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探案丨反复发热谈瘤色变,一波三折又拨云见日!(下篇)
原创 姚雨濛 金文婷等 SIFIC感染视界 2020-09-14
首次对同一病例进行第2次探案,是上一次的诊断有误吗?若有兴趣,请您参见中山感染探案:发热皮疹淋巴大,谈瘤色变;二代测序巧擒贼,大快人心!回顾这位患者一年多前的诊治过程。
作者:姚雨濛 金文婷 马玉燕 审阅:胡必杰 潘珏
一、病史简介 患者,女性,62岁,江西人,2020-08-24收入感染病科。 主诉:右侧臀部及大腿肿痛、破溃2月。 现病史: 2020年06月底,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臀部隐痛,伴局部发红、硬结,未重视。 2020年07月初,出现发热,Tmax 38.5℃,至当地医院就诊,查白细胞14.3X10^9/L,中性粒% 76.9%,予引流、换药,考虑皮肤软组织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07-12起予阿奇霉素0.25g qd+多西环素0.1g q12h+头孢美唑2g q8h+阿米卡星0.4g qd治疗,2周后体温转平,但期间右臀部、右大腿相继出现包块,逐渐增大,病灶红肿、疼痛,并破溃流脓。脓液涂片和培养无特殊发现。2020-07-31 臀部脓液结核分枝杆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PCR-反向点杂交)均阴性。 2020-8-024 因右侧臀部、大腿疼痛明显,破溃、渗液无好转,就诊我科。
既往史:2019年6月,因“反复发热1年,淋巴结肿大8月,皮疹2月”于我科诊断为播散性脓肿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淋巴瘤待排,予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头孢美唑+阿米卡星治疗后体温平、淋巴结缩小、皮疹消退,治疗6月后调整为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治疗至2020年7月当地就诊。2020年1月,胸部CT提示右上肺新增斑片阴影,建议住院,患者拒绝。 二、入院检查(2020-08-24)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14.56☓10^9/L;N% 75.4%;PLT 436☓10^9/L;Hb 71g/L; 炎症标志物:CRP 85.6 mg/L;ESR 85mm/H;PCT 0.27 ng/ml; 生化:ALT/AST 13/18U/L;Alb 28g/L;LDH 145U/L;IgG 26.11g/L;IgE 182g/L; 隐球菌荚膜抗原:(-); 抗HIV抗体(-),梅毒抗体(-);
【辅助检查】
三、临床分析 病史小结:患者老年女性,无明确免疫抑制基础,呈亚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发热、臀部红肿硬结、脓腔形成伴自行破溃及疼痛,查血白细胞和中性粒比例、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水平正常,使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头孢美唑+阿米卡星抗分枝杆菌治疗无效,已完善磁共振评估病灶性质及侵犯深度,右臀部及大腿肌肉及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较明确,可能的病原体分析如下: 耐药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入院前1年通过淋巴结组织mNGS诊断为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所致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头孢美唑+阿米卡星治疗后体温平、原多发肿大淋巴结及皮疹消退,治疗6月后调整为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继续口服治疗,原先病灶吸收良好,但右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持续进展,需要考虑耐药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新的感染。明确诊断需再次送脓液涂片找抗酸杆菌、分枝杆菌培养及PCR、脓液mNGS等。 普通化脓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等: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初有发热,需考虑金黄色葡萄球菌,甚至MRSA感染;之后出现较深的窦道,要考虑厌氧菌感染。但患者病程长达2月,近期无发热,无远隔部位的迁徙性感染病灶,伤口分泌物无臭味,故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厌氧菌感染的可能性小。 其他低毒力的特殊病原体:对治疗方案“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的病原体,包括耐药的诺卡菌或真菌感染。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常规微生物检查和分子基因诊断技术如mNGS。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2020-08-25 脓液送检涂片、培养及mNGS检测。每日脓肿病灶处换药。 08-26 暂予阿奇霉素0.25g qd+左氧氟沙星0.6g qd+阿米卡星0.4g qd抗感染治疗。因臀部疼痛症状明显,一般情况欠佳,故未行气管镜下肺活检。臀部脓液数次涂片找细菌、找真菌、找抗酸杆菌及弱抗酸杆菌均阴性。 08-27 臀部脓液mNGS结果:检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种严格序列144条。
08-28 综合分析,右侧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系马尔尼菲篮状菌引起的可能大,停抗NTM治疗,改为两性霉素B静滴抗真菌治疗(初始剂量每日5mg、10mg、15mg,08-31起20mg qd),同时两性霉素B浸泡纱条、填塞局部伤口治疗; 08-31脓液细菌培养均无阳性结果(08-24、08-25、08-26送检)。 09-03 脓液(08-26送检)真菌培养回报:SDA培养基25℃见菌落生长,菌落最初灰褐蜡样、皱褶,背面产生红葡萄酒色色素,37℃暂无生长。结合菌落和镜下形态,符合马尔尼菲篮状菌。继续两性霉素B治疗。
09-07 两性霉素B治疗后臀部病灶疼痛减轻,随访炎症标记物明显好转,臀部伤口渗出减少,其内见新鲜肉芽生长,脓腔深度变浅。住院期间无发热。 09-10 患者无明确基础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却出现反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予查抗IFN-γ自身抗体排除免疫缺陷,结果回报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滴度1:2500。 09-11 因患者两性霉素B治疗后出现肌酐水平升高,且已两周两性霉素诱导治疗,改为伏立康唑 0.2g,q12h,p.o.,抗真菌治疗。 09-14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臀部疼痛明显减轻,予以出院,嘱继续伏立康唑口服抗真菌治疗,门诊随访。
臀部病灶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诊断依据: 患者老年女性,既往播散性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有病原学诊断依据,抗NTM治疗后病灶吸收,考虑已治愈。本次病程2月,主要表现为发热、右侧臀部及大腿肿胀、疼痛、破溃流脓。查炎症标记物升高,臀部软组织MR:右侧臀部、大腿内后方肌群及皮下软组织感染,臀部脓液mNGS及真菌培养示马尔尼菲篮状菌,两性霉素B治疗后体温平、症状及炎症标记物好转,右侧臀部和大腿皮肤软组织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诊断明确。血清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滴度1:2500,抗IFN-γ自身抗体综合征诊断明确。 六、经验与体会 引起皮肤软组织的常见病原体包括葡萄球菌与链球菌,直肠周围、会阴部及口腔周围感染常也可见革兰阴性杆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少见病原体包括非结核分枝杆菌、诺卡菌、隐球菌、芽生菌等。对于病情进展迅速、程度严重或是感染迁延病例,需完善血培养、脓液或拭子涂片及培养、病灶活检及影像学等检查评估病原体与鉴别病变性质,mNGS病原检测新技术,对于发现少见或罕见病原体,尤其是常规培养技术不能或不易发现的特殊病原体,具有重要意义。若患者反复出现感染,尤其是机会性感染病原体的感染,除需警惕地方病外,还应警惕基础存在各类免疫缺陷的可能。 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 TM)旧称马尔尼菲青霉菌,为温度依赖性双相菌,在25~28℃为菌丝相(传播相) ,37℃为酵母相(致病相)。仅有宿主为人和竹鼠。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尤其是HIV感染者。流行于东南亚如泰国、越南等地区及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云南、香港等地。发病以春、夏季为主,雨季高发,篮状菌经空气-呼吸道传播,由肺入侵而血液播散,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系统,可累及多个器官,常见于肺、肝和皮肤,可侵犯血管形成菌血症。潜伏期长期不一,平均10周(1~40周)。起病隐匿、病情凶险,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高达97%)。临床表现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其中局限型以肺部感染为主,容易漏诊、误诊为肺炎、肺结核等。播散型最为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有发热、皮损、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呼吸系统症状等。非HIV感染者常有多样皮疹、溶骨性损害、呼吸道症状,而HIV感染者以消瘦、消化道症状、软疣样丘疹常见。 确诊金标准为培养获得马尔尼菲篮状菌。骨髓、皮肤活检物、肺泡灌洗液真菌阳性率高。为提高阳性率,应选取多种类型的标本进行培养。轻症患者的治疗选用伊曲康唑治疗12周。对于多脏器受累的中至重症患者,治疗包括两性霉素B 2周的诱导治疗与伊曲康唑200mg bid的巩固治疗10周。对于免疫抑制者,需在诱导治疗和巩固治疗后,伊曲康唑200mg qd维持治疗直到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无法耐受两性B和伊曲康唑者,可选用伏立康唑。 抗IFN-γ自身抗体综合征(anti-IFN-γautoantibody syndrome) ,亦称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的成人免疫缺陷、获得性成人免疫缺陷,见于既往免疫力无异常的成人,患者具有可中和IFN-γ的自身抗体,Th1应答严重受损,存在胞内病原体(不仅胞内细菌)清除障碍。该综合征于2004年首次报导,好发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无家族遗传性,为散发,患者多在30-50岁起病,常见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非伤寒沙门菌、巨细胞病毒、马尔尼菲篮状菌、伯克霍尔德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产生抗INF-γ自身抗体具体原因不详,与遗传因素、特定HLA基因有关(HLA II类等位基因 HLA-DRB1*16:02/DQB1*05:02,HLA-DRB1*15:02/DQB1*05:01 ) 。据报道,我国广西的严重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例中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者高达94.8%,死亡率较HIV阳性感染者高。即使接受抗真菌治疗,一部分患者仍发生持续、致死性感染。对于单纯抗感染治疗无效者,可使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以消除产生抗体的B细胞、降低自身抗体滴度、恢复内源性IFN-γ所介导免疫功能。 本例患者自首次起病至今2年余,前后2次分别通过淋巴结组织和脓液mNGS及培养,明确了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和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诊断,并通过进一步筛查抗体,最终确诊了导致其免疫缺陷的抗IFN-γ自身抗体综合征,通过初期两性霉素B诱导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后期恢复情况仍需密切随访。
1. Chan JF, Lau SK, Yuen KY, Woo PC.Talaromyces (Penicillium) marneffei infection in non-HIV-infected patients.Emerg Microbes Infect 2016;5:e19. 2. Browne SK, Burbelo PD, Chetchotisakd P,et al. Adult-onset immunodeficiency in Thailand and Taiwan. N Engl J Med2012;367:725-34. 3. Guo J, Ning XQ, Ding JY, et al.Anti-IFN-gamma autoantibodies underlie disseminated Talaromyces marneffeiinfections. J EXP MED 2020;217. 4. Browne SK, Zaman R, Sampaio EP, et al.Anti-CD20 (rituximab) therapy for anti-IFN-gamma autoantibody-associated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infection. BLOOD 2012;119:39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