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院感防控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风险,规范医务人员及患者行为,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诊疗条件,特制订本预案。 1. 成立新型冠状病毒院感防控小组及办公室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职 责: 1.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工作,对2019-nCoV防控方案、措施的落实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提高医院医务人员认识做好医疗救治与院感防控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敏感性。 2.负责对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环境清洁、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的业务指导工作、院感防控知识培训等。 办公室设立在:*** 办公室职责 1.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强发热门(急)诊管理工作。 2.组织协调医院多学科做好病例医疗救治与院感防控工作。 3.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2019-nCoV疑似患者、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做好多学科会诊、重症患者救治及网络直报等相关工作,负责流感防治工作防控方案的组织、落实、督导及检查。 4.负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统计及上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 2.成立诊治专家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职 责: 1. 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疑似2019-nCoV病例会诊、排查、转诊等。 2. 指导临床对2019-nCoV病人的医疗救治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及相关知识的培训等工作。 3. 服从领导小组调遣,参加专家会诊,指导医疗救治与防控工作。 4.负责组织及督导消毒、隔离和防护等物资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 3.工作要求 (一)开展全员培训: 要求全员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做到不漏掉一个病人;不发生一例医护人员感染。 (二)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工作: 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流程,确保医务人员防护到位,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加强感染的监测工作: 做好早预警、早预报,强化对院感防控监督与指导,发现隐患、及时改进。 (四)做好医院环境清洁、消毒管理: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执行,做好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的处理工作,并制定符合规范要求的操作流程。 (五)加强对来院就诊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患者的管理: 1.距咨询台大于1米的距离划一红线,要求患者站在红线外,避免拥挤和患者及家属围堵在医务人员周围;患者离开后及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2.及时给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发放医用外科口罩。 3.用后防护用品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4.穿脱防护用品及接触患者后及时进行手卫生。 (六)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管理 1.普通科室:病区预留一间应急隔离室,防备已收入住院患者出现疫情情况,做到就地隔离;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及手卫生。 2.留观病人: 【居家观察病人】被观察者尽量独立居住,与家庭成员接触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加强有效通风;每日根据情况选择清水擦拭或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物表。 【集中观察】加强空气通风和消毒,每日紫外线照射;做好环境表面消毒;被褥等纺织品等定期更换,首选臭氧消毒机消毒处理。 3.隔离救治疑似和确诊患者的留观室和病房: ①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时,应着病区专用工作服,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 ②当近距离接触患者有可能发生患者分泌物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③当实施能够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如: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尸检等高危操作时,将医用防护口罩更换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穿防护服,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鞋套。 ④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若患者病情危重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⑤疑似病人必须单间安置;确诊的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同一病室,床间距大于1.1米。 4.确诊患者转运 ①患者转运包括从就诊地到临时安置地,从临时安置地到集中安置地。应制定经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院内转运与院外转运的制度与流程。 ②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应按上级部门统筹安排,及时转运至有条件收治的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③转运时,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转运中避免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④非必需情况,不允许患者离开隔离区域 ⑤尽可能减少与工作人员、探视者及其他患者的接触 ⑥患者需通过专用的转运途径转运(负压转运车),转运完成后,应及时对转运车辆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应遵循WS/T 367的要求。(转运应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由市卫健委调用专用车辆进行转送 ) ⑦如果情况允许,为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七)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门急诊及发热门诊及病区医疗废物一律双袋包裹,标识清楚,专人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八)关注医务人员健康: 主动健康监测,包括体温和呼吸症状。每日至少两次测量体温。 附录:
1.不同区域防护用品的选择2.病人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喷溅到物体表面的处理流程3.转运制度4.物体表面、地面、复用物品等的消毒措施 1.不同区域防护用品的选择 一级防护(3±2件套+手卫生): 适用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医务人员; 穿戴①一次性工作帽、②一次性外科口罩、③工作服、④隔离衣(预检分诊必要时隔离衣),⑤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二级防护(6件套+手卫生): 适用于医务人员从事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诊疗活动; 穿戴①一次性工作帽、②防护眼镜或面罩(防雾型)、③医用防护口罩、④防护服、⑤一次性乳胶手套,⑥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三级防护(6件套+手卫生): 适用于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产生气溶胶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 穿戴①一次性工作帽、②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③医用防护口罩、④防护服、⑤一次性乳胶手套、⑥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2.病人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喷溅到物体表面的处理流程 (一)准备工作 1.物品准备: 一次性吸湿布、多个干净抹布、清水或(含清洁剂如洁洁灵等)、5000mg/L和2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湿巾、空桶、黄色医疗废物袋。 2.人员准备:穿工作服、戴手套、戴口罩。 (二)使用沾有浓度5000mg/L含氯消毒剂的布覆盖在污染物上。 (三)用覆盖物包裹污染物,一起丢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内,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四)操作人员脱去污染手套,洗手,再次更换新手套。 (五)根据污染物喷溅范围,以污染物为中心,从外围1-2米处,由外向内采用沾有2000mg/L含氯消毒剂的抹布擦拭物表,作用时间不少于10分钟,使用后抹布放入医疗废物袋内,不得在清水或消毒液中重复清洗;清洁时遵守清洁单元的原则,做到“一巾一物”。 (六)采用含氯等具有腐蚀性的消毒溶液表面擦拭时,30分钟后更换新的抹布;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 (七)全部操作结束,脱去手套,洗手。 (八)使用后抹布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处理流程:去污染(含消毒液的布)--消毒--清洁 3.转运制度院内转运 1.严格执行医院预检、分诊制度。 2.预检分诊处或门急诊发现疑似病人,按照首诊负责的原则,接诊人员应立即为该病人及陪护人员发放医用外科口罩,指导正确佩戴,电话通知相关部门后,引领病人暂时到预检室或远离人群的区域。 3.接诊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二级防护)护送病人到发热门诊(传染科)。 4.运送病人途中避免停留,杜绝与其他人密切接触。 5.运送车辆上备齐防护用品(如感染性废物袋、消毒液、吸湿纸或布、乳胶手套、速干手消毒凝胶),遇病人发生呕吐、体液等喷溅时,及时处理防止发生病原体的播散。 6.护送人员与发热门诊(传染科)接诊人员严格交接手续,确保患者安全。 7.护送人员及车辆在传染科下风口固定位置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后返回急诊科或门诊咨询台。 院外转运 1、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 2、随车接诊人员严格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到达传染科制定位置。 3、接诊人员到达传染科与科室相关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4、车厢内工作人员处于上风口位置,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工作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关活动前后要严格手消毒。 6、运送到指定医院传染科病区做好交接工作。 7、运送人员与车辆就地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医疗废物双袋包裹送到指定地点。 4.物体表面、地面、复用物品等的消毒措施 1.物体表面的消毒: 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高频接触卫生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门把手、计算机等物体表面、转运车辆、担架等运输工具(使用完之后立即消毒)首选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的使用2%双链季铵盐或75%的乙醇擦拭消毒(两遍),若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可清洁消毒一步完成,每天至少3次。遇污染随时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然后常规消毒。清理的污染物可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也可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系统。 2.地面的消毒: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 无明显污染物时可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1~2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3.复用物品如诊疗器械、器具的消毒: 应当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 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和物品实行专人专用。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按照“特殊病原体”中“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双层密闭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并做好“特殊病原体”标记。 病人用过的床单、被套、枕套送洗衣房进行清洗、消毒,棉絮等送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处理,均应做好“特殊病原体”标记。 4.空气消毒: 房间加强通风,可采用紫外线消毒,消毒剂喷雾消毒。 房间、转运车辆或其他密闭场所的空气终末消毒可采用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消毒机,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这是前两天刚收藏的应急预案,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