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医院污水常用消毒技术 医院污水消毒是医院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医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工艺有氯消毒(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氧化剂消毒(如臭氧、过氧乙酸)、辐射消毒(如紫外线、γ射线)。表5-1对常用的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 表5-1 常用消毒方法比较 | | | | | 具有持续消毒作用;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 |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处理水有氯或氯酚味;氯气腐蚀性强;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 | | |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使水的PH值升高。 | | | 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不产生有机氯化物(THMs);投放简单方便;不受pH影响。 | ClO2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只能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制取设备复杂;操作管理要求高。 | | | 有强氧化能力,接触时间短;不产生有机氯化物;不受pH影响;能增加水中溶解氧。 | 臭氧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复杂;制取臭氧的产率低;电能消耗大;基建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 | | | 无有害的残余物质;无臭味;操作简单,易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和维修费用低。 | 电耗大;紫外灯管与石英套管需定期更换;对处理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无后续杀菌作用。 | |
5.2 液氯消毒系统 液氯消毒是医院污水消毒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氯(Cl2)是一种强氧化剂和广谱杀菌剂,能有效杀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并具有持续消毒作用。氯消毒具有药剂易得,成本较低;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不需要庞大的设备等优点。但氯气有毒,腐蚀性强,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氯气为受压的液化气体,一般用罐瓶、槽车、罐车、驳船等压力容器装运。 液氯消毒系统主要是由贮氯钢瓶、加氯机、水射器、电磁阀、加氯管道及加氯间和液氯贮藏室等组成。 5.2.1 氯瓶 (1)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小容量的氯瓶。氯瓶一次使用周期应不大于3个月。 (2)单位时间内每个氯瓶的氯气最大排出量应符合下述规定: 容积为40升的氯瓶:750g/h;500kg的氯瓶:3000g/h。 5.2.2 加氯机 医院污水采用液氯消毒时,必须采用真空加氯机,并将投氯管出口淹没在污水中。 氯气向污水中投加是经过加氯机水射器完成,水射器要求自来水有0.2MPa压力,在水射器内形成负压,将氯气吸入并混合,然后将氯水投加至加氯点。 典型的医院污水处理工艺加氯方式有两种:虹吸式定比加氯和提升式自动定比加氯。 (1)当医院污水站内集水管道高于站外公共污水管或水体水位时(通常需要有600mm的高差),可采用虹吸式定比加氯消毒系统。 (2)当污水需要提升才能排出站外,采用提升式自动定比加氯,消毒投加设备与提升泵同步运行,由集水池的水位控制污水泵自动启动,同时控制投药系统同步运行。 5.2.3 加氯系统管材 (1)输送氯气的管道应使用紫铜管;输送氯溶液的管道宜采用硬聚氯乙烯管,阀门采用塑料隔膜阀。 (2)加氯系统的管路应设耐腐蚀的压力表,水射器的给水管上应设普通压力表。 (3)加氯系统的管道应明装,埋地管道应设在管沟内,管道应有一定的支撑和坡度。 5.2.4 加氯间和液氯贮藏室 使用液氯消毒时应设液氯贮藏室和加氯间。 (1)加氯间 医院污水加氯间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医院总体规划、排出口位置、环境卫生要求、风向及维护管理和运输等因素来确定。 加氯间主要放置加氯机等除氯瓶以外的加氯设备。加氯间内应有必要的计量、安全及报警等装置。加氯间门向外开,使用防爆灯照明和其他防爆电机电器,设排风扇,换气次数按12次/小时设计。排风扇设在加氯间低处,并考虑室外环境,要远离人员活动场所。加氯间室内电气、管道、地面等应考虑防止氯气腐蚀。 (2) 液氯贮藏室 液氯贮藏室应尽量靠近投加地点。液氯贮藏室必须有吊装设备(使用40kg小瓶可不安装吊装设备)和磅秤。 液氯贮藏室应设可容纳氯瓶的水池,水池应保持一定水位,一旦氯瓶泄漏,应迅速将氯瓶推到水池中。 液氯贮藏室直接通向室外的门要向外开,应设排风设备,通风口设在房间离地400mm处。照明使用防爆灯具,设置安全和氯气报警装置。 5.2.5 适用范围 1、液氯消毒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区内医院及小规模医院的污水消毒。可用于远离人口聚居区的规模较大(>1000床)且管理水平较高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2、氯消毒由于余氯过高会造成地表水体内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当医院污水排至地表水体时应采取脱氯措施或慎用氯消毒。 5.2.6 运行管理 1、严禁无加氯机直接向污水中投加氯气。 2、液氯用槽车和钢瓶包装。氯包装量:瓶装充装重量不得大于1.25kg/L,槽车装充装重量不得大于1.20kg/L。 3、在操作间或加氯间进口处应放置方便使用并有明显标志的工具箱、维修工具、药品及防毒面具等。 4、氯瓶放置在磅秤或氯量显示仪上,小瓶应该竖放、大钢瓶则是卧放并固定,不得使其滚动。 5、并联的氯瓶应设置备用瓶,通过自动或手动切换装置更换新氯瓶。 6、氯瓶和加氯机要避开暖气、阳光和明火。为保证正常供氯,氯瓶间的室内温度应保持中温(15℃)。 7、液氯运输、贮存等按GB11984执行。 5.3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具有高效氧化剂、消毒剂以及漂白剂的功能。作为强化氧化剂,它所氧化的产物中无有机氯化物;作为消毒剂,它具有广谱性的消毒效果。 二氧化氯必须现场制备。现场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主要为化学法和电解法。 1、化学法制备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是以氯酸钠、亚氯酸钠、次氯酸钠和盐酸等为原料,经反应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氯气体,再经水射器混合形成二氧化氯水溶液,然后投加到被消毒的污水中进入消毒接触池消毒。 2、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是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通过电解产生二氧化氯、氯气、过氧化氢、臭氧的混合气体,用于消毒。混合气体的协同作用,具有广谱的杀菌能力,其消毒效果远强于任何单一的消毒剂。
二氧化氯消毒由于余氯过高会造成地表水体内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当医院污水排至地表水体时应采取脱氯措施或慎用氯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