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SIFIC感染科普笔记,作者:吴怀英(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审核:刘欢(襄阳市中心医院)
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感染管理部分,核心条款要求要对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实施风险管理和监测。医院感染的管理主要是过程管理和风险管控,及时识别并有效控制感染风险,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安全。
重症医学科(ICU)的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多器官功能障碍、自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操作多、抗菌药物暴露等原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的发生又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抗菌药物使用增加、多重耐药菌(MDROs)泛滥、医疗费用增加、医疗资源浪费、病死率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为避免恶性循环,将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首先来了解一下重症监护室的感染风险有哪些。下面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人”的因素
人员:主要是医、护、保洁、患者、职能科室人员等。 医护人员:医疗护理人员资质、工作经验和技术职称、隔离防护认知、责任心、耐心、家庭支持等; 保洁人员:保洁人员文化程度、培训学习情况、工作经验、责任心、隔离防护认知等; 患者:病情危急、侵入性操作多(使用呼吸机、中央静脉置管、留置尿管、气管切开等)、抵抗力低下、抗菌药物暴露、输液输血、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职能科室人员: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等职能科室人员对感染防控措施督导检查频度力度。
“机”的因素
有无隔离房间;
层流或洁净设备; 清洁设备、消毒物品设备; 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清洁、血气监测仪等设备; 非触动手卫生设施、干手设施等; 纤支镜、咽喉镜等诊疗设备; 负压吸引设施;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一般诊疗用品。
“料”的因素
“法”的因素
“环”节因素
血管导管置管是否急症、封管液使用;
导尿管、血管导管、呼吸机等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多耐感染患者措施落实情况; 感染暴发预警措施; ICU住院时间; 重症监护室的布局流程; 培训学习计划内容; 医疗废物管理措施; 抗菌药物治疗使用送检情况; 血培养是否双套双瓶。
“测”因素
“三管感染发生率”监测,并纵向对比了解控制措施实施情况,横向对比了解感染发生变化情况; 每季度空气质量监测,了解净化设施维护保养情况; 每季度工作人员手监测,了解手卫生正确性; 每季度物表、设备表面监测,了解物表清洗消毒效果; 每季度消毒纤支镜、咽喉镜效果监测,了解消毒物品清洗消毒效果; 至少每年2次的医用织物监测,了解织物清洗消毒效果。
只有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进行风险识别,才能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从而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重症监护室感染风险很多,小编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