一侧,然后用无菌接种环将尿液在平板上进行分区划线(四区),或使用无菌涂布器或弯棒,将尿液在整个平板上进行涂布,转换三个方向至涂布均匀;c)自动化接种法:目前已有自动化接种仪用于尿液的接种,具体接种量及划线方法依仪器不同而异。
菌落计数方法
采用1 μL接种量,计数结果为平板菌落数×103 CFU/mL;采用10 μL接种量,计数结果为平板菌落数×102 CFU/mL。
分枝杆菌培养接种方法:尿液标本通常需要3000×g离心15 min,取沉淀部分使用前处理液(如2% N-乙酰-L-半胱氨酸-氢氧化钠)去污染处理后,接种至分枝杆菌培养专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进行后续培养;侵入性操作获取的尿液标本可不进行去污染处理。
真菌培养接种方法:为提高真菌分离率,尤其怀疑深部真菌感染时,可采用标本离心后真菌培养方法。留取清晨首次尿标本,最佳留取量为10 mL~50 mL,离心后接种,2000×g离心10 min,取沉淀混匀接种几滴到适当培养基上。建议接种一种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如脑心浸液琼脂,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另接种一种含抗生素培养基(如含氯霉素的沙氏葡萄糖琼脂)。需注意此种接种方法不能进行菌落计数。
培养要求
35 ℃~37 ℃需氧培养。若条件允许,尽量在5% CO2环境中孵育血平板,以促进革兰阳性菌的生长;培养淋病奈瑟菌或嗜血杆菌属的选择性平板,也需置于5% CO2环境孵育。一般培养18 h~24 h,当存在以下情况时,应延长培养至48 h:通过侵入性操作采集的标本,如耻骨上膀胱穿刺尿;微小或稀少且肉眼不易见的菌落生长;培养结果与革兰染色结果或临床症状不一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分枝杆菌培养:一般35 ℃~37 ℃孵育6 w~8 w。如接种固体培养基,则前4 w培养期内每周可观察2次,4 w后可每周观察一次;如使用液体培养连续监测系统,当检测标本阳性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
真菌培养:通常28 ℃±2 ℃培养7 d,每日观察生长情况;如怀疑双相真菌或慢生长真菌感染,应延长培养6 w~8 w,每周观察一次生长情况。
尿培养结果解释: 总则
尿液标本培养结果解释的总体要求如下:a)实验室尿培养结果分析应结合尿液标本类型、尿液检查中的尿白细胞数量和白细胞酯酶、培养菌种和定量结果等,分析检出的细菌/真菌为致病菌或是定植菌。b) 通常尿白细胞数量升高或白细胞酯酶阳性的标本,培养检出的细菌/真菌考虑致病菌可能大。但需注意,对于留置导尿者,不存在感染时尿液中白细胞数量也可升高;粒细胞缺乏者,存在感染时尿液中的白细胞可不升高。c) 尿定量培养菌落计数对于念珠菌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不明确,尤其是留置导尿管患者,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判断。不同类型尿液标本定量培养结果解释及处理:不同类型尿液标本定量培养结果的解释及处理建议见表1,具体情况还需结合临床考虑。
[color=rgba(0, 0, 0, 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