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6|回复: 1

[国际资讯] 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策略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8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策略建议!
来源丨妇产科在线鸣谢丨臻臻
执笔专家: 赵茵,邹丽,王琳,王泽华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武汉感染流行,我省各医疗机构产科时有接诊妊娠 合并肺部感染疑似及确诊病例。各孕龄均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气促、外周血白 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例以腹泻为首要表现,后续出现发热,呼吸道症 状。肺部CT呈病毒样肺炎表现。孕产妇是该病毒的易感人群,且妊娠期妇女对病毒性呼吸系统感染 的炎症应急反应性明显增高,病情进展快,尤其是中晚期妊娠,易演变为重症,需住院密切观察。为规范管理,现给出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策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
2020年1月26日

一、接诊发热孕妇及疑似患者


1. 接诊医疗机构条件
具备发热门诊和产科处理条件发热及疑似孕妇首先进行预诊分诊,测量体温并由专门人员指引到指定发热门诊就诊。
2.接诊流程
1) 检测体温,了解有无咳嗽、胸闷症状,询问病史(有无2 周内家庭内发热人员,有无华南海鲜市场接触)。
2) 疑似患者(发热≥37.3,呼吸道症状),立即启动常规防护,筛查(血流感病毒五项,咽 拭子三项,血常规+CRP),立即向医务处申请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前往发热门诊。签字后行胸部CT 检查了解肺部情况(告知患者进行胸部 CT 的必要性及进行必要的腹部防护)。
3) 排查产科情况:发热门诊请产科医生会诊并进行产科检查,超过28周可行胎心监护、必要时进行超声评估胎儿宫内安危。
二、处理
1. 建议收治发热隔离病房,由感染科、产科、ICU等相关科室共同管理;
2. 抗病毒及抗炎治疗
终止妊娠前:抗病毒 奥司他韦 75mg bid (FDA 妊娠安全等级C),抗生素:头孢曲松(罗氏芬)2.0 qd+希舒美 0.25 qd PO(首剂加量)(FDA 妊娠安全等级B); 厄他培南 1.0 qd+希舒美 0.25 qd PO(首剂加量)。
3. 终止妊娠后:根据呼吸科/感染科意见
4. 终止妊娠妊娠合并病毒性肺炎病情发展迅速,建议隔离收治,并多学科团队诊疗,终止妊娠需产科,麻醉科,手术室,呼吸科,感染科,新生儿科,院感,医务处共同参与),孕产妇肺部状况主要有内科医务人员治疗,终止妊娠由产科人员决策处理,新生儿由儿科医生处理。
5. 终止妊娠指征: 1)胎儿窘迫;2)临产但短时间无法分娩;3)病情控制不理想,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增快≥30次/分),无给氧条件,氧饱和度<93%;CT提示大面积病毒性肺炎或48小时内病 灶进展>50%。
危重症病例(按照国家卫健委定义):符合如下标准之一,立即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并在条件允 许时尽快转运定点诊治医疗机构。包括:呼吸衰竭;脓毒症休克;合并其它器官功能衰竭。
6. 相关地点: 孕产妇、产房、新生儿科、手术室,需具备负压隔离条件、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以上各处所需准备隔离防护用品。建议发热病房中具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专用房间或隔离产室或专 用手术间。
7. 产后隔离治疗,由感染科治疗为主。
三、关于新生儿的防护建议
1. 新生儿建议隔离10天,不母乳喂养。
2. 由于孕妇高热及低氧血症,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早产风险增加,应严密监护新生儿,转诊新生儿需做好隔离防护。
四、发热、疑诊及确诊孕妇的转诊
1. 转诊指证接诊单位不具备高危孕产妇及早产新生儿抢救能力;或患者病情不稳定、重症或危重症患者。
2. 转诊流程:由本单位产科负责人评估病情确定需要转诊,由本单位医务科与拟转诊医院的医务科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沟通,协调接诊事宜并书面病情介绍。参考文献:1.国家卫生健康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
2. 张劲农,胡豫. 武汉协和医院处置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策略及说明_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inical managem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when Novel coronavirus (nCoV) infection is suspected: Interim Guidance.
4. No. 225-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Obstetric Patients and Neonates Born to Mothers With Suspected or Probabl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发表于 2020-1-29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们非常有指导意义,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