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1|回复: 6

[国际资讯] 直播精华丨高晓东: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门诊患者的感染防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8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直播精华丨高晓东: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门诊患者的感染防控
原创 高晓东 SIFIC感染官微
来自专辑
全球抗疫,SIFIC在行动!
当新冠病毒疫情来临,各国统考,世界真正成为了命运共同体,中国的经验,需要与全世界共享;世界的问题,中国也要思考解决方案。SIFIC计划在疫情期间,发挥所长,建立一个国内、国际专家交换抗疫经验的平台 - 全球抗疫,我们在行动,SIFIC在行动!

SIFIC计划在每周三、周六,组织在线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国际专家在线分享、交流与互动,形式多样,紧扣抗疫热点问题。
新冠疫情初步得到了控制,医院陆续恢复日常的诊疗工作。在严防输入性病例,阻断无症状感染传播的同时,如何在门诊、住院部,在高风险部门实施有效防护?同时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来听听感控权威专家的见解!
讲者:高晓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整理:王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审核:周谋清(东莞东华医院)来源:SIFIC全球抗疫,我们在行动
在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中,门诊是第一关键关口,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处于关键期,疫情防控效果决定着疫情防控拐点时间,门诊管理者必须严把门诊这个医院第一关,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任务、中心任务,更应把防控工作常态化开展,今天邀请高晓东老师从五个方面分享了中山医院门诊防控的经验: 一、发热患者的就诊及排查流程 预检分诊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做到把疑似新冠、新冠患者与普通就诊患者区分出来,需要前期做好筛查和人流控制,做好医院出入口管理工作。 以中山医院西院区为例,关闭部分出入口,在入口做好体温检测(关注体温受到环境影响,建议在室内测量体温),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如果发现疑似病例,分流到医院的发热门诊。或者对于来自高危地区的人群,要将该类人群控制在其他正常人群之外,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院设置两个发热门诊,一个针对疑似新冠患者的患者,另一个针对普通发热患者,并在发热预检的楼上进行了病区改造,隔成出17个留观房间,为了后期的新冠留观的使用。
二、主动筛查 流行病学史的问诊结合体温的监测,并不能把病人全部筛查出来,还有很多的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而核酸检测需要时间,对于门诊患者不现实。近期国家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郭艳红副局长提到建议大型医院要有核酸检测的能力,广东省分享经验时,要求所有患者入院前进行核酸检测,核酸阴性才能入院,核酸阳性隔离、治疗。为此咨询了侯铁英教授,答复门诊不筛查,只有住院才筛查。所以,门诊是否筛查还有争论。 三,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不同的人员需要提供不同的防护用品,但是目前防护用品五花八门,院感科需要评估防护用品到底能不能用,用在哪里?如何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改进防护用品,比如带有呼吸阀口罩应封闭呼吸阀,可采用各种方法,甚至可使用胶带。再比如部分非医用防护服没有封条,医院可改进张贴封条,贴好之后,通过专门机构进行验证,跟合格的防护服效果达到一致。针对不同人员不同岗位的防护用品的穿戴,中山医院通过拍视频,结合现场培训,一边现场演示,一边播放视频,告诉大家穿脱的方法,对穿脱进行严格的监控。 四、手卫生及环境消毒管理 手卫生落实是重要环节,在高频率接触场合放置手消毒液,如在每个电梯间放置快速手消,自动取报告机旁边放置快速手消毒液。环境消毒管理也需加强,如发热门诊采用次氯酸进行终末消毒,CT室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高危如检验科,转运电梯采用次氯酸或过氧化氢终末消毒。对于空调,单间的空调以及使用风机盘管的空调可以使用,普通风管连接的中央空调原则上不能使用。 五、重点门诊管理 (一)血透血透患者的管理既有门诊模式也有住院模式,前期某家医院发生较大的感染暴发事件,所以对血透患者进行另外的预检分诊,对所有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预检,包括体温、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佩戴的口罩是否符合要求等。分检完成后,进行相关操作,所有人员佩戴好口罩,陪护人员不进入治疗区域内。防护用品使用方面,常规治疗区域,工作人员穿着工作服,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由于上下机有产生气溶胶的风险,如果发热留观的病人需要做血透,严格要求二级甚至是三级防护,要求佩戴防护服,N95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二)肺功能肺功能室风险较大,检查中患者主动向外排泄分泌物。中山医院改进患者宣教模式,采用扫码观看视频,避免人员聚集。另外要求检查室必须有窗户,没有窗户的诊室要关闭。设备使用的传感器、滤膜、螺纹管均应一人一用一更换,但是由于管路和传感器价格昂贵,因此采取分批次低温灭菌的方式,保障消毒效果。科室执行二级防护:要求穿戴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护目镜,手套等。
(三)呼气试验C13和C14是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呼气试验的两者方法。c13是使用呼气袋的方法,先服用药液,再在气袋中呼出气体,然后进行上机检测。C14是含着卡片进行吹气,吹一段时间,放在机器内进行检测。两者对比,效果相似。C13需要注意仪器后的污染问题。但是C14对环境污染较严重,患者直接向环境排出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大,从疫情防控的角度,还是取消了卡片式的试验
(四)内镜中心疫情期间单人单诊室,诊疗采取预约,减少人员的聚集,加强消毒措施,建议不是所有的内镜都做预消毒,只有疑似新冠才做预消毒,正常的患者,还是按照先清洗再消毒的操作步骤,如果需要预消毒,应使用含消毒成分的酶液。中华医学会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期内镜中心清洗消毒方案》提到,预处理时内镜应浸泡在过氧乙酸或酸化水,而有机物对酸化水影响很大。如果患者未患新冠,个人建议还是先清洗再消毒。防护要求:日常情况下,穿戴隔离衣、一次性外科口罩,必要时带面屏,疑似新冠时,做严格的防护。
(五)口腔科操作中产生气溶胶的风险较大,有研究显示,手机操作传播的气溶胶可到达几米,所以防护比较关键。要求穿隔离衣,戴外科口罩,防护面罩。针对新冠时,戴N95口罩。另外应把初诊和复诊区别对待,因为复诊人员情况较熟悉,风险较小,初诊情况不清,风险较大,个别人员可能需要佩戴N95口罩。无窗户的诊室要关闭,规划好洁污通道,加强清洁消毒,在疫情期间加强防护要求。
(六)眼科在疫情加强个人防护,要求穿戴隔离衣,口罩,护目镜。对眼底灯前面进行屏障的保护,减少气溶胶传播风险,避免眼结膜感染风险。我们把眼压计放在通风较好的场所。眼科的A超,B超也应引起关注。
(七)胃动力监测疫情期间发现胃动力检测设备,类似鼻导管,插入鼻孔内,通过细管内水流动力检测胃的动力。管腔较多、较细,按照胃肠镜的消毒流程,但清洗仍较困难,建议用金属的,固态、高分辨的导管,比较易消毒。
(八)心超-经食管超声类似胃肠镜,没有管腔,清洗较方便,按照内镜中心模式管理:用多酶洗液清洗-消毒-干燥-备用;所有人员做好防护,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隔离衣,面屏等,防护级别为一级防护;如为疑似新冠病人,防护级别升高。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仍极其严峻,综合医院门诊既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哨口,也是发生交叉感染的高危区域,我们应在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切实把好门诊防护关,是降低院内感染率,确保医患安全,遏制病毒院内传播的关键。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20-4-18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门诊患者的感染防控,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8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疫情防控常态化,防控一刻都不能放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课程很精彩,再次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很实用,特别是内镜,先洗后消,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很实用,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0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疫情防控常态化,防控一刻都不能放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