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感染病人操作流程(2019-1-22修改) |
| |
| |
| 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感染风险,做好相对应患者安置要,并做好入院宣教,告知隔离目地及注意事项。 |
| 择期手术:手术医生于术前1天在手术通知注明患者感染情况。 |
| |
| |
| |
| ①当条件允许时患者应首选单间安置,当隔离病室不足应遵循,同室安置同病原体患者安置。 |
| ②床距≥1m以减少直接接触的机会。 |
| 诊疗设备、器械: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处置诊疗设备、器械 |
| 仪器处理:器械车、手术推车、吸引、输液架、麻醉机、监护仪、护士工作站台面用75%的酒精擦拭,再用清水抹布擦拭;直接接触检查设备专用,每位患者使用后应清洁并消毒。 |
| |
| ①环境表面湿式清洁至少2次/天使用物品按物品的性质及用要求分别消毒处理。 |
| ②高频接触表面(如床栏、床头桌、洗脸台、漱洗盆、门把手等)以及患者旁的设备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
| ③患者病房内放置手消毒剂,以备随时使用。 |
| 治疗用物:在进行治疗操作时既要无菌技术操作也要避免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 |
| ①眼内炎患者的眼药应其他病人的隔开,眼药专人专用(患者床旁放置清洁储药盒,放置眼药。)。 |
| ②护士应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保证用药的频率和种类正确。用药时原则最后给眼内炎的病人点药。 |
| ③操作后即可快手消液洗手,以免造成交叉感染。眼药瓶盖用后及时盖好,标注开瓶日期,如可疑污染立即更换。 |
| |
| ① 诊疗工作中,应避免不要必要的接触患者邻近环境表面。 |
| ② 如果手部无可见污染、宜选择含醇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
| |
| ① 日常规晨晚间护理实行一人一巾“84”液湿扫床,将感染病床放在最后清扫. |
| ② 病房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有效降低致病原微生物浓度。 |
| ③加强治疗室、检查室管理;感染患者用过的治疗用具规范处置;用醒目标识区分内眼和外眼换药车,不可混用。 |
| 思检查室及治疗时应按先内眼、非感染、后感染的顺序进行。 |
| ① 使用过检查仪器如“裂隙灯、眼压计”等,及时用75% 的酒精棉球擦拭,直接接触患者收水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剂浓度符合标准。 |
| ② 在操作时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流程,杜绝经手导致交叉。 |
| |
| 1)、手术间安排:感染手术间,在手术间门外悬挂“感染手术,谢绝参观”的警示牌。 |
| ①负压手术间进行,②污桶(三个)套黄色医用垃圾袋、锐器盒 |
| ③备用大黄色垃圾袋(双层)。 |
| ④将室内暂时不用或可能不用的物品全部移至室外,以免被污染,手术所需用物准备齐全并放入手术间。 |
| ③ 将防护用具及其它用品放于手术间门外推车上。 |
| ④在手术床及车床上铺上一次性铺床单;将铺有一次性铺床单的车床,将接病人进手术间后,更换手术推车上的床单,将污染床单放入污衣袋内。 |
| 2)、术中控制 |
| ① 室内、室外各1名巡回护士,室内人员在手术中不得离开手术间,室外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感染手术间。 |
| ②室内人员在手术间门口穿好防护用具后方能可进入手术间。 |
| ③室外巡回护士负责传递室内没有的物品并执行隔离措施。 |
| ④手术间内需使用的物品(如眼内耗材、激光眼镜、全视网膜镜)放在室间的治疗车上。 |
| ⑤器械护士戴双层手套,手被污染后(接触过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必须及时更换手套。 |
| ⑥台面表面、地面如有污液使用吸湿材料(吸水纸)使用有效消毒剂对污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2000mg/L-5000mg/L)。 |
| ⑦所有医疗垃圾均弃于黄色垃圾袋内。 |
| ⑧控制参观手术人员进出。 |
| 3)器械、物品清洗消毒 |
| 术后器械处理: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器具、物品,应由使用者及时做预处理,除去诊疗器械、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明显污物, |
| 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式对器械、设备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 |
| 术后用物装载: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应采用密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载。 |
| 术后仪器处理:器械车、手术推车、吸引、输液架、麻醉机、监护仪、控制面板可以卫生湿巾或用75%乙醇棉球擦拭,再用清水抹布擦拭;接触过病人的多次, |
| 使用物品按物品的性质及用要求分别消毒处理。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手卫生和手消毒。 |
| 清洁工具所有工具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医疗废物分类处置。 ①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 |
| ② 清洁不同区域应跟换清洁工具,推荐清洁工具实行颜色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