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娜(威海市立医院感染管理科) 责编:吴怀英
一场新冠疫情,来去如风,如寒风般冷酷、像火焰般暴烈、若毒蛇般诡诈。武汉疫情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与医护人员的英勇斗争后,疫情最终得到了有效控制,继舒兰后新疆、大连又出现点状扩散,疫情常态化防控时代已经来临。复工复产复学复医,社会需要回到生机勃勃状态,百业复兴。
后疫情时代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改变。
以礼相待,礼让三分
继作揖、碰脚、点头等打招呼方式后,前几天德国总理默克尔碰肘关节与欧盟国家领导人打招呼的视频又火出了朋友圈。
实际我们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圣人孔子就早已经把这种方式推广开来。看,我们祖先早有先见之明!相见礼,要求身体微微鞠躬,双手交叉前伸,放在全身之最前,男性左手在前,女性右手在前,既表示虔诚恭谦之意,又保持了一定的社交距离,也无需手的接触。
为我们的祖先强烈骄傲,发明了1米社交距离礼仪,兼顾手卫生的周全礼节。
眉目传情,不得感冒
口罩戴地好,感冒不来找。各大医院原来高居人才流失榜首的儿科医生,今年难得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上半年,甚至偷偷笑出声来。
宝宝不出门,出门戴口罩,感冒不来找,你说让病毒心里怎么想,气不气!
口罩一戴,还增加了很多物理防晒的重要关卡,然而,更更更重要的是,社交恐惧症的最爱啊---毕竟,从眉目传情上,来分辨熟人,还是很不容易的,哈哈哈哈哈哈
圆心向内,好玩不累
疫情期间居家,我们的小伙伴们,发挥美食天赋,创造性的开创了自家食谱,如凉皮、油条、烘焙,把厨房当做竞技场,微博变成走秀台。原本水深火热的亲子关系,在朝夕相处(yirenzairen )之下,居然也磨合出了水乳交融的感觉。以前的社交小达人,也乖乖洗手作羹汤,圆心向内,发现家人的好,亲情的美,也挺好。
多种购物支付,减少接触
当早市的卖菜买菜大妈也用上了二维码,当超市的物品直接送到家,当网上也能试衣服,一个全民重视手卫生的时代悄然来临。进到家门来,先洗手。连最不重视洗手的小孩子和老人,也把洗手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
聚会不喧嚣,少饮酒也热闹
低风险区堂食逐渐放开,小伙伴总是避免不了想出去撸串、吃冷饮、喝奶茶。不要紧,到外面吃饭,公筷公勺成了标配,也成为了常态,就餐文明逐渐形成,劝酒的少了,喝高的少了,吆五喝六的不见了,酒桌越来越文明。
后疫情时代,遵守规则,践行文明,才能保护健康,防控新冠我们一起努力!!!
感谢作者供稿,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