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20
- 最近打卡:2025-04-14 08:51:15
|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毒通常由病兽通过唾液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有狂躁型和麻痹性,狂躁型症状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狂躁型因有典型的恐水症状,又名恐水症。至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病,病死率达百分之百。法国学者巴斯德在1885年发明了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并应用于该病的预防。
一.传染源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其次为猫,猪、牛、马、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换句话说,被以上病兽咬伤,抓伤,都有可能感染狂犬病毒,都应该注射狂犬病疫苗。
一般情况下,狂犬病患者不是传染源,因唾液中所含病毒量少,不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
二.传播途径。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黏膜和皮肤入侵,少数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器官移植也可传播狂犬病。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兽医与动物饲养员尤其易感。
头面,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较少。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者发病率低。被咬伤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机会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