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568|回复: 2

我国发现脑垂体激素能调控造血干细胞数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7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当造血干细胞遭遇“青春期”,会不会迎来与主人相同的叛逆期?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波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郑俊克研究组合作研究给出了答案。他们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期刊》上发表论文,首度揭示人类青春期起始分泌的脑垂体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在造血干细胞数量稳定维持中的重要调控功能。
  
  与肿瘤细胞一样,干细胞在体内具有无限增殖的潜力。但与肿瘤细胞不同的是,各个组织的成体干细胞数量处于严密的调控状态。其中,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是负责生成人体所有血液细胞的始祖细胞。研究显示,出生后,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会进入高速扩增期,而伴随着青春期的起始,这一发育进程驶入了“刹车制动”阶段,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开始逐步达到稳定。然而,迄今为止,科学家对人体如何调控这些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仍然一无所知,这种数量调控的生物学意义更是无从谈起。
  
  据悉,促黄体生成素是自青春期开始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本职工作”是参与调控生殖系统的成熟,但在本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促黄体生成素的另一项功能--调节青春期小鼠造血干细胞数量,保持造血干细胞的稳定。研究证明,骨髓造血干细胞感应促黄体生成素的能力在青春期呈指数性增长。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能够感应促黄体生成素的“受体蛋白”直接表达于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表面。一旦造血干细胞失去对促黄体生成素的“感应”,它们会在青春期不断扩增,最终导致骨髓过度造血和白细胞增多症,随之而来的是白血病进程的加速。
  
  随后的动物实验表明,如果通过基因改造让小鼠的造血干细胞无法“感应”到青春期的促黄体生成素,小鼠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将过度扩增,这直接证明促黄体生成素在调控造血干细胞功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阻断促黄体生成素的信号将加速白血病的发病速度。
  
这项工作揭示了机体内存在一个隐藏的“生物钟”:造血干细胞一旦进入青春期就会被“紧急制动”,如果这个“刹车”坏了,就会引发血液疾病甚至白血病。而如何利用这套“刹车系统”干预或减缓白血病进程,还有待科学家更深入的研究。获取最新医学新闻请点击访问。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谢谢分享给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青春期起始分泌的脑垂体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在造血干细胞数量稳定维持中的重要调控功能。
新的知识点。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