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探案:颈部肿块半年多,病根源自口腔中?
作者:马玉燕、金文婷
审阅:胡必杰、潘 珏
一、病史简介
女性,66岁,安徽人,2017-9-18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发现左颈部肿块半年余。
现病史:
2017-1 左右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肿块,约黄豆大小,伴胀痛,局部发红不明显,于当地医院抗感染1周(具体药物不详)后肿块胀痛较前有好转。
2017-6 左颈部肿块再发疼痛,且较前明显增大,就诊于皖南某医院,行肿块B超显示:左侧胸锁乳突肌起始部包块(大小约24*9.6mm)伴周围淋巴结肿大,考虑“骨化性肌炎”。MRI:左侧腮腺下方,胸锁乳突肌起始处见异常信号,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鼻咽镜及喉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及新生物。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左颈部肿痛有好转。
2017-8 再次出现左颈部肿块明显增大伴疼痛。
2017-9-9 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查体见左侧胸锁乳突肌起始部可触及一肿物,直径约2.5cm,质软,伴轻压痛,活动尚可,与深部及浅层组织无明显粘连,表面无明显皮温升高及红肿、破溃等。颈部增强CT报告“左颈部占位,考虑良性病变机会大,建议MRI检 查;左上颌窦炎”。
2017-9-11 超声引导下左颈部皮下层低回声肿块穿刺,病理报告:组织局灶区见较多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放射状菌团,特殊染色(PAS和六胺银染色)该菌团呈阳性反应,考虑为特殊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性反应。9-18为治疗收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0余年,目前口服降糖药+胰岛素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可。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否认疫区旅居史,否认蚊虫叮咬、宠物抓伤史。17年前于外院行全子宫切除术;2016年6月于外院行胃息肉摘除术。否认药物过敏史。
二、入院检查(2017-9-18)
体格检查:T:37℃ P:70次/分 R:18次/分 BP:120/80 mmHg,左颈部耳下方局部红肿,穿刺点处可见脓点,轻压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4.85,N:55.5%
炎症标志物:hsCRP: 1.9mg/L,ESR: 2mm/H,PCT: 0.04ng/ml,SF 42.7ng/mL
糖化血红蛋白:6.5%
肝肾功:ALT/AST 13/15U/L,Cr 51umol/L
细胞免疫:CD4 658cells/ul,CD8 664cells/ul,CD4/CD8 1.0
T-SPOT A/B:7/0
肿瘤标记物: CEA 9.2ng/mL,CA 724 19.9U/ml,余阴性
自身抗体:(-)
辅助检查:
9-22头颈增强MRI :左胸锁乳突肌炎性改变;左上颌窦炎。
腹盆增强CT:左肾盂输尿管移行处可疑小结石,左肾轻度积水。
三、临床分析
患者老年女性,慢性病程,左颈部疼痛、肿块半年,抗感染似有效,但之后出现复发,炎症标志物升高不明显,起病前有牙科操作史,病理提示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放射状菌团,需考虑如下诊断:
1. 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能如下:
放线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普遍分布于牙周袋、牙菌斑和龋齿上;在免疫力缺陷或低下如糖尿病患者中易致病;多表现为颌面部感染;感染时呈慢性肉芽肿性病变伴破溃流脓,局部压痛,有特征性“硫磺颗粒”,生长缓慢。龋齿和拔牙、牙龈炎和牙龈创伤、口腔颌面部创伤是其最常见的诱因。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起病前有牙科操作史,主要表现为左颈部反复肿痛,慢性病程,活检提示急慢性炎症,可见放射状菌团,PAS、六胺银阳性,故考虑放线菌感染可能大。
口腔厌氧菌:患者反复颌下肿块伴疼痛,穿刺后有脓点形成,需考虑厌氧菌感染可能,上呼吸道中较为重要的潜在厌氧菌病原体包括具核梭杆菌、黑色素普氏菌、口腔普氏菌、解脲拟杆菌和消化链球菌属。
非结核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越来越被重视,可引起慢性化脓性病变,T-spot通常阴性,组织病理可提示肉芽肿、特染抗酸阳性。确诊有赖于脓液或组织培养到非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颈部淋巴结结核也不少见。本例慢性病程,反复左颈部疼痛伴肿块,既往有糖尿病史,需考虑结核感染。但病理镜检和T-SPOT结果,不支持结核感染。
2. 非感染性疾病:老年女性,颈部肿块半年,局部红肿不明显,炎症标志物不高,需考虑颈部肿瘤性病变或肿瘤颈淋巴结转移可能,但病理活检未见异型细胞,胸部CT、颈部CT未见原发性肿瘤依据,故暂不考虑。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追问病史:半年前曾有洗牙史,否认龋齿、拔牙史。再次与病理科沟通并加做抗酸染色和弱抗酸染色均(-)。
考虑患者放线菌感染可能大,9-18起予青霉素480万单位 q6h;9-23改青霉素640万单位 q8h;辅以局部换药等对症处理。
脓点拭子涂片找细菌、真菌、抗酸杆菌:均(-) ;细菌、真菌培养:均(-)。
10-7 患者左颈部疼痛较前明显好转,红肿基本消退。
10-9 头颈部增强MRI:左侧胸锁乳突肌局部异常,炎症机会大,较前略有吸收。
10-10 改阿莫西林(阿莫仙)1g qid 口服;门诊持续随访中……
治疗反应
颈部病灶
颈部MRI
五、最后诊断与鉴别诊断
最后诊断:
左颈部放线菌感染
诊断依据:
老年女性,慢性病程,有糖尿病基础,反复左颈部疼痛、肿块半年,炎症标志物升高不明显,起病前有牙科操作史,病理提示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放射状菌团,特染PAS、六胺银阳性,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局部红肿好转,MRI提示病灶较前有吸收,故诊断明确。
六、经验与体会
放线菌是口腔正常菌群。放线菌病主要为内源性感染,最常见累及部位为颈面部,龋齿和拔牙、牙龈炎和牙龈创伤、口腔颌面部创伤是常见的诱因,其他易感因素还包括糖尿病、免疫抑制等;多表现为无压痛的硬化肿块、多发性脓肿,发展缓慢,持续数周至数月;脓肿最终可破溃流出粘稠的黄色或浆液性渗出液,其中产生有特征性的硫磺颗粒,形成瘘管和引流窦道,可引起区域性淋巴结肿大。
放线菌属于革兰阳性丝状厌氧菌,衣氏放线菌是引起放线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放线菌生长较缓慢,需要厌氧环境,培养观察至少14-21日,所以我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很难培养检出放线菌。
放线菌病病理可表现为肉芽肿性病变,多为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肉芽组织伴中性粒细胞、泡沫状巨噬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周围呈致密纤维化。特征性的“硫磺颗粒”在总体组织中所占比例可能不超过1%,常规组织染色容易被遗漏,需有经验的病理科医生方能识别。
抗感染治疗,首选大剂量青霉素G;四环素类、红霉素和克林霉素也有效;但头孢氨苄、苯唑西林、氟喹诺酮类、甲硝唑、氨基糖苷类、氨曲南,对本病无效。抗感染通常需持续2-6个月。
放线菌几乎总是作为多微生物菌群的一部分被分离出来,无单纯分离出放线菌的病例,常共同分离出的细菌包括啮蚀艾肯菌属、梭杆菌、拟杆菌属、嗜二氧化碳细胞菌、链球菌和肠球菌等。治疗上并不需要针对其他与放线菌种共同鉴别出来的共生菌群,仅对放线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通常可治愈。放线菌感染病灶在抗生素治疗同时继续进展,出现纤维化和“木质样”硬结,往往误诊为恶性疾病(恶性疾病对抗生素无反应),临床应注意鉴别。
参考文献:
Moghimi M,2013. Treatment of cervicofacial actinomycosis: a report of 19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Med Oral Patol Oral Cir Bucal 18:e 627-e632
Kim SR, 2013. Pulmonary actinomycosis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21st century: cases of 94 patients. BMC Infect Dis 13:216.doi:10.1186/1147-2334-13-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