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3473|回复: 10

发现蜡样 芽孢杆菌 的临床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在翻阅一份病例,血标本培养蜡样 芽孢杆菌,临床意义何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4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红梅伊人 的帖子

一般情况下没有意义,因为虽然可能报的是蜡样芽孢杆菌,但其实是枯草杆菌,这样的细菌一般是由于皮肤消毒用的棉签开包时间长了,被空气和物表的枯草杆菌污染后造成的采血污染.
分析一下病人的用药情况就能轻易的辨别出来:一般蜡样芽孢杆菌对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耐药的,如果病人使用这些抗生素有效说明培养结果不可信.又或者病人的整个转归特征与败血症不相符,但却培养出该菌那么也说明不可信.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如血常规,CRP,等也可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4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巴斯德之徒 的帖子

谢谢你,明日我再看看病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30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蜡样芽孢杆菌鉴定并不难,我想微生物检验人员如果有相关的鉴定知识和技能,一般是不会和枯草等芽孢杆菌相混淆的.其菌落很有特点.我们经常从我院烧伤创面分离出该菌,是否致病我很怀疑,因为外科医生取样就存在问题.我们分离出该菌后不做药敏,一则不能确定其致病性;二则CLSI没有标准.
从所谓的"痰"中,分离出该菌要慎重报告.因为有一种微生态制剂成分就是蜡样芽孢杆菌.服用过该制剂的病人留标本时不嗽口,培养后就能培养出该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3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蜡样芽孢杆菌从痰标本中分离到确实要慎重报告,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技术采用了蜡样芽孢杆菌,如茶叶的保鲜技术,茶叶烤完前,用蜡样芽孢杆菌菌液喷雾一下,再最后烤一下然后包装,可以使茶叶保鲜期延长,病人留标本时不嗽口,培养后就能培养出该菌.据说菌液还是进口的,可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2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骨科某病区曾短时间内在不同病人的分泌物中培养出枯草芽孢杆菌,当时也考虑污染。
是否临床培养出这种细菌都考虑污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9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世纪初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蜡样芽胞杆菌仅被视作与食物中毒有关。上世纪80年代初有人报告本菌可引起胃肠外感染。国外先后报告了从支气管炎、脑膜炎、菌血症和败血症、心内膜炎以及骨髓炎等患者中检出了蜡样芽胞杆菌.
      据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周报(1 98 1)报告,英国某产院爆发了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和脐带炎共 11例,并从新生儿保温箱中检出了菌型相同的蜡样芽胞杆菌,这是本菌在人群中于胃肠道外感染的首次爆发流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9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除了菌落上有差异外,生化反应也能区分,前者卵磷脂酶阳性,而后者阴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遇到一个标本:伤口分泌物,培养结果是蜡样芽孢杆菌,一问大夫:不是无菌棉签采样,自己随便从已经拆封的棉签包里,拿的棉签采样,,,,第二次送检,就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骨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但是感染时间是相差大约20天,手术时间相差15天,这样不算是感染暴发吧 医院感染暴发不是说在一周之内发生的同种同源、有使用同一批次的手术器械的病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chuntianxiatian 发表于 2011-1-23 17:45
我曾经遇到一个标本:伤口分泌物,培养结果是蜡样芽孢杆菌,一问大夫:不是无菌棉签采样,自己随便从已经拆 ...

第一次检出的时候微生物室没有敢报,他不确定,我们是重新采样后还是蜡样芽胞杆菌我们微生物室才敢报,该怎么办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