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6|回复: 7

[转帖] 一块纱布与九台手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1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size=14px]一块纱布与九台手术
白剑峰
一块留在腹中的纱布,竟然引发了九台手术。最近,深圳一起医疗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两年前,患者孙女士在深圳某医院做了卵巢微创手术,出院后一直疼痛难忍,伤口流脓流血,并引发了腹腔积液等多种病症。但是,医生坚持认为是正常反应,在做了多次息肉摘除手术后,病情依然严重。后来,孙女士到另一家医院检查,发现伤口内有一截纱布,诊断是术中残留物。于是,孙女士再回深圳某医院做手术,虽然取出了纱布,但留下了血尿、尿瘘、膀胱萎缩等后遗症。因为一块纱布,孙女士先后做了九次手术。事后,深圳某医院院长说:“手术后残留纱布是一个极其低级的错误。”为此,医院处理了两名清点纱布失误的护士。
近来,类似的医疗事故屡屡见诸媒体。例如,湖北通城县刚刚发生了“右腿骨折,左腿手术”,仙桃市又上演了“左侧疝气,右侧开刀”。然而,正是这些“低级错误”,让患者承受了无尽的痛苦,付出了“超级代价”。
其实,为了减少医疗差错,卫生部早就规定,手术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查对制度。例如,参与手术的医生、护士要查对病人的姓名、手术名称、切口部位、手术器械等。但是,在很多医院,这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制度,却成了一纸空文。近年来,随着医疗需求的井喷式释放,病人数量大幅增加,一些医院的管理也漏洞百出。有的医护人员为了追求手术数量,“萝卜快了不洗泥”,根本顾不上仔细核对病人。有的医生一天要赶十几台手术,甚至连病历也不看就敢“单刀赴会”。如此粗放经营,岂能不出问题?如果不从管理制度上深刻反思,而仅仅是处理几名医生和护士,恐怕“低级错误”还会层出不穷。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体。对于疑难重症,医生判断不准,或者手术失误,病人一般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医生犯的是“低级错误”,例如把纱布、剪刀留在肚子里,或者左右不分乱开刀,病人就很难容忍。因为人们会觉得,医生视生命如儿戏,把患者等同于“小白鼠”。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都是无法原谅的。
那么,为什么很多医生都犯“低级错误”?从表面看,是疏忽大意,责任心差;从深层看,是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把做手术当成了“修机器”。如今,很多医生把医学仅仅当成谋生的“手艺”,片面追求技高一筹,而忽视了医学人文修养。有人简单地认为,只要手中有“绝活”,就能脱颖而出,成为名医大师。于是,很多人不愿意做常规手术,认为没有挑战性,不能体现水平。在一些医生眼里,做个阑尾炎手术就像切个臭鸡蛋,根本没有技术含量,交给实习生就够了。事实上,绝大多数病人都是常见病,而非疑难重症,结果,越是常见病,越容易出问题,大错误往往都是来自小手术。
作为医生,谁都想成为大师。但是,大师和匠人的区别,绝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精神境界上。如果一名医生把医学当成了纯技术活,就注定只能是一名匠人,而无法成为大师。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一生都把自己当成小学生,用“戒、慎、恐、惧”四个字要求自己。他每诊断一例疾病,总要进行周密的观察,精密的检查,生怕不周全。他以“如临深渊,如屡薄冰”的态度,反复推敲,尽量避免误诊和差错。他认为,这不仅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更是对一个对病人有无感情的问题。据他的学生回忆,张孝骞到病房巡诊时,总是带着一个小记事本,上面写着病人的姓名、病历号、主要诊断和特殊病情。有时遇到一个疑难病例,他还会想起以前类似的病人,并记得大约在哪一年、哪个病房、哪个医生主管,甚至还翻出小本来查询参考。这就是一位医学大师的风范,善做“小事”,方成大师。
一座楼盖错了可以拆,一本书印错了可以毁,但是,惟独生命不可重来。一台手术做错了,往往永远无法挽回。因此,敬畏生命,精益求精,应当成为所有从医者的“圣经”。(完)


发表于 2009-12-1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柳莹依发的图片,10楼的那个东西用来干嘛的。呵。用来清点纱布数量的。

https://bbs.sific.com.cn/viewthread.php?tid=11197&pid=279127&page=7&extr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看看柳莹依发的图片,10楼的那个东西用来干嘛的。呵。用来清点纱布数量的。
此链接还要求进入的条件吗?进不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些天,我在门诊遇到两名年龄相仿、病情截然不同的患者,很是感慨。
一位总是感觉胸闷的离休干部,享受全公费医疗,要求我查清病因,并开药给他,我解释说,从临床症状上看问题不大,建议他等查清楚再开药,以免浪费。他离开时很不高兴,因为我没有开药。一般而言,离休干部总是能做更多的检查,开出更多的药,老人大概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
另一位是患有严重心脏瓣膜病的老年农民,看病全部自费。我告诉他,他心脏里有两扇门关不严,只有开刀能解决,需要八九万。他说没有钱。我感叹说:卖房子也得治病啊!他平静地说:卖房子就没有地方住了。最后我只能开了药,希望能减缓病情恶化。想想他的情况本来可以由手术救治的,却不得不继续耽误下去……
我突发奇想,如果这两位患者的身份能够互换,不就太好了吗?农民享有公费医疗,就可以去做心脏手术,恢复健康;而离休干部考虑到自己要付药费,可能比较容易信服我,暂时不开药,还感谢我替他省了钱哩!
在医疗保障还远远谈不上均衡的今天,决定诊疗方案的往往不是病情,而是患者的身份。
(作者为上海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疗资源的分配公平性是现在很多人在关注的问题。
医院感染管理中是否也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具体体现呢?只有消耗没有收益,只有投入没有回报,在医改的大背景下是否是大声呼吁的时候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公平都是相对的,天下没有绝对的公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2-12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座楼盖错了可以拆,一本书印错了可以毁,但是,惟独生命不可重来。一台手术做错了,往往永远无法挽回。因此,敬畏生命,精益求精,应当成为所有从医者的“圣经”。"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是所有从医者敬畏生命,精益求精的重要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