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拈花一笑笑(威海市立医院感染管理科)
责编:吴怀英
在临床上,神经外科的手术以手术时间长、难度大、手术后康复慢而著称。患者手术后,在基础病、卧床、留置引流管、腰椎穿刺等高危因素加持下,极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究竟是判断为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还是手术部位器官腔隙感染呢?
这常常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临床争论的话题。
让我们来细细捋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一切,还是要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年1月2日卫生部印发)理解不同说起......
颅内感染的依据: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
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 发热、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婴儿前囟张力高、意识障碍)之一、脑膜刺激征(颈抵抗、布、克氏征阳性、角弓反张)之一、脑脊液(CSF)炎性改变。
2. 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症、及脑脊液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或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
3. 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发热、不典型颅高压症状体征、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增多,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⑴ 脑脊液中抗特异性病原体的IgM达诊断标准,或IgG呈4倍升高,或脑脊液涂片找到细菌。
⑵ 有颅脑侵袭性操作(如颅脑手术、颅内穿刺、颅内植入物)史,或颅脑外伤或腰椎穿刺史。
⑶ 脑膜附近有感染灶(如头皮切口感染、颅骨骨髓炎等)或有脑脊液漏者。
⑷ 新生儿血培养阳性。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 脑脊液中培养出病原菌。
2. 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免疫学检测阳性。
3. 脑脊液涂片找到病原菌。
手术部位感染的依据: 器官(或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 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2. 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3. 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 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断。
2. 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3. 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现在两个派别的观点已经清楚,如果诊断为手术部位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必定属于颅内感染,但是颅内感染不一定是手术部位感染。
如果该患者是颅脑手术术后,无植入物(例如脑室外引流等)手术30天内感染,有植入物1年内感染属于手术部位感染,超过这期限的感染属颅内感染或与颅脑手术不相关属于颅内感染。颅脑手术部位感染主要调查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发现围手术期感染高危因素,杜绝或减少手术部位感染。颅内感染范畴比较广,包含颅脑手术部位感染、颅内社区感染、颅内医院感染等。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上,该话题也是热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年距离今天已经走过21个年头,期望尽快修改、发布,以指导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及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乐园,陈光远,李娟,等.脑室外引流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28-33.
[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3]周振军, 孙新林, 文平 . 探讨降钙素原在颅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6(12):621-624.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图 文: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