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9-1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疾控专家称:2米内与甲流患者谈10分钟就感染
省疾控中心公布我国首个群体性甲流感疫情研究报告 病毒主要依赖飞沫传播
昨日,记者从省疾控中心急传所获悉,今年6月我省一旅行团相继确诊11例甲型H1N1流感,从而成为我国首个群体性甲流感疫情,省疾控中心将其作为研究模型,对近200名疫情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最终研究成果表明:甲流感的主要传播渠道为飞沫传播,即“与甲流感患者近距离、长时间的交谈,最容易被感染”。 通过对话、打喷嚏以及附着在被污染物表面的飞沫,将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染给健康人。近日,该项研究成果被美国疾控中心优先发表。
▲事件回放
华侨带病游川
旅游团10人被感染
40岁的华侨高女士,居住在美国洛杉矶。6月1日,她搭乘班机回国,经香港转机后,2日晚高女士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并在机场与前来接机的女儿、丈夫汇合。3日上午,全家人加入“九寨-黄龙”旅行团,搭乘班机飞抵九寨沟。
经过两日的游玩,高女士和家人5日返回成都。当天,高女士便出现发烧、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前往市三医院就诊。经过采样,疾控中心将其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
随即,高女士被送往市传染病医院治疗,而疾控人员再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时,相继确诊了10例二代病例。
“以往我们确诊的病例都是单个的甲流感输入病例,群体性的发病在我国还是第一次。”省疾控中心急传所所长祝小平介绍,“疾控中心认为这很有研究价值,一旦研究出甲流感的传染链,便可根据其特点,研究病毒传播的阻断措施。”
▲调查取证
“重游”患者旅行路线
6月6日,省疾控中心开始部署方案,准备以旅行团为主线,对约200名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所有人的行程。这200人包括同机者、同旅行团人、酒店和餐厅服务人员、景点工作人员等。“面对这样繁重的调查工作,工作人员异常辛苦,我们甚至派出一个5人团,‘重游’一次高女士的旅游路线,对其接触的当地居民进行流调。”祝小平介绍说。
调查内容包括,他们在飞机和大巴上的座次、就餐时的座位、旅行途中去过的地方、与谁进行过交谈等情况。“甚至连他们在什么时候上过洗手间,我们都需要了解。”而对于首发病例高女士,其流行病学调查则更为仔细,“从她抵蓉起,每时每刻的行程与活动,她与谁进行过交流,交流的时间与相隔距离,我们均一一掌握。”通过高女士与其他确诊病例接触的不同方式的调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比较不同暴露方式的发病率。
▲研究结果
病毒主要依赖飞沫进行传播
最主要传播途径:交谈
历时一个月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后期的数据整理过程,一则名为《四川省某旅行团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论文出炉,并率先刊发在美国疾控中心杂志上。
疾控人员发现,在被高女士传染的10名确诊病例中,有8名为女性,仅2名男性。“这是因为高女士喜欢拉家常、聊天,在旅行途中与多名女游客进行过交谈,跟男性交流则很少。”
例如,在前往九寨沟的空调车上,密封的环境中,高女士共与16人交谈,其中9人发病,罹患率达56%。而没有交谈的14人在高女士不断咳嗽的情况下,同车近7个小时,却无一人发病。“这充分说明,病毒主要依赖飞沫进行传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及人体消化道传染的可能性很小。”祝小平解释道。同时,交谈时间大于10分钟者,发病率为80%。而交谈为2至9分钟者,发病率为17%
最危险的传播距离:2米以内
3日,在前往九寨沟的飞机上,高女士和女儿坐在最后一排,两人周围仅一名乘客,整个飞行途中,高女士一直在睡觉。因此,并未传染给周围乘客。在旅行途中,高女士乘坐过5辆巴士。随后被确诊的10名病例,均相继跟她邻座。而在5日,返回成都的航班上,坐在高女士及女儿前排的两名的乘客,均被感染。
接受过高女士给予的口香糖的旅客、单独为高女士讲解旅行路线的导游、被高女士雇佣为其全家拍照的当地居民,均被感染。通过调查,疾控人员得出结论:在飞机上曾坐在高女士2排及以内者,相对发病风险是其他人的1.9倍;在车上坐在这位病人2排以内者,发病风险是其他人的1.3倍,“凡在2米以内,被感染的风险便大大增加。”本报记者 邹思
http://health.sohu.com/20090911/n266641624.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