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时使用双层手套可降低手术暴露风险
一、GBZ/T 213-2008《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附录C血源性传染病风险控制效果一览表中个人防护用品(PPE)控制措施效能的结论是:PPE可以预防血液溅洒时的意外职业接触,但是不能预防针刺伤害。外科手术时使用双层手套可将内层手套被刺穿的可能性降低60%-70%。
由此可见,双层手套在术者手与病人手术部位之间,设置了较好的直接接触屏障,能降低术者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
二、附录E--降低手术风险的措施 E.1.2:手套穿孔是职业接触的常见原因,并且时常被忽视。由于水化作用,手术延长时橡胶手套也会穿孔渗水。尽管双层手套不能“防止”锐器伤害,但是可将里层手套被穿透的风险减少6倍,由于双层手套的分流作用还可减少血液渗透量。
双层手套可防止手术延长引起手套因水化穿孔渗水,降低里层手套穿透风险、分流作用,因此,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同时保护术者不发生职业暴露。
三、卫医发〔2004〕108号《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第二章预防第五条(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为传染病人进行手术时戴双层手术,如为HIV、HBV、HCV、梅毒等病人手术时戴双层手套,降低血源性传染病感染风险。
四、手术人员可能频繁擦洗手而患皮炎,或在其他活动中皮肤磨损或切割,导致皮肤不完整,戴的单层手套一旦有破损或手套的水化作用,破损皮肤可能与病人血液、体液直接接触,且接触时间较长,会导致职业暴露,戴双层手套可起到保护作用。
五、高危手术,易发生手术破损手术,建议戴双层手套
在工作中发现骨科手术的手套破损机率非常高,建议戴双层手套。已有循证证据和文献报道。
有人做了研究,手术中单层手套穿孔率可达11.84%,而双层手套尽管外层手套也有着8.85%,但是内层穿孔率仅为0.52%。在大于2个小时的手术中,单层手套和双层手套的外层均有大于50%的几率破损,而内层手套的穿孔率仅为5.26%,明显低于单层手套穿孔暴露的机会。
骨科手术因直接接触骨折断端,复位过程中经常需要双手的协助复位,复位过程中需要使用持股器、复位钳、克氏钉、钢丝等内固定物固定,以上操作均易造成手套破损的发生。因此,有些医院将骨科手术医生戴双层手套要求写入手术室护理常规中,对患者和医生都有保护作用。
台湾要求骨科手术每小时更换外科手套(胡国庆教授课件)。
手术医生在手术台上戴双层手套的作用
一、佩戴方法:外科手消毒后,戴上第一层无菌手套,再戴上第二层无菌手套,注意防止手套污染。
戴双层手套方法,有文献介绍经验:为了方便戴双层手套,需要有人协助,如器械护士协助,先将要戴的第一层手套翻转、折叠放的无菌台上,即手套反面(光滑面)向外,手套正面(有纹理的防滑面)向内。第二层手套,不需要翻转,这样保证两层手套之间是光滑面对光滑面,不发涩容易戴。
二、戴双层手套的作用(来自胡国庆教授课件):
(1)降低手套穿孔风险;
(2)减少病人手术部位感染风险;
(3)防止术者暴露于血源性病原体;
(4)将针刺伤时的血液暴露最小化。
三、任何事物均有正反面方面的利弊,戴双层手套,在手术操作时会降低操作灵敏度,影响一些精细操作,一些医生也不习惯戴双层手套;同时手套使用的越多,感染性废物产生的也就越多,如何合理使用手套,又避免资源浪费,值得探讨。
我国约有6.9亿人正在感染或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1.2亿人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同时丙型肝炎又是慢性血液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我国艾滋病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并向普通人群蔓延。因此在手术中,手套的穿孔将使医务人员面临着经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感染的巨大威胁和挑战。
面对风险如何保护医患安全?
手术前对手术操作充分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手术类型及风险、病人有无血源传染性疾病、术者皮肤完整性等等,评估权衡风险大小及利弊,选择是否戴双层手套。
医务人员接种乙肝疫苗也是必须的,再增加一层保护。
手术医生在什么情况下必须选择戴双层手套,您清楚了吗?
参考文献:
[1] GBZ/T 213-2008《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2] 卫医发〔2004〕108号《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3] 李秀云,徐敏,赵体玉等。双层手套在外科手术中保护作用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4-506
[4] 徐博媛,王文好,谭彩姬等。双层手套预防骨科手术感染率的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3):2857-2858.
图片来自网络
图 文: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