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终南山院士:这次暴露的短板,我们CDC(疾控中心)的地位太低了,只是个技术部门,CDC的特殊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其实岂止是疾控,院内的感控部门也是同样的尴尬境地,之前新华社都发过一篇报道,医院感染管理科 :一种弱弱的存在,就说明了感控现在的地位,但是疾控有像终南山这样的院士替他们发声,感控呢?
01
之前看到央视报道了感控医生,于是写了一篇:
很多感控人看到了这篇文章,说是很有感触,但是也有很多人替自己抱不平。在文章下方留言,比如: 小篇,麻烦写上感控护士、你单独写感控医生我不服。
编者的标题确切来讲应该是“感控人”被央视关注了,目前从事感控事业的人员大多为护理专业的!
近期很多宣传感控工作者的文章,但是我都没太转发,因为我不是感控医生,我是感控护士!
因为从事感控的人里面,有医生、护士、药师、技师等等,而且护士占大多数,央视只报道感控医生,其他专业的感控人看到,确实会有点不平衡,虽然,当时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已经在标题加上了双引号,泛指所有从事感控的人员,但是在文章里面确没有说明,引起了很多人的误解,说一声抱歉。
再此,还要再次感谢央视的报道,让感控人这个群体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把感控人不为人知的一部分让大众所知晓,所了解。
感控的地位羸弱已久(一直没有重视过),疫情期间央视的一次报道,让感控人呈现在大众面前,也获得了一些赞美和掌声,但是疫情结束以后呢?
那一天很快会到来,人们回归正常生活,疫情不再是谈论焦点,就连医护都不会是谈论焦点,这是记忆的规律。在那个时候,还有谁,会想起疫情期间那只报道一次的感控“医生”呢。
今天,我要用我微弱的声音,说说他们的心里话,为感控发声。
就算声音微弱,也不要放弃发声.
02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治疗了多少病人,效益如何,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政绩指标。大笔资金优先投入到治疗环节,保障生病患者解决就医问题,是最能体现能力和政绩的一项举措。
而感控预防,作为一个天生自带「利他属性」的专业,工作做得越好,反而越太平无事——难以量化评估的成效,让成为了被冷落的角色,感控的难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地位尴尬 医院感染属于医疗质量的一部分,按理来说,应该和医务、护理、质控这些部门的地位一样,但是有几家机构能一样,虽然文件上经常把院感和医务、护理、质控放在一起,但是,很多医院基本上都是低于这几个科室的等级,比如有老师留言说:
院感科在医院的地位非常尴尬,不是临床一线,也不是管理部门,奖金和闲杂人员一个等次,职称晋升无门,可风险和压力比那个部门都大。医院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员工的不重视,导致员工对院感科的督查和指导存在应付甚至反感。
院感科一直处于二级职能部门,配置人员时随便拉个人来就可以上任,工作中无人无钱,没有考核医务人员的权限,平时管理当耳边风,导致措施和方案的执行推行很困难。很多人都感觉院感日常监管和培训是添麻烦,所以才会出现现在这样,在防控方面一无所知的一大批医务人员。
待遇还没有后勤人员好,医院行政还分三六九等级,院感人是最低的那一档!!事多人少待遇差.
还有很多机构的是把医院感染放在医务部或者护理部下面,地位决定发言权和决策权,这样的感控地位,就是耗子钻风箱两过头受气!领导不重视经常挨批,医护也不会给你好脸色!有事上前,没事靠边!是不是这样的?
人员尴尬
如果没有好的平台,就不会吸引优秀的人才,虽然在2009年出台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已经明确了院感人员的配比,甚至在等级评审中也有明确的要求,但是有几家能够配置充足,很多人员都是超负荷工作,比如,有三甲医院老师留言:
750床的三甲医院只配备2名感控专职人员,其中一人是主任,另一人就是我,护理本科毕业同时做专职医生与专职护士的活。这一个多月间,我除了负责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还要制订全院疫情防控方案、各种指引与流程,全院培训,临床督导,爆发演练……但防疫补助,我一分钱也没有。理由是,我没有直接接触确诊或疑似患者。我不缺这每天200、300块的补助,我只想要一句公道。
还有医疗机构的老师,虽然是专职,但是和传染病管理是一套人马。比如:
很多医疗机构院感人还要负责传染病防,一套人马两套工作。
这些相对于更基层的人员,还是很不错的,很多一级医院及以下的医疗机构,感控部门虚设,人员兼职,根本无法开展工作,在医疗机构工作的人都知道,每个人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萝卜不止一个坑了,还要再增加一个兼职感控,终日忙于填表、整台账,疲于应付,可想而知工作落实情况。甚至有老师发出了取消兼职的呐喊。
希望国家制定严格的制度,不论医院大小要有全职感控人员,兼职真是累死干!
专业尴尬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专业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由多专业人员合作,相互协调和支持,预防和控制感染,它的相关学科有流行病学、传染病学、临床疾病学、临床微生物学、免疫学、消毒学、护理学、抗菌药物学和医院感染学等。
在大型医院基本可以做到多个学科的相互合作,虽然不能说全专业,但是至少有几个专业相互互补,但是在基层医院,兼职的就不说了,有一两个专职的,也顾不到这么多的专业,在院领导重视程度不高的前提下,如何做好专业互补,真是一件困难事,往往都是自己恶补学习,所以,感控人的学习,是最积极的。 院感人每次学习最积极,管的范围最多,检查也多,可惜最不被重视,到如今也只是和大多数科室一样是二线,也没有人替我们说话。
我作为一名护理转岗的专职人员,认为院感工作只有护理专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有护理是做不到精准感控的,只能停留在消毒隔离等基础感控阶段
多少医院的感控人都是护理人员,还要监管感染病例,指导合理用药、病原检测、医废处置、污水处理、洗衣房、食堂、保洁保安……真正的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院感工作太累了,一两个人要负责那么多那么多的工作,干的好了没人表扬你,工作中有一点没干到马上就有一大堆批评,所有的荣誉和奖金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每当有检查的时候你马上就会被所有人推到最前线。一个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默默奉献的职业。
感控是一个很好的背锅侠 做院感工作心理素质需要非常好,第一要承受起临床科室的骂,第二要承受起上级领导检查时的骂。第三专家不需要看规范指南说什么都是对的。说实话这吃力不讨好的活聪明人谁做?
院感科什么都要管,但什么人都不归院感科管;下临床督查指导都需要临床护理知识,但临床护理相关职称不让进;出事了就是我们院感科的事,没事就敷衍一下;
因为感控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决定了它是一个迎检必备部门,没有检查时什么好事儿都没份儿,但是,挨批评多半会有份儿的部门。
院内各种需求,都是打着感控的幌子找理由。 科室人员不足,申请人员,是为了更好的做好感控; 中央空调消毒,找感控 饮水机消毒,找感控 图纸改造,找感控 需不需要消毒机,找感控。 。。。。。。。
昨天,群聊的时候,有个小伙伴,总结了一下: 想用的时候,拿院感挡剑,就往不符合院感要求靠; 不想用的时候,就说不能教条要结合实际
我加了一个横批:都是他有理。
大家说说以上这些是不是感控的现状?
感控重视的文件,每年都有一大摞,重视都只是说说而已,谁动真格管了!都是停留在纸面上。
03
我们不可能预测得到,像SARS、「新冠」这样的病毒,下一次会在何时何地再次袭击我们。
22位逝去的生命无法再挽回,但一次次危机却不断鞭策我们进步。
感控这个学科现在已经到了非建设不可的时候了,不能再靠热情、奉献,或者靠出一些事情来推动它。这样的代价太大太大了……
如果有一天感控工作不因大灾难大疫情而受到重视,那将是我们社会对于文明认识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也是我们医疗体制改变的根本特征。
可惜没有如果,也不会因为灾难而重启。反思灾难,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而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其实非常脆弱。
有终南山院士替疾控发声,谁替我们发声?这篇文章也许并不能改变什么,俗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虽然我们并不会以哭博取同情,但是可以通过发声,来传达信息,即使声音再弱,也不能放弃发声,万一被谁听到或看到呢?万一真的会有改变呢?
只希望医护有多重要,感控就有多重要,这样的要求高吗?否则弱弱存在的地位,如何能更好地保护逆行者?疫情之后,感控地位会不会提高,不知道?
在疫情未结束前,还是先做好本职工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