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08 10:3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3 17:36
01-03 09:00
01-02 17:30
查看: 2868|回复: 7

[中山探案] 探案60:“深藏不露”的发热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5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j0Ne3BscnGgnJcEG.jpg

作者:姚雨濛、马玉燕、金文婷

审阅:胡必杰、潘 珏


一、病史简介

男性,49岁,江西人,2018-06-13入住中山感染病科

主诉:反复发热1年

现病史

  • 2017年6月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发热,Tmax 39.5℃左右,伴有畏寒,否认其它伴随不适。发热间隔数日至2周不等,当地诊所通常静滴药物(具体不详)1日后体温恢复正常,或持续2-3天后自行下降至正常。在当地医院,自述多次验血及胸部CT均无异常发现。

  • 入院前3日再次出现发热伴畏寒,Tmax 39.6℃,否认其他伴随症状,遂至我科就诊,拟“发热待查” 收入院。

  • 神清,精神可,胃纳夜眠可,二便正常,一年内体重减轻5kg。

既往史及个人史:诊断2型糖尿病2年余,口服阿卡波糖及格列美脲。从事厨师工作。

二、入院检查(2018-06-13)

体格检查

  • T:37℃,P:82次/分,R:20次/分,BP:130/85 mmHg聽

  • 神清,精神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脏各瓣膜区未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神经系统检查(-)。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Hb聽111g/L,WBC 7.21*10^9/l,N%:66%;PLT 259*10^9/L;

  • 尿常规: RBC阴性,蛋白阴性,WBC阴性,葡萄糖阴性

  • 粪常规:RBC、WBC阴性,粪隐血:阴性

  • 炎症标志物: ESR 88mm/H;hsCRP 34.2mg/L;PCT 0.06ng/mL

  • 生化:Alb 36g/L,ALT/AST:8/11U/L,sCr:99umol/L

  • 随机血糖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5.0%

  • 出凝血功能、D-二聚体:正常范围

  • 细胞免疫:正常范围;

  • HIV抗体:(-);

  • T-SPOT.TB A孔14/B孔13;隐球菌荚膜抗原:(-)

  • EBV-IgA, IgM:(-);血浆、单个核EBV-DNA:(-);CMV-IgG(+),IgM:(-),DNA:(-)

  • 甲状腺功能:fT3、fT4、sTSH :(-);

  • ANA、自身抗体谱、ANCA:(-);

  • 肿瘤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 5.1ng/mL(正常范围<3.3);SCC、AFP、CEA、CA199、CA724、PSA等均阴性

  • 免疫固定电泳:(-)

辅助检查

  •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 心脏彩超:静息状态下经胸心超未见明显异常。

三、临床分析

患者中年男性,慢性病程,表现为反复高热伴体重减轻,外院多次查血常规、胸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本次入院查体、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提示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但血白细胞和降钙素原正常范围。除T-SPOT.TB、细胞角蛋白19片段轻度升高外,无阳性发现,符合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诊断,需考虑以下疾病:

  1. 感染性疾病:通常发热的病程越长,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越低,但该患者仍需要考虑慢性、隐匿性感染可能,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心内膜炎、腹盆腔深部脏器脓肿等。我国的FUO患者中,感染性疾病以结核病多见,尤其结合本患者T-SPOT.TB轻度升高,需要进一步完善胸部及腹盆部影像学(如增强CT、MR、PET/CT等),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病灶,可进行布氏杆菌病抗体,必要时做经食道心超等检查。

  2. 肿瘤性疾病:包括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可引起慢性发热。在引起FUO的肿瘤性疾病中,尤以淋巴瘤、肾上腺或肾脏肿瘤最为常见。该患者需进一步完善胸腹盆影像学寻找肿瘤性疾病的可能线索。同时需要进行骨髓穿刺及活检术除外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必要时可行头颅影像学及胃肠镜等检查。

  3. 风湿免疫性疾病:我国FUO患者中,免疫性疾病以成人Still病多见,该患者白细胞正常范围,否认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不考虑该诊断;入院后查自身抗体均阴性,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可能性也不大,但尚不能除外大动脉炎、自身抗体阴性血管炎诊断,可考虑通过PET/CT寻找是否存在糖代谢增高的病灶以明确或排除此类疾病诊断。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 2018-06-13 入院夜间T 39.2℃,抽取血培养(需氧2瓶,厌氧2瓶,真菌1瓶)。

  • 2018-06-14 PET/CT提示右侧锁骨区和纵隔多发糖代谢异常增高的肿大淋巴结,炎性病变可能,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累及不除外。

  • 2018-06-14 因临床分析及PET/CT结果考虑淋巴瘤不能除外,行骨髓穿刺+活检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同时抽骨髓液作需氧、厌氧培养。

  • 2018-06-15 超声引导下右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当天初步病理报告:肉芽肿性病变,待特染及酶标。

  • 2018-06-16 穿刺淋巴结组织涂片找细菌、真菌、抗酸杆菌及细菌培养均阴性。

  • 2018-06-18 右锁骨上淋巴结组织NGS检测报告(2018-06-15采集标本):未检出特殊病原体。

nFu5luB5q5WwlFfq.jpg

HAtzNdiwafxjIxiy.jpg


  • 2018-06-19 血培养和骨髓培养结果:需氧菌、厌氧菌和真菌,均报告阴性。

  • 2018-06-19 根据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的病理报告肉芽肿性淋巴结炎,结合T-SPOT.TB轻度升高(A孔14/B孔13),本例考虑结核或NTM病可能。故予异烟肼0.3g qd+利福平0.45g qd+克拉霉素0.5g q12h+左氧氟沙星0.4g qd口服,兼顾抗结核和NTM治疗。

  • 2018-06-20 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补充病理(2018-06-15采集标本):肉芽肿性病变,抗酸等特染及酶标均无特殊发现。

  • 2018-06-21 骨髓穿刺涂片+活检报告提示无血液系统疾病证据。

zXgcxerAbEEe8eT8.jpg

qBeB6k77jUj3FSqk.jpg

  • 2018-06-21 为进一步明确纵膈肿大淋巴结性质,行支气管镜检查+Ebus:支气管管腔通畅,粘膜光滑,右肺中叶行灌洗,回收液送检。中央超声:探及7组、4R淋巴结直径分别约17mm、10.6mm,超声引导下分别行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标本送液基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 细胞涂片(7组+4R组纵膈淋巴结):见大量凝固性坏死,少量炎症细胞,可疑类上皮细胞,倾向肉芽肿性病变(TB可能);

  • 灌洗液及纵膈淋巴结组织:涂片找细菌、真菌、抗酸杆菌:阴性;细菌培养:阴性;真菌、分枝杆菌培养:出院前报告未出。

  • 2018-06-25 停止发热9天,随访炎症标记物下降好转,予出院。嘱继续异烟肼+利福平+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门诊随访。

BtqGYu6XIbq2zJUz.jpg

AoQI1g6c81oc0O5Y.jpg


治疗后反应:体温单

XG7hu9g7J7HJsh0N.jpg


出院后随访

  • 2018-07-03 纵膈淋巴结穿刺组织的分枝杆菌培养结果(2018-06-21采集):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生长。

  • 2018-07-30 患者门诊随访,发现肝酶升高(ALT/AST 112/90U/L),复查胸部CT示原肿大的右侧锁骨上及纵膈淋巴结较前缩小。故予加强保肝治疗,同时根据NTM培养阳性的结果,调整抗感染方案为异烟肼0.3g qd+克拉霉素0.5g q12h+乙胺丁醇0.75g qd口服。

  • 2018-08-20 纵膈淋巴结培养的NTM菌种鉴定回报结果为脓肿分枝杆菌。

  • 2018-09-13 门诊随访,无发热,肝功能ALT/AST 70/35U/L,CRP 0.4mg/L,ESR 16mmHg,胸部CT:纵膈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进一步缩小。继续原方案治疗,辅以保肝治疗。

  • 2018-10-08 电话随访,经过近3月治疗,患者体温平,体重恢复起病前水平,目前仍在接受抗分枝杆菌治疗、规律随访中...

dGg2Nf8kG6E5Fn69.jpg


治疗后反应:外周血白细胞及炎症标记物

uI9jjb9j69j23Oj3.jpg

eOywQsKK13y3eW55.jpg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锁骨上和纵膈淋巴结脓肿分枝杆菌感染

诊断依据

患者为中年男性,以发热和消瘦为主要表现,慢性病程,影像学提示右侧锁骨上淋巴结、纵膈多发淋巴结肿大,PET/CT提示病灶糖代谢升高。淋巴结穿刺病理为肉芽肿性病变伴坏死,未见恶性肿瘤依据。纵膈淋巴结穿刺组织培养为NTM生长,菌种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经抗分枝杆菌治疗,患者未再发热,体重恢复,ESR和CRP等炎症标志物降至正常,随访CT示原肿大淋巴结逐渐缩小,因此本病诊断可以明确。


六、经验与体会

  1. 尽管医学技术发展,但仍有15%-30%的不明原因发热(FUO)最终无法明确诊断。FUO诊断过程,往往非常耗时且困难重重,有时候还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带给临床医生巨大的压力,以至于被称为“内科医生的噩梦”。本例患者沟通良好,积极配合检查,接受了包括较为昂贵PET/CT,以及锁骨上淋巴结穿刺、骨髓穿刺活检和支气管镜+超声下纵膈淋巴结穿刺活检,最终获得明确诊断。文献报道FUO中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且临床表现更为隐匿,或诊断过程更为艰难曲折。

  2. 18F-FDG可提示细胞内葡萄糖代谢升高,常用于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其实糖代谢升高也见于感染与炎症性疾病。18F-FDG PET/CT由于敏感性高、扫描范围广,可以发现临床上或传统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的病灶,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被用于FUO的诊断中。向临床医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患者从PET/CT检查中获得额外诊断信息、从该项检查中获益。我国12家医院的多中心研究显示,376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95.2%的患者通过PET获得阳性发现。

  3. NTM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包括NTM肺病、NTM淋巴结病、NTM皮肤软组织与骨病,以及严重免疫抑制人群中的播散性NTM病,其中淋巴结病多见于婴幼儿、儿童中颈淋巴结炎,或继发于NTM肺病的纵膈淋巴结炎。本例为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且无肺实质病变,仅表现为纵膈与锁骨上淋巴结炎,较为罕见,以至于成为FUO的元凶。

  4. 不同NTM菌种引起的临床疾病相似、难以通过临床表现鉴别,同时菌种之间对常用抗分枝杆菌的药物的敏感度差异较大,因此国际上发布的指南,建议对临床分离的NTM,应该鉴定到菌种水平。本例最终菌种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属于快生长型NTM,常见而难治的NTM菌种。

  5. 值得指出,由于脓肿分枝杆菌不同亚种之间,耐药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指南建议,对脓肿分枝杆菌,应通过适当的分子技术鉴定至亚种,并且进行克拉霉素、阿米卡星和头孢西丁的药敏试验,若条件允许,最好包括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米诺环素、多西环素、莫西沙星、利奈唑胺、复方新诺明和氯法齐明。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许多临床实验室尚无法常规开展菌种鉴定与药敏测试工作,不少患者无法得到更个体化的药物选择。幸运的是,本位患者经过初步经验性治疗,已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Mourad O, Palda V, Detsky A S. Acomprehensive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fever of unknown origin.[J]. Archivesof Internal Medicine, 2003, 163(5):545-51.

[2] Wang Q, Li Y M, Li Y, et al. 18 F-FDGPET/CTin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and inflammation of unknown origin: a Chinesemulti-center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 MolecularImaging:1-7.

[3] Haworth C S, Banks J, Capstick T, et al.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l pulmonary disease (NTM-PD)[J]. 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2017, 4(1):ii1.

上海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特需专家、普通和专病门诊时间

特需专家门诊(东院区:斜土路1609号)

  • 胡必杰教授: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 潘珏主任医师:周二下午、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感染病科普通门诊(西院区:医学院路136号)

  • 周一至周五全天

肺外结核专病门诊(西院区:医学院路136号)

  • 周一、周三、周五下午

真菌感染专病门诊(西院区:医学院路136号)

  • 周一、四上午

中山感染探案系列:

  • 关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中山探案』,即可获得1-32和33-50期的文章

  • 探案51:心肺感染关系不一般,检出病菌可能没见过!

  • 探案52:置身“虫出没”的动物园,是否为高热一个月的原因?

  • 探案53:中学生发热伴颈淋巴结肿大3周——这个病因,你遗漏了吗?

  • 探案54:隐球菌 vs 结核菌——双菌傍地走,安能辨谁是真凶?

  • 探案55:发热伴血小板低,追问病史后恍然大悟

  • 探案56:反复咯血的始作俑者是曲霉吗?

  • 探案57:癌症患者抗PD-1治疗后高热,病因罕见,疗效意外!

  • 探案58:反复发热近一年,诊断一波三折,结局令人长叹!

  • 探案59:反复发热四月余:线索看似很多,真凶只有一个

A747hIdeR22z00DG.jpg



每周一晚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与你不见不散!

图文编辑: 小小

O8Ue8r7ku9YuuL9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6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老师分享的发热案例分析!很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6 1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受益,感谢老师分享的案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0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查项目很齐全,诊疗水平很高,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7 2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原因的发热确实困扰了很多的医生和患者,正是有胡教授的团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必须的好好学习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1 0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枝杆菌感染基层医院很多没有条件诊断,临床经验不足大部分按普通感染治疗,导致大量抗生素应用。学习了感谢老师分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2 2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原因发热老师们的思路清晰,检查内容很全面,诊断水平高,治疗效果好。开眼界,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9 14: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经验治疗有效,该患者最终鉴定脓肿分枝杆菌,不知治疗方案最后有没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