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立国
责编:宁永忠
口咽拭子采集本是医疗机构不很常见的操作,口咽拭子标本在微生物实验室各种标本中的占比也很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操作,因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不期而至和一直持续而变得异常火爆。不论是医疗机构,还是社区核酸采样点,常常是一条又一条长龙蜿蜒前行。因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筛查新冠病毒感染的唯一有效手段。咽拭子标本包括两种,一种是鼻咽拭子,另一种是口咽拭子。从标本质量上,鼻咽拭子略优于口咽拭子,但从采样体验上,口咽拭子又优于鼻咽拭子。因此,不论是从医疗机构,还是大规模的区域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未明确规定必须采集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所以,口咽拭子还是”被”优先选择。
复习各医疗机构、专业协会或学会和学术团体发布的口咽拭子采样流程也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有的流程规定,大部分操作流程采样时嘱患者长”啊”(下文简称流程1),而相对少部分流程(下文简称流程2)没有这样的要求。
流程1:可能基于以下2种理由:①大规模采样时,由于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操作流程可能未完全执行到位被简化,没有用舌压板压舌,被采样者长“啊”时,悬雍垂上提,咽喉壁暴露得更加清晰,方便准确采样。②咽喉科医生检查咽喉时也嘱患者长“啊”。流程1的缺点就是被采样者长“啊”时,会瞬间产生大量的含有新冠病毒的气溶胶和飞沫(如果不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则不会含有新冠病毒)、既污染环境,又增加了采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流程2:则是以WS/T 640—2018《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为依据,结合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危害性等流行病学资料以及机构、学会的要求稍加修改而成。不要求患者长“啊”,可以降低新冠病毒污染环境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WS/T 640—2018原文具体表述如下:
a) 请患者坐下,头后倾,张大嘴,去除鼻前孔中表面的分泌物;
b) 采样者用压舌板固定舌头,用涤纶或藻酸钙拭子越过舌根到咽后壁及扁桃体隐窝、侧壁等处;
c) 反复擦拭 3~5 次,收集粘膜细胞;
d) 轻轻取出拭子,避免触及舌头、悬垂体、口腔粘膜和唾液;
e) 拭子插回采样装置中或适宜的转运装置中。
目前,尚无资料显示,按照流程1采集的样本质量优于按照流程2采集的样本。所以,权衡利弊,建议按流程2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