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感染控制又霸屏了,再次成為街談巷議、婦孺皆知的新聞熱點。兩起感染暴發事件,又一次炙烤著中國醫療安全底線。
4月,廣東順德某醫院腸病毒院內感染暴發,導致5名新生兒死亡;5月,江蘇省東臺市人民醫院69例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醫院的主要負責人被撤職,相關部門醫務人員受到處罰。院感從來無小事,樁樁件件性命攸關,需要防微杜漸,對感染風險零容忍!
靜脈留置導管作為侵襲性治療手段之一,是感染防控的重中之重。2019年,美國ECRI Institute 網站上發佈:外周靜脈導管所致的感染問題已成為2019年美國十大患者安全問題之一!
中國是輸液大國,靜脈留置導管已廣泛應用於靜脈輸液。作為靜脈導管的大門和守衛,輸液接頭是感控必須嚴防死守的第一道防線。設計不合理的輸液接頭就成了感染隱患,接頭表面在使用過程中能否被徹底消毒,有無細菌殘留,是我們判斷接頭是否是符合感染防控要求的合格產品的重要評估指標。美國FDA、中國質檢部門給出了標準檢驗方案。(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行業標準》YY/T 0923—2014)
為了驗證無針輸液接頭的去汙染能力,我們選取了市場上常見的9款預連接無針接頭留置針,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進行了實驗。模擬臨床輸液接頭被細菌汙染,嚴格進行消毒、待幹,對接頭進行沖洗,再將沖洗液進行細菌培養,進行菌落計數。
其實從2006年起,美國FDA就收到多份關於使用正壓無針接頭引起血流相關性感染的報告,3名患者的死亡與正壓無針接頭的感染直接相關,這一結論引起美國FDA強烈關注,立即要求廠家提交上市後監督研究報告,評估這些無針接頭是否容易導致器械相關的血流感染;並向臨床提供了無針輸液接頭細菌侵入實驗研究方案。
除了選好接頭,我們還要用好、管好無針接頭(包括預連接輸液接頭的留置針)。行業規範要求:在輸血、輸脂肪乳、血液殘留、汙染、任何情況的移除接頭時,都必須更換輸液接頭。不可更換輸液接頭的預連接留置針,輸注血液及特殊藥物後只能拔除、更換整根留置針,再次輸液時需重新穿刺,造成不必要的二次穿刺,增加患者感染風險。
對於不可更換無針輸液接頭的留置針,臨床一定要慎用!接頭設計不合理、無法更換接頭的留置針,不應出現在臨床!這對控制院內感染,降低CRBSI太重要了!
上週的第15屆上海國際醫院感染控制論壇(SIFIC)年會上,高曉東教授就:“一個接頭,兩個安全”話題發表演講,強調為了醫患安全,一定要選擇合格的無針輸液接頭,讓輸液接頭成為捍衛導管安全的守衛,而不能成為細菌感染的大門!接頭雖小,安全事大!
參考文獻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行業標準》YY/T 0923—2014,1頁
4. 導管相關感染防控最佳護理實踐專家共識2018年,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