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现状
护士干、医生看?专职人员自娱自乐?纠结问题非主要症结?
院感做的工作临床医生不认可,纠结的问题是医生看不到的,也是医生认为不以为然的东西,技术含量不高、知识结构不足,说服不了医生,我们应该让医生认为你在纠结他关注的工作,你在纠正他的缺陷。要改变这个现状,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医生最关注什么?
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患者满意率?
这些与医生的声誉、职称、个人发展以及收入息息相关。主要的症结就是要做医生关注的事,了解医生的工作环节,调动其参与的主动性。
2.怎么做?
引起医生群体的关注;制度约束、领导重视;数据说话、引入激励机制。
拎起领子:联合医务科和质控科,制定考核细则,划分质控检查标准:质控检查医生时加入医院感染诊断符合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率、消毒灭菌知识掌握度、无菌操作合格率;医务科检查医生时加入法律法规知晓度、手卫生、无菌操作。
多部门协同干预,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据如下: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二级以上(含二级)的医院,应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护理、院感管理信息、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指定或者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具体日常管理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22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监测等规定,建立医院感染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干预机制,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第43条也提到:医疗机构违规开展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医疗器械、耗材等开展诊疗活动要负法律责任;
第45条:医疗机构执业的医师、护士在执业活动中违规操作,应依据《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执业医师法》:使用未经批准的药品、消毒剂和医疗器械的;发生医疗事故或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造成事故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竖纲,不是单打独斗,医生的群体,主导部门是医务和质控,就要把医务和质控放在前面,制定考核细则的时候,把院感的标准纳入医务和质控考核。久而久之,让医生明白:院感并非院感一家的事,质控、医务都应该查。
3.如何引起关注、重视?
感染病例现身说法:医务、质控、院感共同组织,各科青年医生、相关科室主任、药学、微生物室人员参加案例讨论,由医生汇报病例,科内点评、相关科室医生提问、药学微生物提问、点评;院感人员提出院感措施相关问题。
感染病例的讨论分析会:从社区的感染病例着手,在科内由医生讲,病例可以公开的时候,让一线医生在中层领导会上分享病例,各科护长主任都在,很有成就感,主任有面子,各科学习。还有讲课费+科室质控活动奖励,院内贴彩色海报,年度评比院感加分等奖励。
4.反馈方式
通过院周会反馈、与科主任面谈并全程录视频、整改签字、留照片、按手印、主管院长参与。只有领导重视,由科室主任主抓,从科内的管理做起,才更有利于推进医生主动参与感控工作。
5.数据说话
用临床数据,针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查找问题主因,感染诊断准确,治疗才能正确,病人才能信任医生,满意度才会提高。诊断符合率纳入排名;医生每次考核成绩的排名(感染知识、无菌技术、手卫生)奖励排名;促进医生主动参与学习诊断。
大棒与胡萝卜故事告诉我们:大棒常常抡起,但不一定放下,胡萝卜虽小但要多多发放,处罚、奖励、诱惑要灵活运用。并非一罚了之!最终目标是推进院感的工作。
新时期医生主动参与的新契机:单病种付费!感染可以导致:住院天数增加,次均费用增加,医保总支付费用不变、收入减少,周转降低、药占比增高,医疗收入减少,医生的收入也会减少。
小结
牵着走,不如推着走,推着走不如自己走,医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感控工作中来,医疗质量就会有保证,感控的环节就不会出现断环的现象,质量就会越来越好。真所谓:质量与环节,环环相扣,有你有我。
图片来源:veer
图文编辑: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